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丁香油
名称出处:《药性考》
概况基源: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丁香榨出的油)
原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
余项参见“丁香”条。
生药鉴别:为淡黄色或无色的澄明油状液体,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气,露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厚而色变棕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比重为1.038~1.060。
贮藏:遮光、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化学性质参见“丁香”条。
药理参见“丁香”条。
药性性味:甘、辛,大热。
功效:暖胃,温肾。
主治:胃寒胀痛、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①《药性考》:“壮阳暖肾。治疝痛阴寒,牙痛。” ②王殿翔《生药学》:“用于肠胃多气、疼痛,消化不良,恶心与呕吐;风湿痛,神经痛,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饮。外用:涂擦。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纲目拾遗》:“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脘。” ②《纲目拾遗》:“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③《纲目拾遗》:“暖丹田,除水泻:丁香油涂暖脐膏贴。” ④《纲目拾遗》:“散臌痞:丁香油涂脐。” ⑤《纲目拾遗》:“治痹痛:丁香油擦痛处。”
单方应用:①《纲目拾遗》:“治口臭:丁香油擦牙。” ②《江苏单方》:“治虫蛀牙痛(非炎症性牙痛):丁香油少许,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内。”
食疗:《纲目拾遗》:“解蟹毒:丁香油1滴,同姜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