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甘松

概况

异名:甘松香(《开宝本草》)、苦弥哆(《金光明经》),麝男、人身香(《和汉药考》)。

基源:为败酱科甘松属植物甘松和匙叶甘松的根茎和根。甘松属全世界约3种,中国约2种。

原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Wall.)DC.,又名甘松香(《种子植物名称》),宽叶甘松(《中药大辞典》)

历史:本品始载于《本草拾遗》,其后在《海药本草》、《图经本草》、《证类本草》等都有记载。《图经本草》载:“今黔蜀州郡(今贵州、四川)及辽州(今山西昔阳县)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之。”李时珍云:“产于川西松州(今四川松潘县)其味甘,故名。”又云,“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多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本草求真》)记载:甘松虽有类山柰,但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之。”综上所述,古时所用甘松香形态与现今甘松相符。中国学者从显微结构,理化特性和性状特征等方面研究其形态特点和植物化学成分已进行了较深入的工作,由于其药效明显,本品已列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35cm。根状茎粗短,斜升,覆盖片状老叶鞘,有强烈松脂气味。基生叶丛生,线状狭倒卵形,长4~18cm,宽0.4~1.2cm,先端钝圆,中部以下渐窄,略成叶柄状,基部稍扩展成鞘,全缘;茎生叶1~2对,对生,基部不窄缩成柄状,长圆状线形,上部的较小。聚伞花序顶生,头状,花后主轴和侧轴常伸长,使聚伞花序成总状排列;总苞片2,叶状披针形,每花有苞片1,较花短;小苞片2,甚小,花萼小,5裂;花冠淡紫红色,钟形,筒外微被毛,基部一侧偏突,5裂,裂片宽卵形,略不等大,花冠筒喉部具长髯毛;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上位,花柱细长,略超出花冠,与雄蕊等长。瘦果倒卵形,1室发育,无毛;种子1枚。花期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 第73卷 第1分册.26页.图版95-7)

生境与分布:生于3200~4500m的沼泽草甸、河漫滩和灌丛草坡。分布于青海南部,四川北部和云南。

匙叶甘松与甘松的区别为根茎密被叶鞘纤维;基生叶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3~25cm,宽0.5~2.5cm,先端钝渐尖,基部渐窄而为叶柄,其与叶片等长,茎生叶1~2对,下部的椭圆形至倒卵形。花序基部有4~6片披针形总苞片,花后主轴及侧轴常不明显伸长;雄蕊与花冠裂片近等长,瘦果长约4mm,被毛,宿存萼裂片三角形至卵形,被毛。花期6~8月。生于海拔2600~5000m的高山灌丛、草地、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生药

采集:春、秋季均可采收,以秋季采者为佳。采挖后去净泥砂,除去残茎及须根,不用水洗,直接晒干或阴干。药材主产于四川。

鉴别

性状: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和叶的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棕黑色,内层棕色或黄色。主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皱缩,棕褐色,有细根及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成层,常裂成片状,木部黄白色。气芳香,味苦而辛,有清凉感。以条长、主根较粗、气香浓者为佳。

显微 根(直径约5mm)的横切面:外周有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组织形成环(简称木栓环,后同)围绕,其内为韧皮部,中央为木质部。常有木栓环把它们分割成2~5个束,每个束由数个同心性的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与木质部所成。在根的较老部分,这些束往往由于束间组织死亡裂开而互相脱离,成为单独的束,使根形成数个分支。木栓细胞中含有多量黄色至棕黄色的挥发油滴。(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34)

根茎(直径约4mm)的横切面:维管束排列成不连续的环状,中央有髓,其中心有一个大的石细胞群,石细胞类圆形,石细胞群周围有木栓层环绕。(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35)

粉末:暗棕色。石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偶见长条形,单个或成群,直径33~64μm,长可至200μm或更长,壁甚厚,无色,胞腔狭小,梯纹或网纹导管,直径7~40μm,小型梯纹导管成束,其旁有时可见细长的木纤维。木栓细胞多为不规则多角形,壁暗棕色,较薄,内含黄色至棕黄色挥发油。基生叶残基碎片较多,细胞呈长方形或长多角形,淡黄色至棕色,直径20~31μm,长50~90μm,壁呈念珠状增厚。另一种碎片细胞呈长条形,长可达200μm,壁有时呈念珠状增厚。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根和根茎含马兜铃烯-1(10)2-酮〔1(10)-Aristolen-2-one〕、甘松酮(Nardostachone)、1,8,9,10-四去氢马兜铃烷-2-酮(1,8,9,10-Tetradehydroaristolan-2-one)、七青木香酮[Debilone,9-hydroxy-△’(10)-aristolen2-one]、9-马兜铃烯(9-Aristolene)、1(10)-马兜铃烯〔1(10)-Aristolene〕、1,2,9,10-四去氢马兜铃烷(1,2,9,10-Tetradehydroaristolane)、马兜铃烯-9-醇-1(9-Aristolen-l-α-ol)、缬草酮(Valeranone)、甘松新酮(Nardosinone)、甘松新酮二醇(Nardosinonediol)、β谷甾醇、齐墩果酸、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1,2]、异甘松新酮(Isonardosinone)[3],还含有两种不稳定的化合物甘松根酮(Gausongone)和甘松根醇(Gansongol)[2]。

宽叶甘松的根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甘松素(Jatamansin)、甘松醇(Jatamansinol)、喔绕瑟洛醇(Oroselol)、白芷素(Angelicin);倍半萜化合物、榄香醇(Elemol)、β-桉叶醇(β-Eudesmol)、甘松酮、缬草酮(即Jatamansone)、白菖烯(Calarene,β-Gurjunene)、β-马阿里烯(β-Maaliene)、马兜铃烯(Anstolene)、白菖烯醇(Calarenol)等。还含、α蒎烯、β-蒎烯、蒈烯-3(3-Carene)、异戊酸、正二十六烷酯、正二十六烷醇、β-谷甾醇[1]。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66。[2] CA 1988;108:201679a。[3] 维吾尔药志.上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86。

药理

①中枢镇静作用 本品有机溶媒提取物对小鼠、大鼠、猫ig或ip,可引起镇静、升压,以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强,大剂量有毒。1.5~3.75g/kg可致死,缬草酮在拮抗最大电休克方面的作用强于大仑丁和宽叶甘松挥发油,但对戊四唑性惊厥并无保护作用。能延长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②抗心律失常作用 缬草酮有抗心律不整作用,且为一较安全的药物。对异位性室性节律(冠状动脉二期结扎术后的不麻醉犬)的抑制,强于奎尼丁和甘松挥发油;而在损伤性心房扑动乌头碱性心房颤动方面的抑制,则与奎尼丁相同。 ③对于平滑肌的作用 本品醇提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上(小肠、大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拮抗组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因此对平滑肌有直接作用[1]。

其它还有降压和抗溃疡作用[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67。[2]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07。

药性

性味:辛、甘,温。 ①《开宝本草》:“甘,温。” ②《汤液本草》:“气平。” ③《本草从新》:“辛、甘,温。” ④江西《中草药学》:“甘,温,有小毒。”

归经:脾、胃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效:理气止痛,开郁醒脾。

主治:胃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头痛,癔病,脚气。 ①《本草拾遗》:“主黑皮黯,风疳齿,野鸡痔。” 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 ③《开宝本草》:“主恶气,卒心腹痛满。” ④王好古:“理元气,去气郁。” ⑤《纲目》:“治脚气膝浮,煎汤淋洗。” ⑥《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头痛、腹痛及精神忧郁等症,并能驱蛔,凡因蛔虫而发惊痫者,用此有效。”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牙痛。” ⑧《中草药学》:“胃寒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牙疳龋齿,脚气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气虚血热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得白芷、附子良。” ②《本草从新》:“辛香伐气,挟虚者忌之。”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木香、厚朴,治各种肠胃疼痛。 ②配香附、沉香,治神经性胃痛。 ③配陈皮,治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方选和验方: ④松香丸(《鸡峰普济方》)治痰眩:半夏曲、天南星各60g,甘松30g,陈皮45g。上为细末,水煮面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生姜汤下,食后。 ②甘松汤(《普济方》)治湿脚气;甘松、荷叶心、藁本。3味煎汤,洗之。 ③江西《中草药学》:“治癔病,神经衰弱,肠胃痉挛等;甘松18g,广皮4.5g,水500m1,浸于沸水内3小时,(每半小时内煮沸1次)。分12次服,日服6次。” ④《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神经性胃痛:香附9g,甘松、沉香各15g,共研细末。1日3次,每次15g,温水送服。” ⑤《孙真人海上方》:“牙疼:甘松、鹤虱、白芷、细辛,等量。研为末,擦牙上;或煎汤含漱。” ⑥《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治阴囊湿疹:甘松、五倍子各3g。研细末搽患处。” ⑦《古方汇精》:“治从高坠下,跌闷不醒:甘松、三柰、白芷等份,为末。每服3.6g。”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甘松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五香饮,更加别药,止渴兼补益最妙,一沉香饮,二丁香饮,三檀香饮,四泽兰饮,五甘松饮也。” ②倪朱谟《本草汇言》:“甘松醒脾畅胃之药也。《开宝方》主心脾卒痛,散满下,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入八珍散、三合粉中,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温而不热,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脾之阳分用药也,与山柰合用更善。” ③黄宫绣《本草求真》:“甘松有类山柰,但山柰气多辛窜,此则甘多于辛,故书载能入脾开郁也。” ④张寿颐《本草正义》:“甘松虽为霍乱转筋必需之药。颐自定霍乱药酒方,用伊打和酒精,浸取浓汁,合姜、附、萸、连诸味,治真寒霍乱、转筋入腹、危急重症,极有捷效,知此物温运,活络通经,无出其右。此固向来治药物学者之所未知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