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bisong Huapai
[外文]:Barbizon School
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巴比松系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的一个村落,位于枫丹白露森林的进口处,以风景优美著称。巴比松画派活跃于19世纪30~40年代,当时法国一些青年画家不满七月王朝统治下的现实生活和僵化了的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绘画,主张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国农村风景。他们陆续来到巴比松一带作画,有的还定居下来,形成了画派。
法国风景画有其自身的传统,早在17世纪,就有克洛德·洛兰和N.普桑的风景画。巴比松画派又从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19世纪英国风景画获得启发,提出了面对自然写生的主张。它不仅用写实手法来表现自然的外貌,而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这样,巴比松画派便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它的创作成果使法国风景画从新古典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从而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浩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巴比松画家们厌倦都市活动,信奉“回到自然”,在作品中热情洋溢地倾诉了对自然风景的诗意感受;国外也有评论家认为,这个画派属于浪漫主义美术运动。
巴比松画派的成员有T.卢梭、N.-V.迪亚兹·德拉佩纳、C.特罗容、J.杜普雷、C.-F.多比尼、C.-E.雅克等,其中卢梭为画派的领袖。C.柯罗与J.-F.米莱跟这个画派关系密切,人们有时也把他俩列入这个画派;但不少学者不把他俩看成是画派的正式成员,因为柯罗画风不同于众,而米莱则主要为人物画家。巴比松画派中有些人一直活动到巴黎公社以后。他们为创作现实主义风景画而奋斗的时期,则是同1830年革命和1848年革命直接联系的。
巴比松画家们不像学院派画家们那样在室内闭门造车地画风景画,而是走出画室在外光下对景写生,然后回到画室,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他们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对景写生,以求获得真实新鲜的感受和使画面色调响亮起来的艺术主张和实践,毕竟予以后的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以重要启示。
- 参考书目
- 〔苏〕雅伏尔斯卡娅著,平野译:《法国巴比松风景画派》,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