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鱼胆草
名称出处:《分类草药性》
概况异名:金盆(《分类草药性》),青鱼胆草、水灵芝(《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川东獐牙菜的全草。
原植物: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u Franch.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58cm。根黑褐色,主根明显。茎直立,细瘦,四棱形,棱上具窄翅。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狭椭圆形,连柄长1.3~7cm,宽0.15~0.5cm,先端钝尖,全缘,叶脉1~3条;茎中、上部叶具短柄,线状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cm,宽0.1~0.3cm。圆锥状复聚伞花序,长达36cm,稀为聚伞花序,具少数花;花梗细瘦,直立;花4数;花萼绿色,长为花冠的1/2~3/4,裂片线状披针形,长5~7mm,先端锐尖,背面有明显突起的1~3脉;花冠淡蓝色,具蓝色紫色脉纹,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1mm,先端渐尖,基部有两个腺窝;花丝线形,长5~6.5mm,花药椭圆形,长约1mm,子房无柄,狭椭圆形,花柱粗短,不明显,柱头2裂。花期9~11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388页.图1605)
生境与分布:生于混交林下、河边、潮湿地、草地。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东部及云南。
化学性质含龙胆碱、乌苏酸、5,8-二羟基-3-甲氧基酮。又含龙胆宁碱(即秦艽碱甲,Gentianine),和Bellidifolin等[1,2]。
参考文献[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97。[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2;4(1):99。
药性性味: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肺热咳嗽,恶疮疥癣。 ①《分类草药性》:“治火淋。敷疮。”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清肺热,杀虫。治黄疸,喉头红肿,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临床验方集锦》:“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鲜青鱼胆草30g,木贼草20g,生栀子10g,酒大黄6g,柴胡12g。水煎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喉头红肿,恶疮疥癣:鱼胆草1.5~6g,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②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5):“治暴发火眼:用鲜青鱼胆草30~50g,捣烂外敷眼皮表面。”
医药家论述赵学敏《纲目拾遗》:“青鱼胆性寒,味苦,专消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