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紫丁香
名称出处:《长白山植物药志》
概况异名:丁香、紫丁白(《中草药同名异物辨》)。
基源: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的叶和树皮。丁香属约19种;中国原产15种,约3种供药用。
原植物:紫丁香Synnga oblata Lindl.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cm,宽2~15cm,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叶柄长1~3cm,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长4~16cm,花梗长0.5~3mm,花萼长约3mm,钟状,具4齿,萼齿渐尖,锐尖或钝,宿存;花冠紫色,长1.1~2cm,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cm,裂片4,呈直角开展,卵圆形至倒卵形,长3~6mm,宽3~5mm;雄蕊2,位于花冠管喉部0~4mm处,花药黄色;子房上位,2室,花柱丝状,短于雄蕊,柱头2裂。蒴果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1~1.5cm,宽4~8mm,先端长渐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图版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351.图465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2400m的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以及四川。长江以北各庭园普遍栽培。
化学性质从紫丁香叶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D-甘露醇(D-Mannitol)、酪醇(Tyrosol)、反式对羟基肉桂酸(E-p-Hydroxy cinnamic acid)、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及丁香苦甙(Syringopicroside)[1]。其变种白紫丁香(S.oblata var.alba)的花含挥发物质:β-香茅醇(β-Citronellol)、苯乙醛、1,4-二甲氧基苯和α-柠檬烯[2]。从花测得微量元素10种,按含量顺序如下:Ca、Mg、Fe、Zn、Mn、Cu、Ni、Cr、Co、V[3]。
参考文献[1] 药学学报 1982;17(12):951~953。[2] CA 1987;107:205007g。[3] 中草药 1994;25(3):142。
药理紫丁香成分3,4-二羟基苯乙醇有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的MIC为6.25μg/ml。
参考文献药学学报 1982;17(12):951。
药性性味:叶:辛,温。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
主治:①《新华本草纲要》:“急性黄疸型肝炎。外用抗菌、暴发性火眼,多种疮疡肿痛。” ②《长白山植物药志》:“治腹泻,肝炎。”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中医杂志 1959;(3):“治臭汗症:紫丁香2份,升药3份,冰片2份,石膏5份,滑石粉3份,明矾(或枯矾)5份。上药共为细末,每日用肥皂水洗患处,擦净后用上药撒之。如汗液过多,可制一纱袋,内装上药,挟系在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