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土木香

概况

异名:祁木香(《河北药材》),藏木香(《中药志》),玛奴(藏族名),热散衣勒特孜(维吾尔族名)。

基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土木香或总状土木香的根。旋覆花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20余种。

原植物:土木香nula helenium L.,总状土木香Inula racemosa Hook.f..又名藏木香(《中药志》)。

历史:为常用中草药。土木香之名,原出自《图经本草》。祁木香之名系因本品栽培于祁州(今河北安国)而得名。经本草及商品药材考订,土木香原植物为菊科旋复花属植物土木香及同属相近种总状土木香的根。《中国药典1977年版》,以藏木香名收载,1985年版和1990年版,改以土木香(藏木香)名收载。《中药志》1982年版分别收载土木香和藏木香。两种植物虽同为菊科旋复花属,药用功效相似,但蒙医所用藏文处方“玛奴”为土木香的根,而藏区藏医所用则为总状土木香的根。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m,全体被短柔毛。主根肥大,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香气。茎直立,具纵棱。基生叶有柄,椭圆状披针形,长25~50cm,宽10~15cm,顶端急尖,基部渐狭下延成翅状,边缘具不整齐粗锯齿,表面粗糙,背面密被白色或淡黄色绒毛;茎叶较小,互生,无柄,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耳状,半抱茎。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具短柄或长柄,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片5~6层,外层叶质,宽卵圆形,顶端钝,常反折,被茸毛,内层长圆形,顶端卵圆状三角形,干膜质,最内层线形。舌状花黄色,雄性,舌片线形,长2~3cm,宽2~2.5mm,顶端有3~4浅裂;管状花两性,5齿裂。瘦果4~5面形,有棱和细沟,长3~4mm;冠毛污白色,长8~10mm.花果期6~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87页.图61)

生境与分布:生于低山河谷及河边。分布于新疆;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河南、浙江有栽培。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中部和西部,原苏联西伯利亚至蒙古北部。

总状土木香与土木香的主要区别在于:头状花序排成总状,无花序梗或有短花序梗;茎常有分枝。花果期6~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91页,图64)。生于海拔700~1500m的水边荒地、河滩或湿润的草地。分布于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一带;陕西、甘肃、湖北、西藏有栽培,北京也有少量栽培。

生药

栽掊 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宜于砂质壤土上种植。忌连作。于9~10月收获时,切取根头,按其大小和芽的多少,顺其自然生长状况,再切成数块,每块有壮芽1~2个,作种用。栽时,在整好的畦上开行株距各33cm的穴,深10cm左右,每穴栽种块1个,芽头向上。栽后覆土或盖上土杂堆肥。每年结合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或过磷酸钙肥追施2~3次;及时摘除花茎,促使根部发育。亦可在春季用种子繁殖。

采集:霜降后叶枯时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截枝,较粗的纵切成瓣,晒干。药材主产于河北。新疆、甘肃、陕西、四川、河南、浙江等地亦产。

鉴别

性状:根圆柱形或长圆锥形,稍弯曲或扭曲,少数为圆锥状的短段或不规则和块片,长10~20cm,直径5~20mm;表面深棕色,具纵皱纹及不明显的横向皮孔,顶端有稍凹陷的茎痕及棕红色叶柄残基;根头部稍膨大,多以切开或斜切成截形,边缘稍向外反卷。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稍角质样,乳白色至浅黄棕色,形成层环明显,木部略显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苦而灼辣。以根粗壮、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按“木香”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以土木香内酯为对照。(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8)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拣尽杂质,水润后切成厚片,晒干。或麸拌煨黄后使用。

化学性质

根及根茎含挥发油1%~3%,油中主成分为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actone)、二氢土木香内酯(Dihydroalantolactone)、二氢异土木香内酯(Dihydroisoalantolactone)、土木香酸(Alantolic acid)、土木香醇(Alantol)、原奠(Proazulene)[1]。

另含菊糖达44%,乙酸达玛二烯酯(Dammaradieny lacetate)、无羁萜(Friedelin)、豆甾醇和谷甾醇[2,3]。

从藏木香中分离出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β-谷甾醇及其甙[4],别土木香内酯(Alloalantolactone)(1)[5]和藏木香内酯(Inunal)(2)和异别土木香内酯(isoalloallantolactone)(3)[6]。

参考文献

[1] Хцмця прмродных Соедцненецu 1974;10:254 。[2] 药学杂志(日) 1963;83:801 。[3] CA 1970;72:397509t 。[4] CA 1978;89:16017o 。[5] Indian J Chem Sect B 1983;22B(3):286 。[6] Phytochemistry 1985;24(9):2007。

药理

土木香内酯作用与山道年类似,对肠寄生虫的作用较山道年为好,但不纯品味差而多副作用(呕吐)。异土木香内酯、二氢异土木香内酯的药理作用与毒性,都类似山道年,体外及整体试验都证明,土木香内酯能抑制结核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以及某些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土木香内酯给家兔ig或sc,大量可升高血糖,中等剂量则降低血糖,且抑制食物性高血糖,大量对小动物的呼吸中枢有抑制,甚至引起死亡。异土木香内酯毒性略小,二氢异土木香内酯则更小。人应用过量(根)可发生四肢疼痛、吐、泻、眩晕及皮疹。其中含毒性很强的蛋白质。土木香苦素对鱼、小鼠作用类似印防己毒素[1]。体外试验,土木香内酯能降低白细胞的活力[2];异土木香内酯对阿米巴原虫及阴道毛滴虫有效[3]。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0 。[2] CA 1977;86:51309r 。[3] CA 1976;85:87892u。

药性

性味:辛、苦,温。 ①《河北药材》:“辛、苦,寒。” ②《陕西中药志》:“苦,温。”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微温。” ④《中药大辞典》:“辛、苦,温。”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平。”

归经:入肝、脾经。

功效:理气止痛,健脾和胃,解郁安胎。

主治: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呕吐泻痢,慢性肝炎,肋间神经痛,胎动不安。 ①《祁州药志》:“健胃,利尿,祛痰,驱虫。”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内服治支气管炎,百日咳;外用可作防腐剂。” ③《现代实用中药》:“治霍乱吐泻,疟疾,结核性下痢,慢性肠炎。” ④《河北药材》:“散风湿,降恶气,解毒。” ⑤《陕西中药志》:“行气化滞,健脾和胃,治胸满腹胀,呕吐泄泻,痢疾等症。” ⑥《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胃,行气,止痛。治胃痛,气滞胸腹胀满、疼痛。” ⑦《西藏常用中草药》:“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治慢性胃炎,胃肠机能紊乱,肋间神经痛,胸壁挫伤和岔气作痛。” ⑧《中药大辞典》:“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治胸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痢疾,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内热口干,喉干舌绛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