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苏伊士运河

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在埃及东北部,贯通苏伊士地峡,扼欧、 亚、 非交通要冲,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最便捷航道,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价值。

运河利用苏伊士地峡上分布的曼宰莱湖、提姆萨赫湖、大苦湖、小苦湖等有利地形修成。北起地中海岸的塞得港,南至苏伊士湾的陶菲克港,长161公里,连同南、北口航道在内,总长173公里。运河原宽60米,底宽22米,深8米,可通行吃水7.5米的船只。以后又不断拓宽挖深,20世纪60年代,可通行最大吃水11.6米、满载6.5万吨或空载15万吨的船舶。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大大缩短了欧、美、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各国间的航程。例如与绕道好望角相比,伦敦到科威特缩短8880公里,纽约到科威特缩短6475公里。节约时间,减少运费,而且通过运河的航线大多途经内海,远比经风险闻名的好望角航线安全,故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运河。旱在公元前17~前16世纪,就开凿了从地中海经尼罗河下游通红海的“法老运河”。前6世纪,波斯王大流士又加以重修。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法等国急于开辟东方航路,展开了激烈争夺。公元19世纪中叶,在查明地中海和红海水位基本相同以后,具体制定了修建运河的方案。法国人李赛普取得了修建和经营运河的特许权。1859年4月25日,苏伊士运河开凿工程在塞得港破土动工,经过10年多时间,开挖土石方7500万方,耗资1600万英磅,牺牲民工12万人,于 1869年8月竣工,11月17日通航。

图

运河通航后,长期为法、英殖民主义者控制。法国掌握着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大权,享有运河带来的各种经济政治利益,埃及仅能取得该公司纯利的15%。英国于1875年购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1882年出兵占领运河区和整个埃及,取代了法国的地位。经埃及人民长期斗争,于1956年7月26日正式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成立了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结束了英、法霸占运河达87年之久的历史。同年,埃及击败了英、法纠合以色列的武装侵略,捍卫了运河主权。1967年6月以色列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西奈半岛被侵占,埃及关闭了运河。1973年10月,埃及对以色列发动自卫反击战,强渡运河,收复西奈部分领土。1975年6月运河重行开放。

运河重新开放后,为适应世界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埃及政府拟订了庞大的运河扩建计划,包括拓宽、加深航道,扩建和新建运河沿岸港口,用新技术装备运河设施,改善运河区交通与淡水供应,提高运河的通过能力。1980年完成第一期扩建工程,运河总长已达195公里,宽达300米,水深19.5米,可通过满载15万吨和空载37万吨的船舶。1982年4月2日,一艘空载45万吨级的挪威超级油轮在运河试航,顺利通过。运河沿线主要港口在20世纪60~70年代已设置了让船站,以增加相反航向的船舶通过能力。1980年3月,开放了北段26公里长的塞得港分航道,再加上其他4条旁道,已有1/3的航道可以双向航行。第一期扩建工程的完成,使运河运输能力提高50%,通过运河的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11小时。此外,1980年10月建成了苏伊士城以北17公里处的哈姆迪河底隧道,总长5.9公里(河下部分1.64公里),直径10.4米,有宽7.5米的水泥路面,可并行两辆载重汽车,并有人行道,下面敷设有输水管和高压电缆,是联结西奈半岛的重要通道。

1981年通过运河船舶数21577艘,货运量19643万吨,货运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南北向运量渐趋平衡。过去,总货运量中极大部分为来自波斯湾的石油,如1966年石油及其制品约占总运量的73%,致使北向运量约相当于南向运量的4倍。目前,由于巨型满载油船尚无法通过运河,大部分绕行好望角,石油及其制品在总运量中的比重显著下降,1981年为27.9%,水泥、谷物、矿石、食品、化肥等其他工、农业产品的比重相应增加,南向运量已超过北向9.2%。 1981年北向货物中,运往西北欧诸港占33.2%,地中海北岸港口占25.5%,黑海港口占15.8%,美洲诸港占8%;南向货物中,运往波斯湾诸港占21.5%,红海诸港占24.9%,南亚及东南亚诸港占16.3%,东亚诸港占15.5%。运河收入总额不断增加,1955年,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利润1亿美元,埃及仅得300万美元,约占收入总额3%。1982年,运河收入达9.4亿美元,成为埃及财政收入的四大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