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您整理了尺寸之兵、得寸得尺、寸男尺女等含“尺”的成语121个,其中“尺”开头的38个,“尺”结尾的18个,“尺”在中间的65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尺”开头的成语1、尺寸之兵[chǐ cùn zhī bīng]
【解释】尺寸:比喻短小。指很短小的兵器。
【出处】《战国策·燕策下》:“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2、尺泽之鲵[chǐ zé zhī ní]
【解释】尺泽:一尺见方的水面;鲵:一种小鱼。小水洼中的小鱼。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示例】不学无术的人就会变成尺泽之鲵。
3、尺蠖求伸[chǐ huò qiú shēn]
【解释】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示例】尺蠖欲求伸,卑污须自屈。 ——明·王士桢《鸣凤记》第五出
4、尺山寸水[chǐ shān cùn shuǐ]
【解释】指每一小块山水。
【出处】清·张问陶《青神舟中不得见峨嵋山与亥白兄饮酒排闷》:“丹棱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示例】珍惜土地必须在乎尺山寸水。
5、尺璧非宝[chǐ bì fēi bǎo]
【解释】尺璧: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径尺之璧虽大而贵,但远不如光阴的贵重。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示例】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6、尺寸可取[chǐ cùn kě qǔ]
【解释】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示例】任何人都有尺寸可取的地方。
7、尺土之封[chǐ tǔ zhī fēng]
【解释】尺:比喻数量小。极小的封地。
【出处】尺:比喻数量小。极小的封地。
8、尺寸千里[chǐ cùn qiān lǐ]
【解释】千里远景,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所见。
【出处】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9、尺蚓穿堤,能漂一邑[chǐ yǐn chuān dī,néng piāo yī yì]
【解释】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慎隙》:“尺吲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汇穴,致毁千室。”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解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示例】但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11、尺籍伍符[chǐ jí wǔ fú]
【解释】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出处】《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司马贞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奸诈。”
【示例】尺籍伍符之必计,而一粒一锾之不遗。 ——清·钱谦益《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制》
12、尺幅千里[chǐ fú qiān lǐ]
【解释】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出处】《南史·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示例】然未尝无短篇也,尺幅千里矣;未尝无淡旨也,清潭百丈矣。 ——清·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
13、尺二冤家[chǐ èr yuān jia]
【解释】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出处】宋·陶穀《清异录·文用》:“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一时求画者纸轴堆叠若垣壁。少师范见则浩叹曰:‘无奈许多债主,真尺二冤家也。’”
14、尺树寸泓[chǐ shù cùn hóng]
【解释】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示例】街心公园虽然只能算是尺树寸泓之地,但也是人们休心养性的好去处。
15、尺椽片瓦[chǐ chuán piàn wǎ]
【解释】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出处】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盗平,无尺椽片瓦可为庇依。道士结茅而居。”
16、尺竹伍符[chǐ zhú wǔ fú]
【解释】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出处】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吾观四明蒋先生,羁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涩这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
17、尺板斗食[chǐ bǎn dòu shí]
【解释】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
【出处】《梁书·王僧孺传》:“久为尺板斗食之吏,以从皂衣黑绶之役。”
【示例】万不至章甫缝掖之士、尺板斗食者流,独无含咀宫商,规模秦柳者。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
18、尺蠖之屈[chǐ huò zhī qū]
【解释】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示例】这在李白看来,也仿佛是‘尺蠖之屈’……是必不可少的历程。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19、尺兵寸铁[chǐ bīng cùn tiě]
【解释】比喻微小的武力。
【出处】比喻微小的武力。
20、尺水丈波[chǐ shuǐ zhàng bō]
【解释】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示例】悬身井半,风言沸腾,尺水丈波,古今常事。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九卷
21、尺寸之地[chǐ cùn zhī dì]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示例】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宋·苏洵《六国论》
22、尺布斗粟[chǐ bù dǒu sù]
【解释】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示例】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尺布斗粟之谣,辄食甚哀。 ——明·赵弼《酆都报应录》
23、尺短寸长[chǐ duǎn cùn cháng]
【解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示例】燕南赵北,昔称谋帅之难,尺短寸长,今以乏人而授。 ——宋·苏轼《定州到任谢执政官》
24、尺颊生香[chǐ jiá shēng xiāng]
【解释】吃过美味之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觉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辞、诗文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这些事我还不爱,我只爱駪夫家的双红姐,说着还齿颊生香。”
【示例】怜他尺颊生香处,不在枝头在担头。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即席分赋得卖花声》
25、尺步绳趋[chǐ bù shéng qū]
【解释】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出处】宋·苏洵《广士》:“而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
【示例】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佳乎否乎?(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
26、尺豁头童[chǐ huò tóu tóng]
【解释】豁:缺口;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27、尺壁寸阴[chǐ bì cùn yīn]
【解释】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28、尺枉寻直[chǐ wǎng xún zhí]
【解释】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29、尺寸之柄[chǐ cùn zhī bǐng]
【解释】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赞》:“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得摄尺寸之柄。”
【示例】有些人只要有尺寸之柄就加以充分利用。
30、尺波电谢[chǐ bō diàn xiè]
【解释】波,水波。指人世短促,如波逝电闪。
【出处】《文选·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泫然不知涕之无从也。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
【示例】尺波电谢,今昔同悲;嗟我吉人,而止于斯。 ——宋·洪适《又同寮祭文》
31、尺寸之功[chǐ cù zhī gōng]
【解释】尺寸:形容数量少。微末的功劳。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尺寸之功,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
【示例】臣学疏才拙,当少壮时,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况今老耄,筋力既竭,语言发喘,安能犯颜进说,动千乘之听呼?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2、尺缕斗粟[chǐ lǚ dǒu sù]
【解释】粟:谷子。比喻兄弟不和或形容数量微小。
【出处】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后世礼教既废,锥刀之末,尺缕斗粟之微,靡所不争。”
33、尺璧寸阴[chǐ bì cùn yīn]
【解释】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示例】尺璧非宝
34、尺有所短[chǐ yǒu suǒ duǎn]
【解释】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出处】南朝·梁锤嵘《诗品》卷下:“元长士章,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
【示例】比喻又自然存在它的‘尺有所短’之处,任何比喻都仅仅是对比之中的一点罢了。 ——秦牧《<艺海拾贝>跋》
35、尺之木必有节目[chǐ zhī mù bì yǒu jié mù]
【解释】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出处】《吕氏春秋·举难》:“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务而贵取一也。”
36、尺瑜寸瑕[chǐ yú cùn xiá]
【解释】大塊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
【出处】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蒋观文钱塘天府二贴赞》:“尺瑜寸瑕,工所不弃。”
37、尺二秀才[chǐ èr xiù cái]
【解释】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盡”字的俗体“尽”字。
【出处】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声画押韵贵乎审》:“诚斋先生杨公考校湖南漕试,……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38、尺幅寸缣[chǐ fú cùn jiān]
【解释】指小幅书画。
【出处】清·徐沁《明画录》卷三:“笔意苍劲,尺幅寸缣,便有林壑窅冥之势。”
“尺”结尾的成语1、得寸得尺[dé cùn dé chǐ]
【解释】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示例】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得寸得尺,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
2、得寸思尺[dé cùn sī chǐ]
【解释】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清史稿·食货志》:“小民惟利是图,往往得寸思尺。”
3、火冒三尺[huǒ mào sān chǐ]
【解释】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4、得寸入尺[dé cùn rù chǐ]
【解释】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出处】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其奈得寸入尺、获陇望蜀者,既眈眈相逼乎前;而政府之慑狐威者,今日许以寸,明日予以尺。”
5、得寸进尺[dé cùn jìn chǐ]
【解释】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示例】法国得寸进尺,五年以后吞并了整个南圻,而心犹未足,还打算攘夺北圻,仅留下中圻给越南。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6、冰壶玉尺[bīng hú yù chǐ]
【解释】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出处】《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7、近在咫尺[jìn zài zhǐ chǐ]
【解释】咫尺:很近的距离。形容距离很近。
【出处】宋·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示例】那马明明近在咫尺,却误为丧失不见,就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之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
8、天涯咫尺[tiān yá zhǐ chǐ]
【解释】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示例】衷肠事,无由竭,似水滔滔,相流不绝,对面还愁,天涯咫尺。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访友记·又赛槐阴分别》
9、目无三尺[mù wú sān chǐ]
【解释】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出处】清·王士祯《居易录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10、枉用三尺[wǎng yòng sān chǐ]
【解释】枉:歪曲;用:使用;三尺:古代用三尺长的的竹简记载法律。指为了达到个人不正当的目的而曲解使用法律。
【出处】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
11、相去咫尺[xiāng qù zhǐ chǐ]
【解释】咫尺:很短的距离。指相差很少。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饶氏妇》:“相去咫尺,而莫见其形貌。”
12、矩矱绳尺[jǔ huò shéng chǐ]
【解释】矩、矱、绳、尺,为画方形及直线时的工具,引申为规矩,法度。
【出处】清·朱彝尊《沈明府不羁集序》:“分体制之正变,范围广,勿使逸出矩矱绳尺之外。”
13、让礼一寸,得礼一尺[ràng lǐ yī cùn ,dé lǐ yī chǐ]
【解释】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出处】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示例】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谓‘让一寸,饶一尺’,则曹氏《令》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4、诎寸信尺[qū cùn shēn chǐ]
【解释】诎:通“屈”;信:通“伸”。屈折一寸可伸长一尺。比喻小处受点委曲,以求得较大的利益。
【出处】《尸子》卷下:“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15、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
【解释】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示例】这个孩子看见人家吃这些东西,总是馋得垂涎三尺。 ——叶君健《自由》十三
16、喙长三尺[huì cháng sān chǐ]
【解释】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出处】《庄子·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
【示例】与君俯首大艰阻,喙长三尺不得语。 ——唐·马异《答卢仝结交诗》
17、进寸退尺[jǐn cùn tuì chǐ]
【解释】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示例】薄命不幸,动遭谗谤,进寸退尺,卒无所成。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
18、昂藏七尺[áng cáng qī chǐ]
【解释】昂藏:登记表雄伟、气度不凡的样子;七尺:七尺高的身躯。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出处】宋·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月淡黄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昂藏七尺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示例】徒负昂藏七尺身,实只太仓一稊米。 ——清·赵翼《放歌》
“尺”在中间的成语1、寸男尺女[cùn nán chǐ nǚ]
【解释】一男半女。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一折:“自家潞州高平县下马村人氏,姓张名秉彝,浑家郭氏,嫡亲两口儿家属,寸男尺女皆无。”
【示例】夫妻两口,为人疏财仗义,好善乐施,广有田庄地宅,只是寸男尺女并无。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2、鱼肠尺素[yú cháng chǐ sù]
【出处】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3、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解释】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出处】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4、寸土尺地[cùn tǔ chǐ dì]
【解释】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出处】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我们是不能把寸土尺地轻易地送给敌人的。”
【示例】这寸土尺地对我们也是大有用途的。
5、百尺无枝[bǎi chǐ wú zhī]
【解释】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出处】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示例】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 ——《梁书·王规传》
6、有尺水行尺船[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
【解释】指量力而行。
【出处】《醒世姻缘》第65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示例】我们都明白有尺水行尺船,不会乱来的。
7、咫尺之义[zhǐ chǐ zhī yì]
【解释】咫尺:短小;义:义理。旨狭隘的义理。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
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示例】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难道就怕了什么? ——茅盾《子夜》十
9、不遗尺寸[bù yí chǐ cùn]
【解释】遗:遗漏;尺寸:形容数量小。比喻一点也不漏掉。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10、寸土尺金[cùn tǔ chǐ jīn]
【解释】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出处】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11、咫尺之书[zhǐ chǐ zhī shū]
【解释】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示例】闻得钱騕智勇足备,明公若驰咫尺之书,厚具礼币,只说越州贼寇未平,向董昌借钱騕来此征剿。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
12、六尺之托[liù chǐ zhī tuō]
【解释】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出处】《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
13、三尺童子[sān chǐ tóng zǐ]
【解释】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出处】《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示例】请不要相信这三尺童子的胡言。
14、斗米尺布[dǒu mǐ chǐ bù]
【解释】指少量的粮食与布匹。
【出处】明·袁宏道《碧晖上人修净室引》:“其一余不知名,亦不识面貌,每日以沉湎为工课。凡所得斗米尺布,尽以沽酒。”
15、寸进尺退[cùn jìn chǐ tuì]
【解释】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9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示例】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唐·韩愈《上李侍御书》
16、寸兵尺铁[cùn bīng chǐ tiě]
【解释】比喻微小的武力。
【出处】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17、盈尺之地[yǐng chǐ zhī dì]
【解释】几尺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18、咫尺天涯[zhǐ chǐ tiān yá]
【解释】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示例】左右如今也不容相近,咫尺天涯一般,有甚舍不得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19、寸蹄尺缣[cùn tí chǐ jiān]
【解释】比喻收受小贿。蹄,兽蹄;缣,黄色的细绢。
【出处】清·吴伟业《梅村诗话》:“贪吏放手无罚,而寸蹄尺缣,辄加逮治。”
20、六尺之讬[liù chǐ zhī quàn]
【解释】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21、寸阴尺璧[cùn yīn chǐ bì]
【解释】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示例】古人都明白“寸阴尺璧”的道理。
22、一尺水,一丈波[yī chǐ shuǐ,yī zhàng bō]
【解释】一尺深的水掀起一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示例】一度兴一度废,一尺水,一丈波。 ——元·朱庭玉《后庭花煞》
23、三尺童儿[sān chǐ tóng ér]
【解释】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出处】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24、丈尺权衡[zhàng chǐ quán héng]
【解释】衡量事物的轻重长短。
【出处】宋·朱熹《近思录》卷三:“《论》、《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重轻。”
2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示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高阳《胭脂井》
26、咫尺万里[zhǐ chǐ wàn lǐ]
【解释】形容画幅虽小,意境深远。后也指诗文的含意深远。
【出处】《南史·萧贲传》:“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示例】杜甫歌行,自称鲍、庾,加以时事,大作波涛,咫尺万里,非虚夸矣。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27、枉尺直寻[wǎng chǐ zhí xún]
【解释】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示例】然区区之事,于此犹不能忘言,更祝深以门户道学之传为念。幸甚,幸甚,枉尺直寻,素未尝以此奉疑也。 ——宋·朱熹《答吕子约》
28、无风三尺浪[wú fēng sān chǐ làng]
【解释】比喻无缘无故也会生出事来。
【示例】这真是无风三尺浪。
29、三尺门里[sān chǐ mén lǐ]
【解释】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
【示例】我管不着三尺门外,还管得着三尺门里。 ——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恼》
30、斗粟尺布[dǒu sù chǐ bù]
【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煮豆燃箕,谓其相害;斗粟尺布,讥其不容。”
3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示例】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 ——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32、寸田尺宅[cùn tián chǐ zhái]
【解释】比喻微薄的资产。
【出处】宋·苏轼《游罗浮山》诗:“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
【示例】余单家孤子,寸田尺宅,无以治生。 ——清·汪中《经旧苑吊马守贞文》
33、五尺之童[wǔ chǐ zhī tóng]
【解释】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出处】《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示例】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34、一尺水十丈波[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解释】一尺深的水掀起十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示例】可又来,到底还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
35、五尺童子[wǔ chǐ tóng zǐ]
【解释】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示例】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培根笛卡儿之学说》:“欧美五尺童子所莫不钦诵,而吾国人所当探求其故者也。”
36、寸长尺技[cùn cháng chǐ jì]
【解释】犹言微才薄技。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今脱秦难,却得此小人之力,可见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
37、六尺之孤[liù chǐ zhī gū]
【解释】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出处】《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示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38、鱼传尺素[yú chuán chǐ sù]
【解释】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示例】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词
39、寸长尺短[cùn cháng chǐ duǎn]
【解释】比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出处】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示例】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
40、三尺童蒙[sān chǐ tóng méng]
【解释】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出处】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示例】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41、咫尺千里[zhǐ chǐ qiān lǐ]
【解释】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出处】唐·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示例】维水之害,咫尺千里。 ——宋·苏轼《何公桥》
42、断缣尺楮[duàn jiān chǐ chǔ]
【解释】断缣:残缺不全的画幅;楮: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
【出处】宋·邓椿《画继》卷一:“收藏古画,往往断缣寸纸,皆可珍惜。”
【示例】今人间往往有其所画梅花,断缣尺楮,人争宝之,多元章自画所题其上。 ——明·叶盛《水东日记·王元章画梅》
43、一尺水,百丈波[yī chǐ shuǐ,bǎi zhàng bō]
【解释】一尺深的水掀起百丈高的波浪。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出处】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示例】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则你那口似悬河。 ——元·王晔《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二折
44、绳趋尺步[shéng qū chǐ bù]
【解释】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出处】宋·苏洵《广士》:“而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
【示例】方是时,士之绳趋尺步,稍以儒名者,无所容其身。 ——《宋史·朱熹传》
45、魔高一尺,道高一丈[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解释】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出处】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46、佛高一尺,魔高一丈[fó gāo yī chǐ ,mó gāo yī zhàng]
【解释】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出处】明·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47、得尺得寸[dé chǐ dé cùn]
【解释】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示例】然后更易而少进焉,则得尺得寸,虽少而皆为吾有矣。 ——宋·朱熹《答朱朋孙书》
48、五尺竖子[wǔ chǐ shù zǐ]
【解释】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49、一尺之笔[yī chǐ zhī bǐ]
【解释】借指文章。
【出处】汉·王充《论衡·效力》:“智能满胸之人,宜在王阙,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然后自动。”
50、五尺微童[wǔ chǐ wēi tóng]
【解释】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51、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解释】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52、五尺之僮[wǔ chǐ zhī tóng]
【解释】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3、咫尺颜[zhǐ chǐ yán]
【解释】咫尺:很近;颜:龙颜。距龙颜只有咫尺。形容离皇帝很近。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示例】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唐·元稹《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
54、去天尺五[qù tiān chǐ wǔ]
【解释】天:指宫廷或皇帝。极言与宫廷相近。
【出处】汉·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五尺。”
【示例】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宋·张炎《清波引》词
55、百尺竿头[bǎi chǐ gān tóu]
【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示例】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 ——元·张养浩《折桂令》曲
56、山以凌尺故能高[shān yǐ líng chí gù néng gāo]
【解释】凌迟:同“陵迟”,斜平。山峦因坡度斜平,积土面广,才能高大。形容学问逐渐积累,基础雄厚,才能高深。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河以逶蛇故能远,山以凌迟故能高,道以优游故能化,德以纯厚故能豪。”
57、咫尺之功[zhǐ chǐ zhī gōng]
【解释】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明,无咫尺之功者,不赏。”
58、一尺寒光[yī chǐ hán guāng]
【解释】形容刀剑的光芒。
【出处】唐·卢纶《难绾刀子歌》:“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59、咫尺天颜[zhǐ chǐ tiān yán]
【解释】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
【出处】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
【示例】咫尺天颜,瞻仰尤为亲切。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
60、玉尺量才[yù chǐ liáng cái]
【解释】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出处】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示例】从此珊瑚在网,文博士本出宫中,玉尺量才,女相如岂遗苑外。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二回
61、七尺之躯[qī chǐ zhī qū]
【解释】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示例】丈夫七尺之躯,其所学者,独立手哉? ——明·宋濂《文原》
62、寸地尺天[cùn dì chǐ tiān]
【解释】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出处】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
【示例】寸地尺天虽局蹐,尽容稊米一微身。 ——清·黄遵宪《海行杂感》
63、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bīng hòu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解释】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示例】这中原天气十分冷,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明·朱有燉《赛娇容》第四折
64、足尺加二[zú chǐ ji?èr]
【解释】比喻过分、过头。
【出处】高阳《慈禧前传》十:“在恭王自己接见的贺客中,有人说要请大格格出来,以公主的身份,接受叩贺;只这原是足尺加二的趋奉,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马屁拍在马脚上’,惹得恭王大为不悦。”
65、咫尺威颜[zhǐ chǐ wēi yán]
【解释】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同“咫尺天颜”。
【出处】宋·王安石《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联翩人贺知君意,咫尺威颜不隔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