小编为您整理了烟蓑雨笠、七孔生烟、竹烟波月等含“烟”的成语113个,其中“烟”开头的35个,“烟”结尾的24个,“烟”在中间的54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烟”开头的成语1、烟蓑雨笠[yān suō yǔ lì]
【解释】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②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出处】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示例】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蓑雨笠身。 ——宋·陆游《溪上小雨》诗
2、烟火之警[yān huǒ zhī jǐng]
【解释】烟火:烽火。边界发一战事,用点燃烽火的办法报警。
【出处】《汉书·匈奴传下》:“初,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3、烟霞沉痼[yān xiá chén gù]
【解释】烟霞:指山水;痼: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出处】《旧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示例】烟霞沉痼不须医,此去真同汗漫期。 ——宋·范成大《初入大峨》
4、烟消云散[yān xiāo yún sàn]
【解释】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示例】他的兴致被突然传来的坏消息吹得烟消云散。
5、烟聚波属[yān jù bō shǔ]
【解释】如烟之相聚,波之相接。比喻接连而来,聚集甚多。
【出处】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朝士无赖者,亦竞相谄媚,或送婢妾,或进子女,筐筐苞苴,烟聚波属。”
6、烟雾腾天[yān wù téng tiān]
【解释】像浓烟雾气向上升腾翻滚一样。形容闹腾得十分凶。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平生绝无嗜好,惟有敬信鬼神,是他独一无二的事,家里头供的甚么齐天大圣、观音菩萨,乱七八糟的,闹了个烟雾腾天。”
【示例】一个捶背,一个揉胸,又有一个拿饭汤,又有一个倒开水,闹得七手八脚,烟雾腾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
7、烟霏雾集[yān fēi wù jí]
【解释】形容众多。
【出处】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嘉祥累仍,福应尤盛……烟霏雾集,不可胜纪。”
【示例】每当命酒延宾,张灯召客,烟霏雾集,纸醉金迷。 ——清·吴锡麒《袁简斋前辈八十寿序》
8、烟消雾散[yān xiāo wù sàn]
【解释】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同“烟消云散”。
【出处】巴金《海的梦》后篇一:“我很疲倦,但是我觉得畅快。在流了这么多的眼泪以后,这许多日子来的阴郁的思想都烟消雾散了。”
9、烟火邻居[yān huǒ lín jū]
【解释】烟火都能相接的邻居。指紧邻。
【示例】湖南湖北是烟火邻居,更要加强经济合作。
10、烟视媚行[yān shì mèi xíng]
【解释】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出处】《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11、烟不出火不进[yān bù chū huǒ bù jìn]
【解释】形容人慢性子,不爱说话。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七九:“孙七太太是个四十来岁,永远烟不出火不进的,不惹人注意的妇人。”
【示例】他这个人烟不出火不进的。
12、烟尘斗乱[yān chén nnndǒu luàn]
【解释】形容烟雾和灰尘弥漫。
【示例】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鲁迅《藤野先生》
13、烟霏露结[yān fēi lù jié]
【解释】烟雾迷蒙集结的样子。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灿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14、烟花贱质[yān huā jiàn zhì]
【解释】旧指妓女。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若不嫌我烟花贱质,情愿举案齐眉,白头奉侍。”
【示例】妾虽烟花贱质,零落残姿,虽不敢自荐枕席,若得亲傍江相公丰肤,道得个蒹葭倚玉,则贱妾死且不朽。 ——清·吴中佩蘅子《吴江雪》十二回
15、烟雾尘天[yān wù chén tiān]
【解释】形容秩序或场面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示例】这儿被他们搞得烟雾尘天。
16、烟波万顷[yān bō wàn qǐng]
【解释】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出处】宋·辛弃疾《蝶恋花》词:“泪眼送君倾似雨。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有底风光留不住,烟波万顷春江橹。”
【示例】三个走到水亭上,推窗一看,只见烟波万顷,山光滴翠。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八回
17、烟菲露结[yān fēi lù jié]
【解释】菲:飘扬。烟雾飘飞露水凝集的样子。比喻书法
【出处】《晋书·王羲之传论》:“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菲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18、烟炎张天[yān yán zhāng tiān]
【解释】烟火遮满天空。炎:同焰。
19、烟霞成癖[yān xiá chéng pǐ]
【解释】有游山玩水的癖好。
【示例】他已经烟霞成癖,准备成为一个旅行家。
20、烟断火绝[yān duàn huǒ jué]
【解释】指人烟灭绝。
【出处】《文选·江淹〈恨赋〉》:“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李善注:“烟断火绝,喻人之死也。”
21、烟波钓徒[yān bō diào tú]
【解释】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出处】《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示例】笠檐蓑袂平生事,臣本烟波一钓徒。”(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 ——查初白先生末句云
22、烟霞痼疾[yān xiá gù jì]
【解释】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
23、烟消火灭[yān xiāo huǒ miè]
【解释】烟云消散,火光熄灭。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出处】晋·傅玄《四言诗》:“忽然长逝,烟消火灭。”
【示例】若是这位武弁老爷,当时认个不是,赔个笑脸,这件事儿也就烟消火灭的了。 ——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24、烟幕弹[yān mù nnndàn]
【解释】能发出带色浓烟的装置。比喻迷惑人的手段。
【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本外交家的漂亮词句,都不过是掩盖其战争准备的烟幕弹。”
【示例】请收起你的烟幕弹,我们不会被迷惑的
25、烟岚云岫[yān lán yún xiù]
【解释】岚:雾气;岫:峰峦。形容山峦之间云雾之气弥漫缭绕。
【出处】宋·陆游《万卷楼记》:“烟岚云岫,洲渚林薄,更相映发,朝莫万态。”
26、烟云供养[yān yún gòng yǎng]
【解释】烟云:烟雾和云气。道家认为不吃食物,依靠吞食云雾可致长寿。
【出处】明·陈继儒《妮古录》卷三:“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
27、烟云过眼[yān yún guò yǎn]
【解释】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示例】余于器玩不甚留意,后为人取去,烟云过眼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28、烟熏火燎[yān xūn huǒ liǎo]
【解释】烟和火熏烤,比喻酷热或干燥。
【示例】我感到嗓子烟熏火燎的难受。
29、烟波浩淼[yān bō hào miǎo]
【解释】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淼: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出处】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烟波浩淼鱼鸟情,东去三千三百里。”
【示例】烟波浩淼,孤舟一叶。海天空阔,月光如水。 ——霍达《追日者》
30、烟花风月[yān huā fēng yuè]
【解释】指男女情爱之事。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烟花妙部,风月名班,生长旧院之中。”
【示例】咳!弘光啊!都是些烟花风月了你也。 ——吴梅《风洞山·游湖》
31、烟飞星散[yān fēi xīng sàn]
【解释】形容离散。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盗?”
32、烟霏雨散[yān fēi yǔ sàn]
【解释】形容众多。
【出处】《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络绎纵横,烟霏雨散。”李善注:“烟霏雨散,众多也。”
33、烟霞蜩疾[yān xiá tiáo jí]
【解释】烟霞:指山水;蜩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出处】《旧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34、烟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
【解释】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渺: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出处】唐·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示例】江面上烟波浩渺,一遍朦胧的景象。
35、烟销灰灭[yān xiāo huī miè]
【解释】比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
【出处】元·刘祁《〈归潜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余。”
“烟”结尾的成语1、七孔生烟[qī kǒng shēng yān]
【解释】形容气愤到极点。同“七窍生烟”。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八回:“袁太守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眉倒竖。”
【示例】她气得七孔生烟,把报纸撕了粉碎
2、接续香烟[jiē xù xiāng yān]
【解释】香烟:祭祖时所燃的烟香。旧时比喻生养子孙,使家族繁衍不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掐得这些少家私,却不曾生得个儿子,传授与他,接绍香烟。”
【示例】官人既然做了官,总以接续香烟为重,从此要早毕婚姻,成家立业要紧。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十七回
3、有气无烟[yǒu qì wú yān]
【解释】形容家中非常贫困,无米下锅。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从那李甲在此,混帐一年有余,莫说新客,连旧主顾都断了。分明接了个锺馗老,连小鬼也没得上门,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气无烟,成什么模样!”
4、三尸乱爆,七窍生烟[sān shī luàn bào,qī qiào shēng yān]
【解释】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示例】这时一些官员,面面相觑,没奈他何,制台是气的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七回
5、一脉香烟[yī mài xiāng yān]
【解释】指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正因为姐姐你在黑风岗能仁寺救了他儿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脉香烟,因此我公婆以德报德,也想续你何家一脉香烟。”
6、三尸暴跳,七窍生烟[sān shī bào tiào,qī qiào shēng yān]
【解释】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示例】骆青相真气得三尸暴跳,七窍生烟。老大气喘了一回,方才同段承恩商议,要报这个仇的话。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一回
7、纸落云烟[zhǐ luò yún yān]
【解释】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出处】晋·潘岳《杨荆州诔》:“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示例】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 ——宋·苏轼《次韵答满思复》
8、千里无烟[qiān lǐ wú yān]
【解释】指广大地区粮尽炊断。
【出处】《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
【示例】目断平野,千里无烟。万民剥落,不保朝昏。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四
9、扼襟控烟[è jīn kòng yān]
【解释】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抓住胸部,控制咽喉。比喻控制要害的地方。
【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10、荡为寒烟[dàng wéi hán yān]
【解释】荡:破坏,毁坏;寒:冷。指房屋等建筑物被烧毁,只剩下已经变冷的轻烟。形容彻底被毁坏,不复存在。
【出处】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今皆亡有,既已荡为寒烟矣。”
11、衰草寒烟[shuāi cǎo hán yān]
【解释】衰草:衰败的野草;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出处】宋·姜夔《凄凉犯》词:“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示例】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12、杳无人烟[yǎo wú rén yān]
【解释】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示例】这儿杳无人烟,得提防动物来犯。
13、落纸云烟[luò zhǐ yún yān]
【解释】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出处】晋·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不缀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14、扯纤拉烟[chě qiàn lā yān]
【解释】犹扯篷拉纤。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晁书、晁凤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过在京中扯纤拉烟,寻常门户罢了。”
15、七窍生烟[qī qiào shēng yān]
【解释】七窍:口?土窖邸⒘蕉⒘奖强住F叩煤孟穸靠诒嵌家俺龌鹄础P稳萜叩郊恪?
【出处】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像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示例】三尸神炸,七窍生烟,忙传军令,叫把京城十三门尽行关闭,挨户查拿。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七十五回
16、荒无人烟[huāng wú rén yān]
【解释】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出处】穆欣《南线巡回·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示例】他们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只好自力更生了。
17、渺无人烟[miǎo wú rén yān]
【解释】一片渺茫,没有人家。
【出处】《花月痕》第四七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示例】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刘伯承《回顾长征》
18、紫玉成烟[zǐ yù chéng yān]
【解释】指少女逝世
【示例】我从书本上了解紫玉成烟的故事
19、接绍香烟[jiē shào xiāng yān]
【解释】香烟:祭祖时所燃的烟香。旧时比喻生养子孙,使家族繁衍不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掐得这些少家私,却不曾生得个儿子,传授与他,接绍香烟。”
20、瘴雨蛮烟[zhàng yǔ mán yān]
【解释】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出处】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
【示例】殒于瘴雨蛮烟之地。 ——清·王韬《宜索归澳门议》
21、蔓草荒烟[màn cǎo huāng yān]
【解释】蔓草:蔓生的野草;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出处】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
22、一溜烟[yī liú yān]
【解释】形容跑得很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五回:“那些亲友听见,就一溜烟如飞的出去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说罢了这一句,便一溜烟外面去了。”
【示例】那捉他的巡捕见问官和他认得,便一溜烟走了。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八回
23、过眼云烟[guò yǎn yún yān]
【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示例】尽道是用不尽的金银,享不完的福禄了,谁知过眼云烟,容易消歇。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24、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sān shī shén bào tiào,qī qiào nèi shēng yān]
【解释】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烟”在中间的成语1、竹烟波月[zhú yān bō yuè]
【解释】烟:烟雾。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秀美的景色
【出处】唐·白居易《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子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
2、人烟稠密[rén yān chóu mì]
【解释】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七回:“景和一力荐拔为延州府太守,管辖二州七县,地方广阔,钱粮极多,人烟稠密,百姓富庶,是一个膏腴的都会。”
【示例】那个地方虽然很小,但是人烟稠密。
3、齐烟九点[qí yān jiǔ diǎn]
【解释】齐:齐州,指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出处】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示例】再瞧那渺渺茫茫的天边,扬起一带烟尘。那不是什么“齐烟九点”,同伴告诉我说那也许是炼铁厂。 ——杨朔《泰山极顶》
4、灰烟瘴气[huī yān zhàng qì]
【解释】比喻污浊。
【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厦门通信》:“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但也看不见灰烟瘴气的《现代评论》。”
5、人烟阜盛[rén yān fù shèng]
【解释】阜:大,盛。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示例】稻田尽头的平原上出现了一座人烟阜盛、楼厦密集的大城市。 ——王朔《玩得就是心跳》二十
6、雾锁烟迷[wù suǒ yān mí]
【解释】指为云雾所掩蔽。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荡洪波不分一个天地,望前程尚隔雾锁烟迷。”
7、荒烟野蔓[huāng yān yě màn]
【解释】荒烟:荒凉原野上的雾气;野蔓:野草。形容冷落荒凉的景象。
【出处】宋·欧阳修《祭石蔓卿文》:“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
8、雨膏烟腻[yǔ gāo yān nì]
【解释】指花草树木在烟雨中显得肥腴润泽。
【出处】宋·柳永《剔银灯》词:“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9、匝地烟尘[zā dì yān chén]
【解释】匝地:遍地;烟尘: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到处都能看到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形容兵荒马乱的混乱景象。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从此谈今论古日倾倒,风雨开怀抱。你那苏张舌辩高,我的巧射惊羿奡,只愁那匝地烟尘何日扫。”
10、枪烟砲雨[qiāng yān pào yǔ]
【解释】形容激烈的争战。
11、渺若烟云[miǎo ruò yān yún]
【解释】渺:渺茫;若:象。象烟云一样渺茫不清。比喻模糊不清,令人捉摸不定。
【示例】像一个多情的幽灵独自追念着那不可唤回的渺若烟云的以往,又是惋惜,又是哀伤,那样充满了怨望和依恋。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
12、坚卧烟霞[jiān wò yān xiá]
【解释】卧:躺;烟霞:山林间的雾气烟云。指隐匿山林,悠闲度日。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13、雨蓑烟笠[yǔ suō yān lì]
【解释】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出处】唐·翁洮《渔者》诗:“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示例】雨蓑烟笠傍渔矶,应不是、封侯相。 ——宋·陆游《一落索·识破浮生虚妄》
14、云飞烟灭[yún fēi yān miè]
【解释】比喻消逝。
【出处】宋·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词:“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15、撞破烟楼[zhuàng pò yān lóu]
【解释】烟楼:灶上的烟囱。比喻子辈胜过父辈,后人超越前人。
【出处】宋·苏轼《答陈季常书》:“在定日作《松醪赋》一首,今写寄择等,庶以发后生妙思,着鞭一路,当撞破烟楼也。”
16、分烟析生[fēn yān xī shēng]
【解释】指分家。分割财产,各自过活。同“分烟析产”。
【出处】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如本地分内人户分烟析生,即各据户眼定差,或外来人户典买到本社田地,亦许收入差充弓箭社户。”
17、雨井烟垣[yǔ jǐng yān yuán]
【解释】比喻荒凉、冷落的景象。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明放着花楼酒榭,丢做个雨井烟垣。”
18、不食烟火[bù shí yān huǒ]
【解释】①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不吃世间烟火物。②指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凡俗。
【出处】《终有报》第一回:“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
【示例】此诗不独敏捷异常,且字字清新俊逸,饶有别致,似不食烟火者,大与平日不同。 ——《玉娇梨》第一回
19、雨笠烟蓑[yǔ lì yān suō]
【解释】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衣饰。亦借指渔夫。
【出处】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示例】从今稳作城东客,雨笠烟蓑不用将。 ——明·李东阳《得匏安观造雨□诗辄次韵》
20、过眼烟云[guò yǎn yān yún]
【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示例】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
21、如堕烟海[rú duò yān hǎi]
【解释】堕:落。好像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示例】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矛盾论》?
22、人烟辐辏[rén yān fú còu]
【解释】人烟:指人家、住户;辐辏: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指居民密集。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人烟辐辏,车马骈阆。”
23、硝烟弹雨[xiāo yān dàn yǔ]
【解释】形容战场上非常紧张激烈的战斗。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3回:“那些日军刚离了硝烟弹雨之中,倏进了酒绿灯红之境。”
【示例】他光荣牺牲在硝烟弹雨之中。
24、狼烟四起[láng yān sì qǐ]
【解释】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示例】这火筒节节生枝,能吹得狼烟四起;实在放他不得。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回
25、蛮烟瘴雾[mán yān zhàng wù]
【解释】指南方的烟雨瘴气。借指荒凉地区。
【出处】宋·欧阳修《再和公仪赠白鹇》:“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26、落纸烟云[luò zhǐ yān yún]
【解释】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出处】晋·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足不缀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示例】落纸烟云纷态度,照人冰玉峙高寒。 ——宋·陆游《致语口号》
27、硝烟弥漫[xiāo yān mí màn]
【解释】弥漫:充满。指战场上炮火充满了整个空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掌子面炮声轰响,硝烟弥漫,成千上万的人二十四小时三班倒,轮番在地下作业。”
【示例】在那硝烟弥漫的年代,想读书是太难了。
28、露红烟绿[lù hóng yān lǜ]
【解释】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同“露红烟紫”。
【出处】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词:“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侯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29、如堕烟雾[rú duò yān wù]
【解释】堕:落。好像掉在烟雾之中。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不得要领。
【出处】唐·李白《嘲鲁儒》诗:“问以经济策,茫如堕烟雾。”
【示例】茫茫如堕烟雾,瞪目挢舌不能语。 ——清·梁启超《读日本目志书后》
30、火灭烟消[huǒ miè yān xiāo]
【解释】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
【出处】晋·傅玄《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31、荒烟蔓草[huāng yān màn cǎo]
【解释】荒烟:空旷荒凉的原野上的雾气;蔓草:蔓生的野草。比喻空旷偏僻,冷落荒凉。
【出处】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
【示例】徘徊于荒烟蔓草之间,得浣花残碣。 ——清·黄宗羲《朱岷左先生近诗题辞》
32、露红烟紫[lù hóng yān zǐ]
【解释】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出处】宋·曾巩《芍药厅》诗:“小碧阑干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
33、浩若烟海[hào ruò yān hǎi]
【解释】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出处】宋·晁补之《北渚亭赋》:“其下陂湖汗漫,葭芦无畔,菱荷荇藻,蘅荃杜茝,众物居之,浩若烟海。”
34、分烟析产[fēn yān xī chǎn]
【解释】指分家。分割财产,各自过活。
【出处】《宋史·食贷志上二》:“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
【示例】现在社会上因分烟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文汇报》1984.9.19
35、柳烟花雾[liǔ yān huā wù]
【解释】形容春色迷濛的景象。
【出处】宋·吴潜《贺新郎·用赵用父左司韵送郑宗丞》词:“尚趁得、柳烟花雾。我亦故山猿鹤怨,问何时、归棹双溪渚。”
【示例】傍蔷薇,摇露点。衣润得香长远。双枕凤,一衾鸾。柳烟花雾间。 ——宋·毛滂《更漏子·熏香曲》词
36、蛮烟瘴雨[mán yān zhàng yǔ]
【解释】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出处】宋·辛弃疾《满江红》词:“瘴雨蛮烟,十年梦,樽前休说。”
【示例】走蛮烟瘴雨之乡,受骇浪惊涛之险。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37、不食人间烟火[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
【解释】道教称神仙或修道者不吃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意。也比喻诗画之意高超,不凡凡俗。
【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示例】“红藕香残玉簟秋”七字,便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
38、雨愁烟恨[yǔ chóu yān hèn]
【解释】烟雨所引起的人的惆怅哀愁。
【出处】宋·史达祖《隔浦莲·荷花》词:“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
39、泉石膏肓,烟霞痼疾[quán shí gāo huāng,yān xiá gù jí]
【解释】膏肓:病情严重;痼疾:久治不愈的病。形容爱好山水林泉,烟雾云霞,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癖好。
【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固疾者。”
40、笔底烟花[bǐ dǐ yān huā]
【解释】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笔底烟花传海国,袖中诗句落吴船。”
41、人烟凑集[rén yān còu jí]
【解释】人烟:指人家、住户。指居民密集。
【出处】明·范受益《寻亲记·托梦》:“连日在途,人烟凑集,不敢下手。”
42、狼烟大话[láng yān dà huà]
【解释】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出处】管桦《清风店》:“他就喜欢听那些狼烟大话,听这些人帮着他摆龙门阵!”
43、云烟过眼[yún yān guò yǎn]
【解释】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也指荣华富贵转眼已成过去。
【出处】宋·戴复古《再赋惜别呈李实夫运使》:“云烟过眼时时变,草树惊秋夜夜疏。”
【示例】收藏书画是雅事,原似云烟过眼,可以过而不留。 ——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44、乌烟瘴气[wū yān zhàng qì]
【解释】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如今闹了个乌烟瘴气。”
【示例】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45、放烟幕弹[fàng yān mù dàn]
【解释】比喻制造假象,掩盖真相。
【示例】她这样做叫做故意放烟幕弹。
46、不吃烟火食[bù chī yān huǒ shí]
【解释】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示例】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回
47、人烟稀少[rén yān xī shǎo]
【解释】人烟:指住户。指住户少。
【出处】《西门豹》:“西门豹到了那里,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示例】在这人烟稀少的地区生意是很难做的。
48、浩如烟海[hào rú yān hǎi]
【解释】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示例】古今载籍,浩如烟海。 ——清·周永年《儒藏记》
49、灰飞烟灭[huī fēi yān miè]
【解释】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示例】岂知转眼之间灰飞烟灭,金山化作冰山,极是不难的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50、痼疾烟霞[gù jí yān xiá]
【解释】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烟霞:指山水。指爱好山水成癖。
【出处】《旧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示例】脱略世故累,痼疾烟霞深。 ——清·方薰《寒山访赵凡夫故居》
51、枪烟炮雨[qiāng yān pào yǔ]
【解释】形容激烈的争战。
【出处】《辛亥革命·安徽光复记》:“北皖以处于南北战争必趋之地,故凤颖二府属地仍在枪烟炮雨之中。”
52、雨条烟叶[yǔ tiáo yān yè]
【解释】雨中的柳条,烟雾中的柳叶。形容凄迷的景色。亦比喻情意的缠绵。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宋·晏几道《浪淘沙·丽曲醉思仙》词:“秾蛾叠柳脸红莲。多少雨条烟叶恨,红泪离筵。”
【示例】宋·晏幾道《浪淘沙·丽曲醉思仙》词:“秾蛾叠柳脸红莲。多少雨条烟叶恨,红泪离筵。”
53、万顷烟波[wàn qǐng yān bō]
【解释】形容广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碧波荡漾的景色。
【出处】宋·杨万里《潮阳海岸望海》:“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示例】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宋·淮上女《减字木兰花》词
54、人烟浩穰[rén yān hào rǎng]
【解释】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出处】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官巷口、棚心、众安桥,食物店铺,人烟浩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