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酸性淋溶作用
①菜、切肉用的垫板洗净:切菜肉用的垫板有附着食物的碎汁,而且布满了刀痕,是细菌的温床,用酸性水(抑菌美容水)来洗净,可消毒、杀菌让润洁的切板,做出无污染无细菌的菜肴。
②具碗盘的洗净:酸性水(抑菌美容水)具有强烈的杀菌力,洗净力,因此适合餐具、碗盘、茶杯的洗净,洗后光亮晶莹。同样的道理可以清洗器皿茶杯。
③面及金属类的磨光:用酸性水(抑菌美容水)磨擦镜面、眼睛、玻璃、菜刀等,易除污、会发亮、附着茶垢的杯子,或焦黑的锅底,用酸性水(抑菌美容水)侵泡一夜,完全脱落,容易清洗,涣然一新。
④使用在湿毛巾上:将酸性水(抑菌美容水)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将保持湿毛巾不产生臭味,也可以在您的孩子远游时,让他带野餐时也顺便带一条这样的湿巾去。还可以用在洗衣上,在洗衣脱水之前,若能先在酸性水(抑菌美容水)里面泡一下再脱水,然后拿出去晒的话,即使在梅雨,衣服不易干的季节里,衣服绝对不会有臭味产生。
⑤面巾、手巾、擦布的洗净:湿的面巾等发霉,滋生细菌,造成臭味,令人讨厌。用酸性水(抑菌美容水)洗净,不会长霉菌,发臭,且保持清洁。
在日本、韩国的所有医院都是采用酸性水作为消毒用水。
2、酸性水用途:酸性水具有收敛皮肤作用,可起到美容效果
弱酸水PH值在4—6之间,用它洗脸、洗手,可有效保护皮肤的PH值不受到破坏,使皮肤收敛,增加弹性,防止皮肤干燥,护肤美容。长期使用还能降低皮层色素,达到使皮肤增白效果。还可以用来漂白衣服,洗过的衣服不起静电。
3、酸性水用途:酸性水其它方面的妙用
①栽插:插花、盆栽、淋花时,可加速花卉成长,提高抗虫害抗病能力,并使花卉成长的新鲜艳丽。
2. 碱性淋酸梅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骨骼肌和胎盘。碱性磷酸酶的升高有助于判断器官的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工作。一般来说,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原因主要有骨骼肌、软组织肉瘤、肾功能不全、肾脏免疫系统疾病,但最常见的是肝胆相关疾病,包括生理和病理因素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升高。如果患者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剧烈运动,甚至酗酒、吸烟,都会引起生理性碱性磷酸酶升高。
3. 不同淋溶剂对淋溶效果有何影响
我国耕地土壤污染的分类
1、农田耕地土壤污染
这类土壤污染通常来源于工业活动排放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如工矿企业生产活动会导致周边农田耕地土壤的污染,也可能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农田耕地污染的特点是污染面积通常很大,污染深度比较浅,污染相对均匀,污染物浓度不高。考虑到农田耕地的投入产出比较低,因此对于农田耕地污染的防治策略主要是以安全利用为主。
2、工业企业搬迁后遗留场址的土壤污染
这类污染的来源是场址上原有企业的生产运营,污染的面积特别集中,污染的浓度通常很高,土壤中有时能发现有机溶剂残留。这类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用地通常以再开发利用为主,一般开发为居住和商住,因此保护对象是人体健康。这些用地未来可能被反复开发利用,因此修复治理的策略是以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物理化学修复为主。
3、石油开采企业的场址
这类场地的污染来源于石油勘探、开采、输送和存储等环节,污染物为总石油烃类,这类场地的污染面积一般较大,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不均匀。这类场地的保护目标为场地周边自然水体和生态环境。由于石油烃为易生物降解类物质,修复策略可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
4、矿山开采企业的场址
这类场地的污染来源于矿山开采的遗撒和“三废”外排等环节,污染物为重金属类,这类场地的污染面积通常较大,多为高背景值地区,污染深度也会很大。由于通常远离城市,因此保护目标一般也为场地周边自然水体和生态环境。
4. 淋溶作用的影响
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黏粒、有机质、易溶盐、碳酸盐和铁铝氧化物等)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
土壤中普遍存在这一过程,淋溶作用包括淋洗作用、螯合淋溶作用和机械淋移作用等。
在淋溶过程中,土壤物质可能会经过溶解、化学溶提、螯合和机械淋移等作用。淋溶作用导致土壤上部的物质流失和淋溶层的形成。
从土壤剖面上层向下层淋溶的土壤物质往往在下层淀积下来,形成各类淀积层。
淋洗作用还会造成某些土壤物质随地下水等从土壤剖面中完全流失。影响淋溶作用的因素有:①土壤组分的溶解度。
易溶盐溶解度最大,最易被淋溶。
相对稳定的硅铝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淋溶。
②温度和湿度。
随着温度升高和降水量加大,矿物风化速度加快,淋溶作用加强;在低温干旱地区,淋溶作用微弱。
③酸度。
不同酸度条件将促进不同的淋溶作用,如脱硅作用中的硅淋失是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进行的。
④氧化还原状况。
土壤的还原环境会使高价铁锰氧化物还原为易溶的低价铁锰化合物而发生淋溶。
⑤环境条件。
气候温和湿润,排水良好而质地较粗的土壤,淋溶作用明显。
5. 淋溶作用强的地方土壤都为酸性吗?
森林里面常年的落叶积累和腐烂,给土壤增加了肥力,土壤中腐殖质丰富。
土壤腐殖质是有机质经过微生物深刻作用后形成具有多功能团的、含氮的、酸性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即胡敏酸、富里酸。通常用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A/FA)评价腐殖质质量。通常草甸上HA/FA比值大于1.0。阔叶林土壤HA/FA比值为0.5~1.0;针叶林土壤HA/FA比值小于0.5。
6. 淋溶作用和淋盐作用
矸石山淋溶水
矸石山淋溶水(leaching water from waste heap),是降水冲刷、淋溶或浸泡露天堆置的煤矸石后形成的水。
7. 什么叫淋溶作用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土壤形成作用的一个方面。
指下渗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依其淋溶强度,可分为K、Na淋溶,Ca、Mg淋溶,粘粒淋溶及Fe、Al淋溶等。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例如,在湿润地区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长时间水分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土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较低的土层——淋溶层。淋溶层又称A层,可通过耕作、施肥,尤其是增施有机肥料和粘粒性泥肥等措施改善其不良性状。土壤特点:淋溶作用强的地区多雨。由於雨水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已微含酸性,渗入土内,再和有机质或矿物质分解所... 则被冲积在土壤剖面之B层当中。在雨水充足地方,淋溶作用常遗留下较具酸性而贫瘠之土壤,曰酸性土。8. 淋溶作用和风化作用
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大约有15种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别是: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和高山漠土。这些土壤具体分布区域如下:
1、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2、赤红壤
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3、红壤和黄壤
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
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4、黄棕壤
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
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5、棕壤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6、暗棕壤
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
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7、寒棕壤(漂灰土)
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
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
8、褐土
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
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为主。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
9、黑钙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
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10、栗钙土
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
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颜色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11、棕钙土
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气候比栗钙土地区更干,大陆性更强。
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50~250毫米,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并逐渐向荒漠土过渡。
12、黑垆土
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与黑钙土地区差不多,但由于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由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
绝大部分都已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层的颜色上下差别比较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好像黑垆土是被埋在下边的古土壤。
13、荒漠土
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国总面积的1/5。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不到100毫米。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木为主。
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
14、高山草甸
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气候温凉而较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高山草甸植被。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
15、高山漠土
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气候干燥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年降水低于100毫米。植被的覆盖度不足10%。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程度差,碱性反应。
9. 淋溶和溶蚀
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统计分析显示,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过度樵采形成的占31.4%,不合理耕作形成的占21.2%,开垦形成的占15.1%,乱砍滥伐形成的占13.4%,过度放牧形成的占8.2%。另外,乱开矿和无序工程建设等也加剧了石漠化的扩展,占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面积的10.7%。
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更是人为因素所致。
一、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
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主要表现为:
(一)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监测区的能源结构中,36%的县薪柴比重大于50%。
(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0%。
(三)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
(四)乱砍滥伐。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
(五)乱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测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3-5年生的石山植被吃光。
10. 淋洗作用与淋溶作用
滴灌一铵:含量磷量60%左右,含氮12%左右。
滴灌施肥可提高作物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滴灌使水和肥料供应充足,水肥协调平衡,作物长势好,提高了抗灾害能力。若干旱持续时间长,应用滴灌施肥的作物丰产稳产,而人工灌溉地长势差,产量低。
滴灌施肥有利于保护环境。我国目前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居世界前列。肥料的利用率较低。由于不合理的施肥,造成肥料的极大浪费。
大量肥料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而进入环境,特别是水体,从而造成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通过滴灌控制灌溉深度,可避免将化肥淋洗至深层土壤从而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尤其是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可以大幅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