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粳米

概况

异名: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草求原》)。

基源:为禾本科稻属植物中粳稻的颖果。

原植物:粳稻Oryza sativa cv.Keng(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 Kato)

历史:《别录》将稻列入下品。《本草经集注》中云:“道家方药有稻米、粳米俱用者,此则两物也。”《植物名实图考》谓:“稻别录下品,在以上本草中记载了稻的3个种,即糯、粳和秈,以粘与不粘来互相区分,而在《纲目》以前常指稻为糯稻。”事实上《别录》已分清楚。

形态:粳稻主要特征为植株较矮;米粒宽而厚,横断面带圆形,粘性大于秈米,胀性小于秈米,出饭率亚于秈米。

余项参见“再生稻”条。

化学性质

含约75%以上的淀粉,8%左右的蛋白质,0.5%~1%的脂肪[1],少量B族维生素[2~5],脂肪部分含有酯型胆甾醇和自由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醇、甘油一、二、三酯、磷酯[6]、二十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N-Lignoceryl sphingosyl glucose)[7]、自由脂肪酸[6]、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柠檬酸、苹果酸[8]、葡萄糖、果糖、麦芽糖[9]。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512。[2] CA 1944;38:1707 [3] CA 1961;55:25077f。[4] CA 1941;35:40643 [5] CA 1964;61:11242b。[6] CA 1966;64:2662e。[7]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71;275:502。[8] CA 1962;56:12086g。[9]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4;194:552。

药性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苦,平。” ②《千金·食治》:“味辛、苦,平。生者冷,燔者热。” ③《七卷食经》:“味甘,微寒。” ④《纲目》:“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晚白粳:寒,新粳:热,陈粳:凉。”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经。”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

主治:①《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②《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③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 ④《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 ⑤《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⑥《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

使用注意:《纲目》:“炒米汤不去火毒,令人作渴。”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竹沥饮(《圣济总录》)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淡竹沥30ml,粳米15g(炒,以水200ml同研,去滓取汁)。上2味,和匀顿服之。 ②仓米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小腹冷气积聚,冷痢日夜数十行:仓粳米15g,薤白30g,羊脂30g,香豉90g(煮汁)。先以羊脂煎薤白黄色,并米入豉汁中煎服之。 ③豆蔻饮(《世医得效方》)治滑泄:陈米30g,肉豆蔻(面裹煨)、五味子、赤石脂各15g。为细末,每服6g,粟米汤调下,日3次。 ④固肠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虚寒,泄泻注下,水谷不分,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赤少白多,或如鱼脑,肠滑腹痛,胀满食少:炒陈米600g,木香30g,生肉豆蔻、罂粟壳各60g,炮姜、炙甘草各75g。研为散,每服6g,生姜2片,枣1枚,酒200ml煎服。 ⑤水泻速效茶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疗水泻:粳米、绿茶、干姜、食盐,取14g用开水200ml冲闷,待温后取上清液服,也可连药渣一起服下。小儿剂量减半。每日3次。

单方应用:①《普济方》:“治赤痢热躁:粳米30g。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蜡纸封口,沉井底1夜,平旦服之。” ②《圣济总录》:“治受胎未足,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早白米粉扑之。” ③《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小儿生下无表皮:粳米250g,滑石粉150g,将2药同入锅内炒至米微黄时,取出碾成极细粉,将药粉频扑小儿周身,每天最少扑4次,即早起、上午、下午及晚上睡前各1次。通常连续扑数日,皮肤即渐如常儿。” ④《常见病验方选编》:“治慢性胃炎:大米60g,用水浸泡后,用麻纸5~6层包好,烧成炭,研细末,早晚分2次,饭前用姜水冲服。轻者1剂,重者连服3剂。服药后1周内以流食为主,勿食生冷油腻等物。” ⑤《民间方》:“治房劳尿血:粳米30g,白前15g,加水煎成汤剂,1日2~3次饮服。”

医药家论述

①宁原《食鉴本草》:“粳米,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与早熟米及各土所产赤白大小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耳。” ②陈嘉谟《本草蒙筌》:“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入手太阴,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 ③李时珍《纲目》:“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粳,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淡,阳中之阴也。所以淡渗下行,能利小便。又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④缪希雍《本草经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本经》益气止烦止泄,特其余事耳。” ⑤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与籼同,籼亦可粥而粳较稠,粳亦可饭而籼耐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强食亦能致病戕生。患停饮者不宜啜粥。痧胀霍乱虽米汤不可入口,以其性补,能闭塞隧络也。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以其较籼为柔,而较糯不粘也。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又有一种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时加入之,香美异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井泉水,则味更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