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厥”的成语(12个)

本文整理了厥角稽首、大放厥词等含“厥”的成语12个,其中“厥”开头的成语1个,“厥”在中间的成语11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厥”开头的成语

1、厥角稽首[juè jiǎo qǐ shǒu]

【解释】厥角:叩头;稽首:叩头到底。古代最恭敬的礼节。

【出处】《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

【示例】厥角稽首二百州,正气扫地山河羞! ——蔡东藩《元史演义》第二十一回

“厥”在中间的成语

1、大放厥词[dà fàng jué cí]

【解释】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示例】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 ——郭良蕙《焦点》十

2、大放厥辞[dà fàng jué cí]

【解释】指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富贵无能,磨灭谁纪?”

【示例】他又在大放厥辞鼓吹“台独”

3、绳厥祖武[shéng jué zǔ wǔ]

【解释】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出处】《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示例】他志在青云,料非身终白屋,倘能绳厥祖武,庶几不负慈恩。 ——明·汪廷讷《狮吼记·抚儿》

4、克尽厥职[kè jìn jué zhí]

【解释】厥:他的。能够尽到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四十四回:“此朕嘉惠忠良,务须克尽厥职,勿负朕恩,故敕。”

【示例】你别说,这些巨无霸还真克尽厥职,决不吝惜自己的力量。 ——季羡林《牛棚杂忆》第九节

5、诒厥孙谋[yí jué sūn móu]

【解释】为子孙的将来善做安排。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示例】有忠孝之道焉,有礼义之规焉,有经邦之则焉,有正家之训焉,固可以诒厥孙谋,播乎长世者也。 ——唐·李翰《凤阁王侍郎传论赞序》

6、大肆厥辞[dà sì jué cí]

【解释】大肆:毫无顾忌。厥:其,他的。铺张辞藻,大展文才。

【出处】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先生不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7、诒厥之谋[yí jué zhī móu]

【解释】诒:通“贻”,遗留;厥:其。留下安定天下的谋略

【出处】《晋书·愍怀太子传》:“武皇钟爱,既深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

8、毋忝厥职[wú tiǎn jué zhí]

【解释】毋:不要;忝:辱,谦词;毋忝:无愧于;厥:其。不要辱没自己的职守。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申江十美》:“当请之氤氲使者,令其管领十二月名花,庶几毋忝厥职。”

9、贻厥孙谋[yí jué sūn móu]

【解释】贻:遗留;厥:其,他的;谋:计谋,打算。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示例】曾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 ——晋·习凿齿《襄阳记》

10、若崩厥角[ruò bēng jué jiǎo]

【解释】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出处】《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示例】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 ——《孟子·尽心下》

11、允执厥中[yǔn zhí jué zhōng]

【解释】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出处】《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示例】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堯、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 ——明·方孝儒《夷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