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渡”的成语(11个)

本文整理了渡河香象、暗渡陈仓等含“渡”的成语11个,其中“渡”开头的成语2个,“渡”在中间的成语9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渡”开头的成语

1、渡河香象[dù hé xiāng xiàng]

【解释】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出处】《优婆塞戒经》第一卷:“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2、渡江亡楫[dù jiāng wú jí]

【解释】亡:同“无”;楫:船桨。过江时船上没有桨。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必要的凭借。

【出处】《汉书·贾谊传》:“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

“渡”在中间的成语

1、暗渡陈仓[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或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桃园记·独行千里>》:“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

【示例】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54回:“这日马周正与众将计议一个暗渡陈仓之计,去湘州接取唐王夫妇。”

2、香象渡河[xiāng xiàng dù hé]

【解释】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出处】《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示例】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

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释】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示例】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

4、普渡众生[pǔ dù zhòng shēng]

【解释】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示例】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

5、三豕渡河[sān shǐ dù hé]

【解释】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三豕:应为“己亥”。同“三豕涉河”。

【出处】《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

【示例】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 ——汉·蔡邕《月令问答》

6、绝渡逢舟[jué dù féng zhōu]

【解释】比喻在绝路上有了出路或办法。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着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7、泥船渡河[ní chuán dù hé]

【解释】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出处】《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

【示例】你这样做是泥船渡河——自身难保。

8、三兽渡河[sān shòu dù hé]

【解释】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出处】《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9、宋郊渡蚁[sòng jiāo dù yǐ]

【解释】传说宋朝的宋郊曾从水潦里救起许多蚂蚁,后来中了状元。旧时比喻多做善事,会得到好的报答。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毛宝放龟悬大印,宋郊渡蚁占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