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山”结尾的成语151个(含解释和出处)

百问中文为您整理了猛虎深山、临水登山、马入华山等“山”结尾的成语151个,包括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猛虎深山[měng hǔ shēn shān]

【解释】比喻勇武而势盛。

【出处】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示例】人民军队犹如猛虎深山,势不可挡。

2、临水登山[lín shuǐ dēng shān]

【解释】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憭慓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示例】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村宅。 ——宋·陆游《秋夜怀吴中》诗

3、马入华山[mǎ rù huá shān]

【解释】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出处】《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示例】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遣,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北周·庚信《贺平邺都表》

4、千水万山[qiān shuǐ wàn shān]

【解释】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同“千山万水”。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尸解》:“我只道轻魂弱魄飞能去,又谁知千水万山途转修。”

5、还我河山[huán wǒ hé shān]

【解释】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出处】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我好来朝,便终于还我河山。’”

【示例】……克服投降,战胜困难,驱除日寇,还我河山的目的,是能够到达的,抗战的前途是光明的。 ——毛泽东《团结到底》

6、拄颊看山[zhǔ jiá kàn shān]

【解释】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

【出处】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7、铁案如山[tiě àn rú shān]

【解释】铁案: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形容证据确凿,定的案象山那样不能推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铁案如山,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

【示例】这个坏分子,罪行累累,铁案如山,不容抵赖。

8、半壁河山[bàn bì hé shān]

【解释】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出处】清·钮琇《觚剩·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示例】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

9、纵虎归山[zòng hǔ guī shān]

【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示例】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10、锦绣江山[jǐn xiù jiāng shān]

【解释】象锦绣那样的美好的江山。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处】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二)》:“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示例】不听忠言,信任奸邪,将一座锦绣江山,弄得粉碎。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

11、观者如山[guān zhě rú shān]

【解释】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出处】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12、着屐登山[zhuó jī dēng shān]

【解释】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出处】《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13、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

【解释】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出处】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示例】说话要开门见山,谭兄之意,欲以世兄读书之事,烦潜老照管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

14、铁壁铜山[tiě bì tóng shān]

【解释】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出处】清·感惺《游侠传·侠圆》:“有这两位豁刺刺的大头脑做我的铁壁铜山,难道这小小官儿,不让我自由做做么?”

15、渔海樵山[yú hǎi qiáo shān]

【解释】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出处】清·方文《留别马倩若兼订毗陵之游》诗:“渔海樵山过此生,向平儿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愿君早奏升平略,鱼海樵山任所之。”

16、堆积成山[duī jī chéng shān]

【解释】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出处】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

17、兵藏武库,马入华山[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解释】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出处】北周·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18、流水高山[liú shuǐ gāo shān]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金垆焚宝烟,瑶琴鸣素弦,无非是流水高山调,和那堆风积雪篇。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

19、大山小山[dà shān xiǎo shān]

【解释】原指作品分类,后指同时被称誉的兄弟。

【出处】汉·王逸《楚辞章句·招隐士序》:“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

20、猿穴坏山[yuán xué huài shān]

【解释】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出处】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示例】猿穴坏山并不耸人听闻。

21、啸傲湖山[xiào ào hú shān]

【解释】啸傲:随意长啸吟咏游乐。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咏游赏。

【出处】姚华《曲海一勺》:“折揽胜登临,亦传啸傲湖山之作。”

22、日薄西山[rì bó xī shān]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示例】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 ——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23、被发入山[pī fà rù shān]

【解释】被:同“披”,散开。披散着头发,隐居在山林。形容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示例】明·陈侚《余庵杂录》上卷:“若草庐则既为宋人,且试乡校,为宋贡士矣,即不死,亦当被发入山,而奈何其膺程钜夫之荐也。”

24、积土成山[jī shuǐ wéi shān]

【解释】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荀况《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示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25、范水模山[fàn shuǐ mó shān]

【解释】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处】清·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淡远。”

26、安如太山[ān rú tài shān]

【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示例】你不要自以为是安如太山。

27、积甲如山[jī jiǎ rú shān]

【解释】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出处】清·张惠言《馆试灵台偃伯赋》:“受降则积甲如山,振旅则执同听凯。”

28、竹罄南山[zhú qìng nán shān]

【解释】罄:尽,完。形容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出处】清·感惺《断头台·受献》:“到此是森罗殿上无私款,镜台前明照胆,要把君孽案重重彻里翻,竹罄南山。”

29、拔地摇山[bá dì yáo shān]

【解释】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出处】《英烈传》第四十九回:“乌龙镇上驻不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30、学如登山[xué rú dēng shān]

【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出处】三国·魏·徐干《中论·上·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31、云雨巫山[yún yǔ wū shān]

【解释】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示例】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平调》

32、拔树撼山[bá shù hàn shān]

【解释】拔:拉出来;撼:摇动。拔起大树,摇动大山。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33、智者乐水,仁者乐山[zhì zhě yuè shuǐ,rén zhě yuè shān]

【解释】智慧的人喜爱山,仁义的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34、覆海移山[fù hǎi yí shān]

【解释】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阿修罗众圣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须弥福德强,平扶日月感神煞。”

35、恩重丘山[ēn zhòng qiū shān]

【解释】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36、蚊力负山[wén lì fù shān]

【解释】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虽小却身负重任。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示例】今何幸大慰所怀,不揣蚊力负山,遂以一人独肩斯任。 ——清·陈梦雷《上诚亲王汇编启》

37、安于泰山[ān yú tài shān]

【解释】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出处】《汉书·枚乘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示例】炀帝不悟,自以为安于泰山,方率百万之师而有事于辽,辽东之役未归,而中国之难已起。 ——唐·陈子昂《谏政理书》

38、披发入山[pī fā rù shān]

【解释】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出处】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示例】吾其披发入山,不复问人间事乎!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39、号令如山[hào lìng rú shān]

【解释】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出处】《宋史·岳飞传》:“岳节使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示例】端的是号令如山把神鬼慑。 ——清·洪昇《长生殿·侦报》

40、戎马关山[róng mǎ guān shān]

【解释】戎马:战马,指从军打仗;关山:指宁夏南部的大小关山,泛指山川和关隘。在山川和关隘里从军打仗。

【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示例】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清·左宗棠《挽林则徐》

41、寿比南山[shòu bǐ nán shān]

【解释】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示例】于是拿出四只铜制镀银的字,一方寸那么大,是“寿比南山”四字。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42、举鼎拔山[jǔ dǐng bá shān]

【解释】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示例】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

43、一指蔽目,不见泰山[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解释】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44、万里河山[wàn lǐ hé shān]

【解释】河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出处】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示例】守成继统当兢业,万里河山拱大唐。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

45、藏诸名山[cáng zhū míng shān]

【解释】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 ——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

46、叠石为山[dié shí wéi shān]

【解释】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宅后又构一园,大可二三顷,凿池引水,叠石为山,制度极其精巧。”

47、乐水乐山[yào shuǐ yào shān]

【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示例】君乐山,予乐水。乐水乐山,算来何济。都不如、净意清心,炼冲和真气。 ——元·马钰《清心镜》词

48、放虎归山[fàng hǔ guī shān]

【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示例】倘若一朝走了,便如放虎归山,纵龙归海,是自遗害也! ——明·朱有燉《义勇辞金》楔子

49、罪恶如山[zuì è rú shān]

【解释】形容罪恶多而重。

【出处】《新唐书·吉顼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

50、蚊虻负山[wén méng fù shān]

【解释】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出处】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示例】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负山,是井蟆论海也。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

51、名落孙山[míng luò sūn shān]

【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出处】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示例】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

52、拄笏看山[zhǔ hù kàn shān]

【解释】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示例】输与清闲阳朔令,朝朝拄笏饱看山。 ——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

53、军令如山[jūn lìng rú shān]

【解释】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示例】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2章

54、重若丘山[zhòng ruò qiū shān]

【解释】比大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三回:“若是驮着腾云,三尺也不能离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驮着负水,转连我坠下水去了。”

【示例】重若丘山,难比无穷泰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六)

55、恩重如山[ēn zhòng rú shān]

【解释】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出处】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示例】神僧恩重如山,寡人酬谢不尽。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九回

56、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57、功若丘山[gōng ruò qiū shān]

【解释】功:功绩;若:象。功绩象山一样。比喻劳绩非常大。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所俗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

58、执法如山[zhí fǎ rú shān]

【解释】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八回:“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示例】这位法官一贯秉公办案,执法如山,不徇私情。

59、堆集如山[duī jí rú shān]

【解释】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集如山。”

【示例】收购回来的棉花在仓库都堆集如山了。

60、有眼不识泰山[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解释】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示例】他有眼不识泰山,真是一个见识短浅的人。

61、逼上梁山[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示例】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62、猛虎下山[měng hǔ xià shān]

【解释】形容勇猛而迅速。

【出处】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转身作一个‘猛虎下山’之势,劈面扑来,要想杨福一闪,他好乘势翻个跟斗,到杨福后面去。”

63、锦绣河山[jǐn xiù hé shān]

【解释】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出处】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二)》:“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示例】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寄南征诸将》诗

64、义海恩山[yì hǎi ēn shān]

【解释】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65、众喣漂山[zhòng xǔ piāo shān]

【解释】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

【示例】众喣漂山不易安,势张那复抚狂澜。 ——元·王恽《秋涧全集·哀挽亡友中丞王兄五首》

66、刃树剑山[rèn shù jiàn shān]

【解释】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刃树剑山,焦汤猛火。”

67、铁桶江山[tiě tǒng jiāng shān]

【解释】比喻牢固的政权或地位。

【出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里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

68、福齐南山[fú qí nán shān]

【解释】祝颂之辞。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出处】《南齐书·豫章献王嶷传》:“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

69、大好河山[dà hǎo hé shān]

【解释】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出处】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示例】长安卿相多权贵,大好河山付博徒。——刘复《窃国》诗

70、醉玉颓山[zuì yù tuí shān]

【解释】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示例】且赢取升平快乐,又何辞醉玉颓山,是处有人扶著。 ——宋·史浩《瑞鹤仙·劝酒》词

71、楚水吴山[chǔ shuǐ wú shān]

【解释】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出处】唐·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示例】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恶帖中。 ——宋·陆游《出游归鞍上口占》

72、久归道山[jiǔ guī dào shān]

【解释】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73、耸膊成山[sǒng bó chéng shān]

【解释】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出处】唐·长孙无忌《嘲欧阳洵》诗:“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论证家麟角上,画此一狝猴。”

【示例】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宋·陆游《衰疾》诗

74、猛虎离山[měng hǔ lí shān]

【解释】形容勇猛而迅速。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5回:“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猛虎离山。”

75、鸿毛泰山[hóng máo tài shān]

【解释】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示例】若必选择死所,而谓鸿毛泰山,轻重有异,则虽值当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 ——章炳麟《敢死论跋语》

76、知水仁山[zhì shuǐ rén shān]

【解释】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77、聚米为山[jù mǐ wéi shān]

【解释】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示例】又在帝前聚米为山,指划形势,详陈路径,何处可攻,何处可守,说得明明白白,昭然可晓。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十八回

78、已归道山[yǐ guī dào shān]

【解释】道山:传说中的仙山。已到达仙山。旧时比喻人死。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世传端明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示例】这位朋友,现在已归道山,这一回无言造访,我至今不忘。 ——梁实秋《沉默》

79、安如泰山[ān rú tài shān]

【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示例】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80、带砺河山[dài lì hé shān]

【解释】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示例】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河山,位在诸王侯上。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

81、邈若河山[miǎo ruò hé shān]

【解释】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

82、满目青山[mǎn mù qīng shān]

【解释】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禅师愿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示例】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剑英《八十述怀》

83、蚂蚁搬泰山[mǎ yǐ bān tài shān]

【解释】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示例】我们学习上要有蚂蚁搬泰山的精神。

84、剑树刀山[jiàn shù dāo shān]

【解释】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太平广记》卷三八二《裴则子》引《冥报拾遗》:“至第三重门,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

【示例】那怕她一把刀,就是剑树刀山,我也不怕。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85、恩重泰山[ēn zhòng tài shān]

【解释】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出处】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发酬。”

86、指点江山[zhǐ diǎn jiāng shān]

【解释】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示例】他习惯于指点江山。

87、一叶迷山[yī yè mí shān]

【解释】意指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88、荡海拔山[dàng hǎi bá shān]

【解释】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气非常大。

【出处】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力荡海而拔山。”

89、累土至山[lěi tǔ zhì shān]

【解释】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卷:“累丝至疋,累土至山,累业至圣,累灵至真,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

90、安若泰山[ān ruò tài shān]

【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示例】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

91、气涌如山[qì yǒng rú shān]

【解释】形容恼怒到极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大怒,欲自征渊”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示例】大怒,来余家,气涌如山,为言并无奏加津贴事。 ——清·冯桂芬《江苏减赋记》

92、涉水登山[shè shuǐ dēng shān]

【解释】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同“涉海登山”。

【出处】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假饶他升天摄地三千里,亦任他涉水登山二百州,赶将去活喇喇牵转白牛。”

【示例】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6回:“吾涉水登山,各处访察,不想今天在此相遇。”

93、蚊思负山[wén sī fù shān]

【解释】负:担负。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负重任。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予不自揣,蚊思负山,欲取郦注从而疏之。”

94、堆积如山[duī jī rú shān]

【解释】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示例】福王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朽得不能再吃。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一章

9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解释】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出处】《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示例】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96、使蚊负山[shǐ wén fù shān]

【解释】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出处】《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97、重于泰山[zhòng yú tài shān]

【解释】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示例】子鲜之势,重于泰山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五回

98、万水千山[wàn shuǐ qiān shān]

【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示例】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唐·贾岛《送耿处士》诗

99、誓海盟山[shì hǎi méng shān]

【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出处】明·王玉峰《焚香记·折证》:“相当初誓海盟山,他把香云痛剪。”《群音类选·〈玉簪记·词姤私情〉》:“皇天在上,照证两心知,誓海盟山永不移。”

【示例】蘅舫是一向有了交情的,誓海盟山,已有白头之约。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100、众喣飘山[zhòng xǔ piāo shān]

【解释】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出处】《后汉书·第五伦传》:“众喣飘山,聚蚊成雷,盖骄佚所从生也。”

101、欱野喷山[ē yě pēn shān]

【解释】欱:吮进,吮吸;喷:吹气。将原野吸进,把山岳吹动。比喻气魄、声势极大。

【出处】汉·班固《东都赋》:“吐爓生风,欱野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