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igong tuochui
[外文]:prolapse of uterus
妇女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则脱出于阴道口之外的妇科常见病证。常并发阴道前后壁膨出。古代又称为阴挺、阴菌、产肠不收等。子宫脱垂的产生主要是气虚下陷,收摄无权;或年老肾气虚弱所致。治疗以补气升陷,补肾固脱为主。
此病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阴挺出下脱候”。明代《景岳全书》指出此病可因胞络损伤,气虚下脱,郁热下坠等引起。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明确指出阴挺为“子宫脱出”。现代多采用综合方法,除服中药外,还配合用熏洗、针灸、盆底肌肉运动锻炼等多种治疗方法,取得显著疗效。
子宫脱垂发生在产后者,多因难产、产程过长、临产时用力太过或产时处理不当,胞络损伤,或产后过早劳动而致。发生在平时者,则多因气虚下陷,或素体气血不足,或产育过多,肾气损伤,或年老肾气虚弱,冲任不固,无力系胞所致。
此病常见证型有:
(1)气虚下陷。证见子宫下移,甚或脱出于阴道外,平卧能回缩,劳则坠出更甚,少腹坠胀,神疲乏力,小便频数,带下增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肾气不固。证见子宫脱垂,少腹下坠,腰脊酸楚,头晕目眩,耳鸣,神疲乏力,小便频数,苔薄质淡,脉沉细。治宜温肾益气固脱,方用大补元煎加减。
(3)湿热下注。证见子宫脱出阴道之外,日久不回缩,局部红肿痛,表面溃烂,黄水淋漓,小便灼热,大便干燥,苔薄黄腻,脉细数。治宜清利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热下注多因感染而致,并非引起子宫脱垂的直接原因,故待溃破治愈后仍应益气升陷或补肾益气以治其本。除上述治疗外,尚可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时主要针对气虚不举和湿热阻滞两个方面进行。气虚不举主要选百会穴为主穴,配气海、阳陵泉、肾俞、命门,其中百会、气海、命门以灸法为主,每次灸10分钟左右。湿热阻滞主要选中极为主穴,配子宫、归来、次髎、曲泉。此外亦可用生枳壳、艾叶、葱白、五倍子、蛇床子、白芷、枯矾煎汤熏洗阴部。子宫轻度脱出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子宫托。
子宫脱垂程度较轻者,一般疗效较好。如久经治疗仍不能回纳,年龄在经绝期者,可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