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忘”的成语大全(177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忘年之好、久要不忘、勿忘在莒等含“忘”的成语177个,其中“忘”开头的31个,“忘”结尾的23个,“忘”在中间的123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忘”开头的成语

1、忘年之好[wàng nián zhī hǎo]

【解释】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出处】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

2、忘啜废枕[wàng chuò fèi zhěn]

【解释】指不食不眠。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邑邑若有所失,忘啜废枕,日渐委悴。”

3、忘忧物[wàng yōu wù]

【解释】可借以忘掉忧愁的东西。多用以指酒、云。

【出处】晋·陶潜《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示例】云是忘忧物,生在北堂陲。 ——南朝·梁·萧衍《古意诗二首》其二

4、忘象得意[wàng xiàng dé yì]

【解释】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出处】南朝·齐·刘虯《答竟陵王子良书》:“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聊举大较,谈者择焉。”

5、忘其所以[wàng qí suǒ yǐ]

【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汉·张衡《东京赋》:“朝罢夕倦,夺气褫魄之为者,忘其所以为谈,失自所以为夸。”

【示例】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6、忘年之友[wàng nián zhī yǒu]

【解释】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好朋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出处】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

【示例】言及刺武三思事,琚义而许之,与周璟、张仲之为忘年之友。 ——《旧唐书·王倨传》

7、忘言之契[wàng yán zhī qì]

【解释】忘言:无需语言说明;契:意气相投。指彼此以心相知,不拘形迹。

【出处】《晋书·山涛传》:“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8、忘乎所以[wàng hū suǒ yǐ]

【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示例】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9、忘年之契[wàng nián zhī qì]

【解释】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出处】唐·颜真卿《孙逖文集序》:“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忘年之契。”

【示例】予在京师,辱忘年之契,论诗文一字不轻放过。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李侍郎》

10、忘乎其形[wàng hū qí xíng]

【解释】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出处】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11、忘战必危[wàng zhàn bì wēi]

【解释】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出处】战:战备。危:危险,危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

12、忘恩背义[wàng ēn bèi yì]

【解释】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出处】小人~,至以怨报德。 ——宋·崔鶠《杨嗣复论》

【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回:“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时见怪,显的我们忘恩背义。”

13、忘身忘家[wàng shēn wàng jiā]

【解释】身:自身。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家。形容为了国家而不顾自身和家庭。

【出处】《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14、忘战者危[wàng zhàn zhě wēi]

【解释】指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同“忘战必危”。

【出处】三国·魏·桓范《兵要》:“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15、忘情负义[wàng qíng fù yì]

【解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后来宝玉明白了,旧病复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16、忘恩失义[wàng ēn shī yì]

【解释】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失义的人,慢慢地报答你两个。’”

17、忘形交[wàng xíng jiāo]

【解释】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出处】《新唐书·孟郊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

18、忘餐失寝[wàng cān shī qǐn]

【解释】忘记了吃饭,顾不得睡觉。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

【示例】小生只为小姐,忘餐失寝,梦断魂劳,常忽忽如有失。 ——明·崔时佩、李景云 《西厢记》第十八出

19、忘形之交[wàng xíng zhī jiāo]

【解释】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出处】明·杨循吉《吴中语·魏守改郡治》:“然蒲圻爱彼殷勤,竟遂弃寐告,为。忘形之交”

20、忘年交好[wàng nián jiāo hǎo]

【解释】忘年:忘记年龄;交好:互相往来。年龄辈份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出处】《梁书·韦粲传》:“时颍川庾仲容、吴郡张率,前辈知名,与粲同府,并忘年交好。”

21、忘餐废寝[wàng cān fèi qǐn]

【解释】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2、忘形之契[wàng xíng zhī qì]

【解释】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出处】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韦丹》:“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丹尝为《思归》绝句以寄澈。”

23、忘生舍死[wàng shēng shě sǐ]

【解释】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厮琅琅弓上箭,扑剌剌马攒蹄。忘生舍死安邦将,大胆雄心敢战儿。”

【示例】或报父仇兼敌忾,他必会,忘生舍死定边尘。 ——《再生缘》第二十一回

24、忘年之交[wàng nián zhī jiāo]

【解释】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示例】陈泰叹服曰:“公料敌如神,蜀兵何足虑哉!”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25、忘寝废食[wàng qǐn fèi shí]

【解释】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26、忘情荣辱[wàng qíng róng rǔ]

【解释】忘情:忘掉感情,即不动感情;荣辱:光荣和耻辱。对荣辱得失无动于衷。

【出处】唐·杜甫《写怀》诗:“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

27、忘怀日久[wàng huái rì jiǔ]

【解释】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28、忘怀得失[wàng huái dé shī]

【解释】忘怀:不放在心上。不把利害得失放在心上。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示例】做了一个人,想一点儿不痴,真真难,少痴一点不也就尽够了。忘怀得失之谓也。 ——俞平伯《人生不过如此·无题二》

29、忘恩负义[wàng ēn fù yì]

【解释】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示例】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

30、忘本负义[wàng běn fù yì]

【解释】本:原来;负:辜负,违背;义:情义。忘记原来的情况,违背了情义。指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去做对不起人家的事。

【出处】《汉书·张敞传》:“背恩忘义,伤化薄俗。”

【示例】你这般贪图富贵,忘本负义,跟完颜康这小子又有甚么分别? ——金庸《射雕英雄传》第十一回

31、忘年交[wàng nián jiāo]

【解释】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出处】《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示例】这一天早上,他正在看天空的浮云,正正经经并没想到要撒谎的时候,忽然迎面来了一位忘年交。 ——茅盾《老乡绅》

“忘”结尾的成语

1、久要不忘[jiǔ yāo bù wàng]

【解释】久要:旧约、旧交。不忘旧约或旧交。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示例】着他回去本乡,认了伯父伯母,着他一家团圆,也见得我久要不忘之意。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

2、永世不忘[yǒng shì bù wàng]

【解释】永世:无穷尽的世代。终身铭记在心,永不忘怀。

【出处】晋·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世,永世不相忘。”

【示例】但凌未风却舍了性命为我们尽力,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第五回

3、没齿不忘[mò chǐ bù wàng]

【解释】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回:“长老,你果是救得我回朝,没齿不忘大恩。”

【示例】恩师大德,门生等没齿不忘。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四回

4、没身不忘[mò shēn bù wàng]

【解释】没身:终身。一辈子不能忘记。

【出处】宋·陈亮《众祭孙冲季文》:“失声而号,痛裂肺肠。何以尉子?没身不忘。”

5、贵人多忘[guì rén duō wàng]

【解释】贵人:地位贵显的人。指地位显赫的人往往不念旧交或讥笑人健忘。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示例】我怎敢恰为官贵人多忘。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6、永志不忘[yǒng zhì bù wàng]

【解释】永远记住,不遗忘。

【出处】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示例】范蠡(含蓄地):‘敬谢伍相国的忠告,这一切,我们君臣永志不忘。’ ——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

7、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示例】此吾所以感刻于心,而念念不忘者也。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8、没世难忘[mò shì nán wàng]

【解释】没世:死。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礼记·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示例】惟在深入其心,斯没世难忘,而穆然足千古也。 ——清·李棒阊《守一斋笔记·副戎传》

9、心手相忘[xīn shǒu xiāng wàng]

【解释】极言得心应手。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10、没世不忘[mò shì bù wàng]

【解释】没世:死。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礼记·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示例】故大将军正义愍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 ——《隋书·豆毓传》

11、梦寐不忘[mèng mèi bù wàng]

【解释】梦寐:在睡梦中。在梦中也念念不忘。

【出处】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七节:“吾知我必有复与诸君握手戮力以成就我辈所梦寐不忘一大事之日,吾以是自信,吾以是自慰。”

【示例】一个在这条船上,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早距离远了。 ——钱钟书《围城》第五章

12、宠辱皆忘[chǒng rǔ jiē wàng]

【解释】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虽不是灯下敲棋,窗前展卷的文人生活,但可宠辱皆忘。”

13、贵人善忘[guì rén shàn wàng]

【解释】用来嘲讽人善忘。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就是大帅前日,也曾推举项城,难道是贵人善忘吗?”

【示例】钱教授上了年纪,又身兼多项要职,难怪他贵人善忘,把我们的要求抛到九霄云外了。

14、每饭不忘[měi fàn bù wàng]

【解释】指时刻不忘。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示例】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耳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间,何在不一往情深耶?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4卷

15、铭感不忘[míng gǎn bù wàng]

【解释】铭:在器物上刻字,比喻永记心上。深刻地记在心上,感激不忘。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

【示例】得蒙仗义释放,已是铭感不忘,厚贶断不敢受。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

16、过目不忘[guò mù bù wàng]

【解释】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示例】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17、贫贱之交不可忘[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

【解释】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

【出处】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夫贫贱之交不可忘,珠玉满堂而不足贵,薛大夫其人也。”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你是绝顶聪明的人,总该晓得这两句话:‘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

18、勿怠勿忘[wù dài wù wàng]

【解释】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19、半面不忘[bàn miàn bù wàng]

【解释】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后汉书·应奉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北齐书·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20、铭记不忘[míng jì bù wàng]

【解释】比喻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示例】我相信,他将庆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现过那么一个女孩儿,他将对我终生铭记不忘!” ——梁晓声《表弟》八

21、没齿难忘[mò chǐ nán wàng]

【解释】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唐·李商隐《为汝南公华州贺赦表》:“司马谈阙陪盛礼,没齿难忘。”

【示例】遽然拆散更堞怜,何时结草报衔环,没齿难忘感二天。 ——明·杨柔胜《玉环记·范张别皋》

22、眷眷不忘[juàn juàn bù wàng]

【解释】眷眷:爱恋。眷恋不已,难以忘怀。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眷眷怀顾。”

【示例】代宗推心以任怀恩,至于已叛,犹眷眷不忘,养其母,鞠其女,且曰:“朕负怀恩。”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三

23、久久不忘[jiǔ jiǔ bù wàng]

【解释】久久:好久,很久。形容印象深刻。

【出处】陶铸《松树的风格》:“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忘”在中间的成语

1、勿忘在莒[wù wàng zài jǔ]

【解释】比喻不忘本。

【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2、见利忘义[jiàn lì wàng yì]

【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示例】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3、太上忘情[tài shàng wàng qíng]

【解释】太上:指圣人。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示例】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清·林觉民《与妻书》

4、记功忘过[jì gōng wàng guò]

【解释】指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同“记功忘失”。

【出处】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示例】评价一个人不能记功忘过。

5、安不忘虞[ān bù wàng yú]

【解释】虞:忧患。安定太平的时候不能忘记潜伏着的忧患。

【出处】《宋书·文帝纪》:“安不忘虞,经世之所同,治兵交战,有国之恒典。”

6、不忘母训[bù wàng mǔ xùn]

【解释】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示例】寇准不忘母训的事迹真是感人。

7、殉义忘生[xùn yì wàng shēng]

【解释】为追求正义而舍弃生命。

【出处】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一:“或攻城略野,殉义忘生。”

8、蓼虫忘辛[liǎo chóng wàng xīn]

【解释】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出处】《文选·王粲(七哀)》:“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咨。”晋·左思《魏都赋》“习蓼虫之辛,玩进退之维谷。”

9、贵人多忘事[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解释】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示例】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10、夜而忘寐[yè ér wàng mèi]

【解释】寐:睡觉。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出处】《史记·赵世家》:“夜而忘寐,饥而忘食。”

【示例】自有事中原,兵不暂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奈何轻用其死乎! ——《资治通鉴·晋记·孝宗永和十二年》

11、国耳忘家[guó ěr wàng jiā]

【解释】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出处】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示例】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12、公尔忘私[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出处】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示例】若说是为了国法,所以公尔忘私,然而姓朱的却又明明为着升官发财,才出首的:所以有点看不起这个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

13、殉义忘身[xùn yì wàng shēn]

【解释】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出处】《陈书·鲁广达传论》:“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

14、遗形忘性[yí xíng wàng xìng]

【解释】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同“遗形藏志”。

【出处】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

15、疮好忘痛[chuāng hǎo wàng tòng]

【解释】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比喻情况见好以后就忘记了从前的痛苦经历和教训。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你今日了毕官司出来,两脚踏住平川地,得命思财,疮好忘痛。”

16、羊歧忘返[yáng qí wàng fǎn]

【解释】羊歧:歧路。在歧途上忘记了返回。比喻因辨不清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

【出处】唐·陆龟蒙《幽居赋》:“豹管闲窥,羊歧忘返。”

17、见利忘危[jiàn lì wàng wēi]

【解释】利:利益;危:危险。看到眼前的利益,忘记自己身处危难之中。

18、国尔忘家,公尔忘私[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鲁迅《两地书》:“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

19、难以忘怀[nán yǐ wàng huái]

【解释】忘怀:忘记。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20、指敌忘身[zhǐ dí wàng shēn]

【解释】指敌:指向敌人。同敌人作战,忘记了自己的生死。形容勇猛杀敌,舍生忘死。

【出处】战国·尉缭《尉缭子·兵教下》:“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百人被刃,陷行乱陈;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

21、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

【解释】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示例】众将奉元帅之命,舍生忘死,攻击三关。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五回

22、得意忘象[dé yì wàng xiàng]

【解释】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出处】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示例】昔人深于画者得意忘象,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观者……。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滕子济所藏唐人出游图》

23、恋新忘旧[liàn xīn wàng jiù]

【解释】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出处】《群音类选·八声甘州·闺情》:“从他别后,杳无半纸音书,多应他恋新往旧,撇得我一日三餐如醉痴。”

【示例】这种恋新忘旧的人不值得你难过。

24、出公忘私[chū gōng wàng sī]

【解释】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出处】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25、饥而忘食[jī ér wàng shí]

【解释】食:吃饭。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

【出处】《史记·赵世家》:“今吾忧之,夜而忘寝,饥而忘食。”

26、忧国忘思[yōu guó wàng sī]

【解释】忧劳国事,不老虎个人私事。

【出处】《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27、说东忘西[shuō dōng wàng xī]

【解释】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出处】柳青《狠透铁》一:“一贯没担过事的人嘛,一下子料理五十来户人家的庄稼事务,再加上社员们复杂的思想状况,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28、图身忘国[tú shēn wàng guó]

【解释】只贪图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危亡。

【出处】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序》:“余读《汉书》列传,见佞顺媕娿,图身忘国,如张禹辈者。”

29、忧国忘家[yōu guó wàng jiā]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示例】忧国忘家,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30、徇公忘己[xùn gōng wàng jǐ]

【解释】徇:同“殉”。指尽忠于国家民众之事而弃置个人私利。

【出处】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

31、盛不忘衰[shèng bù wàng shuāi]

【解释】兴盛时不忘记衰败时。形容安不忘危,能深谋远虑。

【出处】《汉书·匈奴传》:“及孝元时,仪罢守塞之备,侯应以为不可,可谓盛不忘衰,安必思危,远见识微之明矣。”

32、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示例】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33、言帚忘笤[yán zhǒu wàng tiáo]

【解释】帚:扫帚;笤:条笤。说扫帚忘条笤。形容人健忘。

【出处】宋·陈善《扪虱新话》:“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笤帚二字,旦夕诵之,言笤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笤。”

34、萱草忘忧[xuān cǎo wàng yōu]

【解释】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指想法解忧。

【出处】《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同‘萱’)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35、徇国忘己[xùn guó wàng jǐ]

【解释】徇:同“殉”。指尽忠于国家之事而放弃个人得失。

【出处】《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36、流连忘返[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释】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宋·吕公《进十事·无逸》:“以杜言者之口,然后流连忘反,不闻其过。”

【示例】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返。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

37、发愤忘餐[fā fèn wàng cān]

【解释】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魏书·高允传》:“拔萃衡门,俱渐鸿翼,发愤忘餐,岂要斗食。”

38、负恩忘义[fù ēn wàng yì]

【解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39、废寝忘餐[fèi qǐn wàng cān]

【解释】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示例】不争惹恨索情斗引,少不得废寝忘餐病症。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

40、不忘故旧[bù wàng gù jiù]

【解释】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出处】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示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奴去也,还乡之日,千万到奴家荒坟一顾,也表员外不忘故旧之情。”

41、背恩忘义[bèi ēn wàng yì]

【解释】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出处】《汉书·张敞传》:“背恩忘义,伤化薄俗。”《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示例】幸得主人释放,留为家丁,又以妻子配我,此恩天高地厚,未曾报得,岂可为此背恩忘义之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42、汲引忘疲[jí yǐn wàng pí]

【解释】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出处】唐·骆宾王《上衮州刺史启》:“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43、不忘久要[bù wàng jiǔ yào]

【解释】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示例】君不忘久要。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元帝太兴三年》

44、乐而忘忧[lè ér wàng yōu]

【解释】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示例】我们不能乐而忘忧。

45、弃信忘义[qì xìn wàng yì]

【解释】弃:抛弃。比喻不守信用,抛弃道义。

【出处】《北史·周本纪》:“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46、吃水忘源[chī shuǐ nnnwàng yuán]

【解释】喝水的时候忘记了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处境优越时忘其所由来。

【出处】清·无名氏《春柳莺》第九回:“我今日虽非抛桃寻枣之境,却作了吃水忘源之事了。”

47、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解释】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出处】《南齐书·刘悛传》:“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

【示例】古人云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似这等畜类这行止,着小老婆尽都丢了也。 ——元·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

48、日久忘怀[rì jiǔ wàng huái]

【解释】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49、得意忘言[dé yì wàng yán]

【解释】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出处】《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示例】迷方者执文泥象,知音者得意忘言。 ——明·杨慎《洞天玄记》开场

50、记功忘失[jì gōng wàng shī]

【解释】指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51、国耳忘家,公耳忘私[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52、相忘形骸[xiāng wàng xíng hái]

【解释】指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53、得新忘旧[dé xīn wàng jiù]

【解释】得到新的,遗忘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桂枝香》:“得新忘旧,到前丢后,妄想处一味骄矜,满意时十分驰骤。”

54、适性忘虑[shì xìng wàng lǜ]

【解释】指顺悦情性忘却忧虑。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遁斋闲览》云:荆公棋品殊下,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觉其势必败,便敛之,谓人曰:‘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

55、国尔忘家[guó ěr wàng jiā]

【解释】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出处】《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示例】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 ——鲁迅《两地书》九

56、治不忘乱[zhì bù wàng luàn]

【解释】治:安定。国家太平安定的时候不能忘记防止可能出现的动乱。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示例】宽以养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恒以北征宵旰之勤,为南面逸豫之戒。(表·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57、废食忘寝[fèi shí wàng qǐn]

【解释】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出处】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废食忘寝,涣然有所成望然。”

58、日旰忘餐[rì gàn wàng cān]

【解释】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出处】《后汉书·尹敏传》:“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示例】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餐,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周书·颜之仪传》

59、至仁忘仁[zhì rén wàng rén]

【解释】至仁:最大的仁德。极有仁德的人反而不必常常想着仁。比喻事物达到了顶点,反而不需要它存在了。

【出处】《吕氏春秋·任数》:“故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静以待时,时至而应,心暇者胜。”

60、知安忘危[zhī ān wàng wēi]

【解释】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危险的时候。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61、数典忘祖[shǔ diǎn wàng zǔ]

【解释】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示例】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

62、徇国忘家[xùn guó wàng jiā]

【解释】指为国尽忠而不顾家庭的得失。

【出处】唐·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颂序》:“至若义感于内,诚动于中,徇国忘家,恤人犹己。”

【示例】宋·陆游《贺莆阳陈右相户》:“方孤论折群邪之锐,盖一身为众正之宗,徇国忘家,惟天知我。”

63、相忘江湖[xiāng wàng jiāng hú]

【解释】鱼在江湖里彼此相忘。形容彼此由于没有急切的需要而相忘,各不关心。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示例】见面唯唯循礼如对大宾,退如游鱼相忘江湖。 ——二月河《乾隆皇帝》十七

64、遗世忘累[yí shì wàng lěi]

【解释】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

【出处】明·方孝孺《学士亭记》:“故或放迹于江海,或养操于山林,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

65、不忘沟壑[bù wàng gōu hè]

【解释】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出处】《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示例】尝曰:“士求自立,当自不忘沟壑。”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66、乐以忘忧[lè yǐ wàng yōu]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示例】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

67、公耳忘私[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

68、图国忘死[tú guó wàng sǐ]

【解释】图国:谋求报国。谋求国家利益而忘记自己的生死。比喻忠贞报国。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

69、舍死忘生[shě sǐ wàng shēng]

【解释】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示例】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强要占我们水帘洞府,是我等舍死忘生,与他争斗。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70、从流忘反[cóng liú wàng fǎn]

【解释】指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71、破死忘生[pò sǐ wàng shēng]

【解释】不顾性命危险;不顾一切。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张太太]今日在舅太太屋里听得姑爷果然中了,便如飞的从西过道儿里直奔到这里来,破死忘生的大着胆子上去,要当面叩谢魁星的保佑。”

72、好了疮疤忘了痛[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

【解释】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示例】真是好了疮疤忘了痛,你没想到靠救济过日子的时候了。

73、徙宅忘妻[xǐ zhái wàng qī]

【解释】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处】《孔子家语·贤君》:“寡人闻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

【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讥人不谨曰开门揖盗。”

74、国而忘家[guó ér wàng jiā]

【解释】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示例】马识途《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他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充分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无比威力,打了一个大胜仗。”

75、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pín jiàn zhī zhī bù kě wàng,zāo kāng zhī qī bù xià táng]

【解释】贫贱之知: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76、夜而忘寝[yè ér wàng qǐn]

【解释】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出处】《史记·赵世家》:“夜而忘寐,饥而忘食。”

77、背义忘恩[bèi yù wàng ēn]

【解释】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示例】那满朝文武,平日高官厚禄……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去投降不迭。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

78、徇国忘身[xùn guó wàng shēn]

【解释】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出处】唐·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79、公耳忘私,国耳忘家[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80、流连忘反[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释】流连:留恋;反:通“返”,回家。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宋·吕公《进十事·无逸》:“以杜言者之口,然后流连忘反,不闻其过。”

【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人君之宴乐有常,未闻流连忘反。”

81、痿不忘起[wěi bù wàng qǐ]

【解释】痿:肢体萎弱。肢体萎弱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意志坚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韩信列传》:“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

82、唯食忘忧[wéi shí wàng yōu]

【解释】食:吃饭;忧:忧愁。人生要经历许多愁苦,只有在吃饭时可以暂时忘却。

【出处】《左传引谚》:“唯食忘忧,民保于信。”《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

83、逐末忘本[zhú mò wàng běn]

【解释】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84、遗物忘形[yí wù wàng xíng]

【解释】泯灭物我界限,指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出处】宋·秦观《心说》:“目无外视,耳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

85、贪蛇忘尾[tān shé wàng wěi]

【解释】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出处】宋·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必忘其尾。”

86、鸥鸟忘机[ōu niǎo wàng jī]

【解释】机:巧诈或权变之心。指像鸥鸟一样,日与白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心计。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唐·李商隐《赠田叟》诗:“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87、圣人忘情[shèng rén wàng qíng]

【解释】圣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指圣人不为感情所动。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88、日旰忘食[rì gàn wàng shí]

【解释】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出处】《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示例】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犹恐万机不理,天下拥滞。 ——《周书·乐运传》

89、得兔忘蹄[dé tù wàng tí]

【解释】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出处】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示例】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蹄者乎?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

90、乐道忘饥[lè dào wàng jī]

【解释】指醉心于圣道。

【出处】《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91、感遇忘身[gǎn yù wàng shēn]

【解释】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出处】《晋书·庚亮传》:“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

92、理不忘乱[lǐ bù wàng luàn]

【解释】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出处】《旧唐书·柳泽传》:“伏惟陛下安不忘危,理不忘乱,存不忘亡,则克享天心,国家长保矣。”

【示例】然而安不忘危,理不忘乱,糜不有初,鲜克有终,古圣贤之深旨也。 ——宋·王禹偁《进端拱箴表》

93、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解释】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示例】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

94、得荫忘身[dé yīn wàng shēn]

【解释】荫:遮蔽。原指蝉得到荫凉的地方遮蔽就忘了自身的安全。比喻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患。

【出处】《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

95、负义忘恩[fù yì wàng ēn]

【解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示例】有这等事!不杀这负义忘恩的孽畜,空做人间好汉!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 ——苗龙离座大怒道

96、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

【解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像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

【示例】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97、乐而忘归[lè ér wàng guī]

【解释】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

98、乐而忘返[lè ér wàng fǎn]

【解释】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史记·秦本纪》第五卷:“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

【示例】但凡有可以消遣处,不是十天,就是半月,乐而忘返。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九回

99、贪利忘义[tān lì wàng yì]

【解释】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邴醒元真贪利忘义小人,反置之左右。”

100、流荡忘反[liú dàng wàng fǎn]

【解释】流荡:流浪;反:同“返”,回家。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示例】反人流荡忘反,盖其得也,荐宗庙,揪管弦。其失也,语淫奔,事诡怪而已。 ——宋·王禹偁《答张知白书》

101、留连忘返[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释】形容留恋景物,舍不得回去。

【出处】《南史·刘訏传》:“每游山泽,辄留连忘返。”

【示例】‘吾将向冥王乞请,必遍历所谓刀山剑树,以广见闻’……其妻哂曰:‘虽十八层地狱,尽当奉屈一游,所虑留连忘返,不得再见天日,为妻子忧耳。’ ——和邦额《夜谭随录·新安富人》

102、忧国忘私[yōu guó wàng sī]

【解释】忧劳国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出处】《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馀财,朕甚嘉之。”

【示例】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

103、遂迷忘反[suí mí wàng fǎn]

【解释】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同“遂迷不寤”。

【出处】《南齐书·顾宪之传》:“窃寻民之多伪,实由宋季军旅繁兴,役赋殷重,不堪勤剧,倚巧祈优,积习生常,遂迷忘反。”

104、饮水忘源[yǐn shuǐ wàng yuán]

【解释】喝水的时候忘记了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人处境优越时忘其所由来。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草本·菊》:“饮水忘源,并置汲者于不问,其心安乎?”

105、丢三忘四[diu sān wàng sì]

【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出处】《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示例】她经常丢三忘四,打坏东西,青稞在锅里炒糊了,牛乳挤不干净,甚至割着草会把刀丢了。 ——刘克《央金》

106、鸥鹭忘机[ōu lù wàng jī]

【解释】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示例】只闲闲鸥鹭忘机,去水任宽窄。 ——清·王鹏运《红情·苇湾观荷与乙庵分赋红情绿意》词

107、忧公忘私[yōu gōng wàng sī]

【解释】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示例】宋·司马光《上体要疏》:“陛下苟能精选晓知钱谷、忧公忘私之人,以为三司使、副判官、诸路转运使,各使久于其任……何患财利之不丰哉!”

108、入鲍忘臭[rù bào wàng chòu]

【解释】鲍:咸鱼。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示例】故胸驰臆断之侣,好名忘实之类,方分肉于仁兽,逞郤克于邯郸,入鲍忘臭,效尤致祸。 ——《梁书·庾肩吾传》

109、忧国忘身[yōu guó wàng shēn]

【解释】忧劳国事,不顾个人安危得失。

【出处】《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示例】《明史·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110、日昃忘食[rì zè wàng shí]

【解释】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出处】《晋书·张轨传》:“未能雪天人之大耻,解众庶之倒悬,日昃忘食,枕戈待旦。”

【示例】是用日昃忘食,中宵愤惋者也。 ——《魏书·鹿愈传》

111、临患忘利[lín huàn wàng lì]

【解释】布景祸患不计较仆人得失。

【出处】《吕氏春秋·士节》:“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

112、流宕忘反[liú dàng wàng fǎn]

【解释】流宕:流浪,飘泊;反:同“返”,回家。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示例】狂简斐然成俗,流宕忘反,无所取裁。 ——《隋书·文学传序》

113、流溺忘反[liú nì wàng fǎn]

【解释】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出处】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114、得鱼忘荃[dé yú wàng quán]

【解释】荃:通:“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示例】郭沫若《新归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忘荃。”

115、乐而忘死[lè ér wàng sǐ]

【解释】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

116、发愤忘食[fā fèn wàng shí]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示例】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117、公而忘私,国而忘家[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示例】这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典型之一。 ——徐特立《我的一家》序

118、逐流忘返[zhú liú wàng fǎn]

【解释】随波流荡而忘却归来。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

【出处】章炳麟《文学说例》:“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谬说滋起。”

11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解释】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示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记取这次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实验成功。

120、安不忘危[ān bù wàng wēi]

【解释】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礼,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示例】何小姐是从苦境里过来的,如今得地身安,安不忘危,立志要成全起这份人家,立番事业。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121、国耳忘家,公尔忘私[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解释】为了国家忘了自己的家,为了公事忘了私事。形容一心为国为公。

【出处】《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122、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

【解释】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示例】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123、弃瑕忘过[qì xiá wàng guò]

【解释】指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出处】《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