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胆”的成语大全(207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胆大包身、惊心吊胆、心殒胆破等含“胆”的成语207个,其中“胆”开头的37个,“胆”结尾的72个,“胆”在中间的98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胆”开头的成语

1、胆大包身[dǎn dà bāo shēn]

【解释】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旧唐书·李昭德传》:“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示例】你口快便施恩,则除是胆大自包身。我其实精皮肤捱不过那批头棍。 ——元·郑庭玉《包龙图智勘后花园》第一折

2、胆战魂惊[dǎn zhàn hún jīng]

【解释】战:发抖。形容十分恐惧害怕。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闻说便胆战心惊,岂得交吾曹为使。”

【示例】你来生仍投入汉家,立为献帝,一生被曹操欺侮,胆战魂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一

3、胆破心寒[dǎn pò xīn hán]

【解释】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武职》:“胆破心寒,比敌人慑伏之状。”

4、胆大心小[dǎn dà xīn xiǎo]

【解释】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5、胆大心雄[dǎn dà xīn xióng]

【解释】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出处】明·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6、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

【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示例】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7、胆大心细[dǎn dà xīn xì]

【解释】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示例】以胆大心细勇猛灵活的战斗作风,炸死炸伤了几百名敌人。 ——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

8、胆惊心战[dǎn jīng xīn zhàn]

【解释】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9、胆如斗大[dǎn rú dǒu dà]

【解释】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10、胆战心摇[dǎn zhàn xīn yáo]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11、胆大心粗[dǎn dā xīn cū]

【解释】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示例】兀的是谁家一个匹夫,畅好是胆大心粗。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

12、胆小鬼[dǎn xiǎo guǐ]

【解释】胆量小的人。

【出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若被这种梭镖队吓翻了,那真是胆小鬼!”

13、胆寒发竖[dǎn hán fā shù]

【解释】形容恐怖之极。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14、胆怯心虚[dǎn qiè xīn xū]

【解释】形容理亏气馁,胆小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无奈人家的词严义正,自己胆怯心虚,只得陪着笑脸儿。”

【示例】悺与称胆怯心虚,自恐不能逃罪,并皆仰药毕命。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五十二回

15、胆略兼人[dǎn lüè jiān rén]

【解释】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16、胆小如豆[dǎn xiǎo rú dòu]

【解释】极言胆子小。

【出处】《黑籍冤魂》第六回:“可笑我们中国的官员,胆小如豆,莫说见着短衣窄袖蜂目高鼻的洋人惊得发慌,就是见了一个没辫子的光棍,手里提着一根赶狗棒,也要害怕起来。”

17、胆小如鼷[dǎn xiǎo rú xī]

【解释】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示例】中央怕《竖琴》前记,真是胆小如鼷,其实并无害。 ——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

18、胆粗气壮[dǎn cū qì zhuàng]

【解释】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我只从昨天受了那和尚的一番折磨,又经了十三妹姐姐的地番教化,不觉得胆粗气壮起来。”

【示例】曾朴《孽海花》第35回:“立人是胆粗气壮的豪公子,突然见这个生人进来得奇怪,知道不妙。”

19、胆惊心颤[dǎn jīng xīn chàn]

【解释】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金·王吉昌《永遇乐》词:“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

20、胆大于身[dǎn dà yú shēn]

【解释】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21、胆战心寒[dǎn zhàn xīn hán]

【解释】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示例】诸将见李逵等杀了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

22、胆大妄为[dǎn dà wàng wéi]

【解释】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这种人要在敝国,是早已明正典刑,哪里容他们如此胆大妄为呢。”

【示例】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

23、胆小如鼠[dǎn xiǎo rú shǔ]

【解释】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出处】《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示例】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胆小如鼠。 ——郭小川《文学工作不能跃进》

24、胆大如斗[dǎn dà rú dǒu]

【解释】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象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出处】《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示例】张拥兵海上,一夕大风雨,张舟覆,翌年获尸,棺殓焚化,胆大如斗不能焚,诸军憾恸。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二十一

25、胆颤心惊[dǎn chàn xīn jīng]

【解释】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示例】所以,每有风声,无不‘谈虎色变’,胆颤心惊。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

26、胆壮心雄[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解释】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出处】《中国歌谣资料·当兵要当红军》:“十七十八正年青,当兵就要当红军,胆壮心雄志愿大,红军到处受欢迎。”

27、胆破心惊[dǎn pò xīn jīng]

【解释】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四回:“猛抬头,人人自胆破心惊!钟声半彻云霄,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

【示例】这事让她胆破心惊。

28、胆小怕事[dǎn xiǎo pà shì]

【解释】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巴金《谈<寒夜>》:“他后来竟然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

【示例】他一向都是胆小怕事。

29、胆战心慌[dǎn zhàn xīn huāng]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明·汪廷讷《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回避,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

30、胆大包天[dǎn dà bāo tiān]

【解释】包:包容。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清·杨潮观《吟风阁杂剧·黄石婆授计逃关》:“因此上胆大包天,一铁锺,几乎把秦王断送。”

【示例】我虽年幼,胆大包天,小小秦庭,何足道哉。 ——欧阳予倩《荆轲》第四幕

31、胆颤心寒[dǎn chàn xīn hán]

【解释】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示例】她被吓得胆颤心寒。

32、胆裂魂飞[dǎn liè hún fēi]

【解释】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且说王观察见防营军作乱,吓得个胆裂魂飞。”

【示例】她被吓得胆裂魂飞了。

33、胆丧魂惊[dǎn sàng hún jīng]

【解释】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任你铜筋铁骨的好汉,到此也胆丧魂惊,不知断送了多少忠臣义士!”

34、胆壮气粗[dǎn zhuàng qì cū]

【解释】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出处】袁静《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师长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有他指挥我们打仗,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胆壮气粗。”

35、胆丧心惊[dǎn sàng xīn jīng]

【解释】形容内心盐分惊慌恐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

【示例】北兵因高平一败,胆丧心惊。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

36、胆大泼天[dǎn dà pō tiān]

【解释】形容胆子极大。

【出处】清·王士禛《居易续谈》:“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余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37、胆丧魂消[dǎn sàng hún xiāo]

【解释】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班师》:“雄威纠纠杀金酋,已教胆丧魂消,他弃甲潜逃,从此边疆不再无忧。”

【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及见侬王被围,营营胆丧魂消。”

“胆”结尾的成语

1、惊心吊胆[jīng xīn diào dǎn]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二回:“可不是,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示例】天亮的时候,他就惊心吊胆的走下楼来。 ——郁达夫《沉沦》

2、剖心析胆[pōu xīn xī dǎn]

【解释】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出处】宋·司马光《辞修起居第三状》:“且臣前后所陈,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而朝廷弃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实待臣也。”

3、铜心铁胆[tóng xīn tiě dǎn]

【解释】形容人的意志坚定。

【出处】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

4、惊心掉胆[jīng xīn diào dǎn]

【解释】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5、剜心裂胆[wān xīn liè dǎn]

【解释】剜:用刀挖;裂:撕开。挖掉心,撕破胆。形容无法忍受的痛苦。

6、披沥肝胆[pī lì gān dǎn]

【解释】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出处】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示例】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

7、满身是胆[mǎn shēn shì dǎn]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示例】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 ——《宋史·杨掞传》

8、吐心吐胆[tǔ xīn tǔ dǎn]

【解释】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同“吐肝露胆”。

【出处】宋·朱熹《答刘季章书》:“日用之间,应事接物,直是判断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胆,亦只如此,更无回互。”

9、披露肝胆[pī lù gān dǎn]

【解释】指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

【出处】唐·陈子昂《安宗子科》:“披露肝胆,不知忌讳,实战实惶。”

【示例】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

10、吐肝露胆[tǔ gān lù dǎn]

【解释】比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

【出处】明·李贽《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

11、忠肝义胆[zhōng gān yì dǎn]

【解释】忠心耿耿,仗义行事。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宋·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

【示例】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

12、披肝露胆[pī gān lù dǎn]

【解释】指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同“披露肝胆”。

【出处】《晋书·杜弢传》:“吾得披肝露胆,没身何恨!”

【示例】王粲的《登楼赋》,其情调远规灵均,近同平子,虽未尽宛曲之趣,实是披肝露胆之作。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20章

13、开口见胆[kāi kǒu jiàn dǎn]

【解释】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

【出处】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示例】吾于百众人前开口见胆。 ——《陆象山语录》卷上

14、析肝刿胆[xī gān guì dǎn]

【解释】剖示肝胆。比喻赤诚。亦作“析肝吐胆”。

【出处】明袁宗道《乞进<大学衍义>疏》:“其当上指与否,俱且和颜受之。有不析肝刿胆者,非夫也。”

【示例】受顾命,辅冲圣,秉国十年,乃举其生平,析肝刿胆献之天子。 ——明高以俭《太师张文公集跋》

15、琴心剑胆[qín xīn jiàn dǎn]

【解释】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示例】你如莫邪刚,并剪快,哀梨脆,琴心剑胆羞姿媚。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三出

16、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示例】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 ——邹韬奋《经历·初出茅庐》

17、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18、析肝吐胆[xī gān tǔ dǎn]

【解释】剖示肝胆。比喻赤诚。

【出处】明·高以俭《〈太师张文公集〉跋》:“受顾命,辅冲圣,秉国十年,乃举其生平,析肝吐胆献之天子。”

19、照人肝胆[zhào rén gān dǎn]

【解释】比喻以赤诚相见。

【出处】姜可生《送影禅北行》诗:“照人肝胆秦时月,百战风霜劫后旗。”

【示例】无数的血汗,凝成了照人肝胆的星辰。 ——郭小川《中国的秋天》诗

20、惊心破胆[jīng xīn pò dǎn]

【解释】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出处】汉·王符《潜力夫·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21、一身是胆[yī shēn shì dǎn]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示例】他作战勇敢,一身是胆,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50章

22、输肝写胆[shū gān xiě dǎn]

【解释】比喻对人极为忠诚。同“输肝剖胆”。

【出处】唐·白居易《杭州刺史谢上表》:“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

23、忠心赤胆[zhōng xīn chì dǎn]

【解释】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示例】我们的人哪,却有吓不破的忠心赤胆。 ——郭小川《秋歌》

24、抠心挖胆[kōu xīn wā dǎn]

【解释】把心胆都挖出来。形容待人真心实意。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照这样抠心挖胆的待你,不想出在堂中名人……便回回落第,也是情愿。”

25、碎心裂胆[suì xīn liè dǎn]

【解释】形容异常恐惧。

【出处】《四游记·萧后吕客谈兵》:“仗臣平生所学,排上南天七十二阵,宋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将碎心裂胆,无计所出矣。”

26、龙肝凤胆[lóng gān fèng dǎn]

【解释】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七十九回:“海错山珍锦盘中,捧着龙肝凤胆;金波玉液银壶内,泛出青黄碧绿。”

【示例】今日能够见到老兄,畅快谈心,比吃龙肝凤胆还要快意。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27、惊心裂胆[jīng xīn liè dǎn]

【解释】指内心十分震惊、恐惧。同“惊心破胆”。

【出处】茅盾《子夜》十四:“他来上海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忧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

28、明目张胆[míng mù zhāng dǎn]

【解释】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示例】近日京师奔竞之风,是明目张胆,冠冕堂皇做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百三回

29、隳肝尝胆[huī gān cháng dǎn]

【解释】犹言隳肝沥胆。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出处】唐·张九龄《与李让侍御书》:“忠信获戾,古人之言。惟教义之所矜,乃讥嫌之见及。恨不能隳肝尝胆,徇知己以求申。”

30、枕戈尝胆[zhěn gē cháng dǎn]

【解释】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出处】南朝·梁·沈初明《劝进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纬天,沉明内断,横剑泣血,枕戈尝胆。”

【示例】今日之事,正当枕戈尝胆,内修外攘,使刑政修而中国强,则二帝不俟迎请而自归。 ——元·脱脱《宋史·李纲传》

31、输肝沥胆[shū gān lì dǎn]

【解释】比喻诚心待人。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诗:“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32、隳肝沥胆[huī gān lì dǎn]

【解释】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出处】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33、剖肝沥胆[pōu gān lì dǎn]

【解释】比喻开诚相待。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材。”《隋书·李德林传》:“百辟庶尹,四方岳牧,稽图谶之文,顺亿兆之请,披肝沥胆,昼歌夜吟。”

【示例】公乃汉室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34、通身是胆[tōng shēn shì dǎn]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示例】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明·冯元仲《吊李卓吾先生墓诗》

35、惊心悼胆[jīng xīn dào dǎn]

【解释】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卷上:“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36、惊神破胆[jīng shén pò dǎn]

【解释】形容极其恐惧。

【出处】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凡所书判,或是卒然,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

37、枕戈饮胆[zhěn gē yǐn dǎn]

【解释】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同“枕戈尝胆”。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38、剖析肝胆[pōu xī gān dǎn]

【解释】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出处】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弟第三状》:“臣不胜愤懑,敢复剖析肝胆,陈布以闻,虽抵罪万死,亦无怨悔。”

39、群威群胆[qún wēi qún dǎn]

【解释】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示例】他们紧密配合,群威群胆,迅速完成这项工作。

40、坐薪悬胆[zuò xīn xuán dǎn]

【解释】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金史·术虎筠寿传》

41、凤毛鸡胆[fèng máo jī dǎn]

【解释】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42、倾心露胆[qīng xīn lù dǎn]

【解释】倾心:竭尽忠诚。形容待人竭尽诚心。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次日又排筵宴,各各倾心露胆,讲说平生之怀。”

43、披肝挂胆[pī gān guà dǎn]

【解释】形容对人对事极尽忠诚,毫无保留。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登拜》:“众将官,当职梦皇上之恩宠,领兵家之大权,在我者披肝挂胆,在尔者并力同心。”

44、瞋目张胆[chēn mù zhāng dǎn]

【解释】瞋目:发怒时瞪大眼睛。有胆识,无所畏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示例】昔大齐之雄,三晋之士,尝胆与瞋目张胆,分别此矣。 ——三国·魏·阮籍《达庄论》

45、一身都是胆[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解释】极言胆大勇敢。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示例】曾在当阳长坂,与曹操大战三日三夜,百万军中抱得后主回还。曹操称我子龙一身都是胆,信不虚也。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46、倾肝沥胆[qīng gān lì dǎn]

【解释】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出处】宋·梅尧臣《闻密赐》:“倾肝沥胆谢不敏,岂可便恃张良才。”

47、提心吊胆[tí xīn diào dǎn]

【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示例】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8、失魂丧胆[shī hún sàng dǎn]

【解释】形容极度恐慌。

【出处】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49、浑身是胆[hún shēn shì dǎn]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示例】武松浑身是胆,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50、呕心吐胆[ǒu xīn tǔ dǎn]

【解释】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51、闻风破胆[wén fēng pò dǎn]

【解释】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出处】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示例】秉心忠直,使谗臣战栗不容;同理朝纲,人尽道忠贞辅佐。真个国家得我重如山,边境闻我惊破胆。 ——明·徐元《八义记》卷六

52、望风破胆[wàng fēng pò dǎn]

【解释】望:向远看;风:风头;破胆:吓破了胆。远远地看见对方的威势,就把胆吓破了。形容军队毫无斗志,完全被敌方的气势所吓倒。

【出处】《三国志·魏志·刘晔传》:“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

【示例】兵法有言,围城必阙一角,宜使守兵出走,免得死斗,况有兵逃出,亦可使宛下伪主望风破胆,岂不更善?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五回

53、浑身皆胆[hún shēn jiē dǎn]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示例】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皆胆。 ——宋·陈著《宝鼎观·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

54、坐薪尝胆[zu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愿陛下思夷狄轻侮中原之耻,坐薪尝胆,不忘修政。 ——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55、放心托胆[fàng xīn tuō dǎn]

【解释】放得下心,无所顾忌而胆大。指因无牵挂不存戒备。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料必不敢来割稻,所以放心托胆。”

【示例】如今且把关前关后各路地面都收服了,使无后顾之忧,方可放心托胆杀向前去。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

56、倾心吐胆[qīng xīn tǔ dǎn]

【解释】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怕不待倾心吐胆商量嫁,都是些瞒神諕鬼求食话。”

【示例】这里别无外人,方可倾心吐胆,对哥哥说。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

57、同心合胆[tóng xīn hé dǎn]

【解释】心志一致。同“同心共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示例】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同心合胆,共做人家。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

58、刳肝沥胆[kū gān lì dǎn]

【解释】犹言披肝沥胆。比喻竭诚相见。

【出处】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59、悬心吊胆[xuán xīn diào dǎn]

【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示例】但他们往往遭农会严厉拒绝,所以他们总是悬心吊胆地过日子。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60、熊心豹胆[xióng xīn bào dǎn]

【解释】比喻非常胆大。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示例】都是些熊心豹胆能征将,怕甚么虎窟龙潭恶战场。 ——明·无名氏《五马破曹》第二折

61、亡魂丧胆[wáng hún sàng dǎn]

【解释】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出处】明·无名氏《破天阵》:“杀匈奴亡魂丧胆,保家邦万载咸宁。”

【示例】我亏了定阳王封我为先锋,日抢三关,夜劫八寨,杀得唐家亡魂丧胆。 ——《说唐》第47回

62、半生尝胆[bàn shēng cháng dǎn]

【解释】半生:半辈子;胆:苦胆。尝了半辈子苦胆。比喻受了半辈子的苦。

【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志气类·尝胆》:“自叹劳苦曰半生尝胆。”

63、事到万难须放胆[shì dào wàn nán xū fà dǎn]

【解释】事情遇到重重困难时,必须拿出全部胆识去干。

【示例】“事到万难须放胆”,我们决定利用今昨两天被消灭和被打垮的三个营敌人的番号伪装自己,欺骗敌人。 ——《回忆长征·飞夺泸定桥》

64、闻名丧胆[wén míng sàng dǎn]

【解释】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示例】郭澄清《大刀记》第六章:“这个吓得鬼子、汉奸闻名丧胆的梁永生,就是当初那个大闹黄家镇的梁永生。”

65、侠肝义胆[xiá gān yì dǎn]

【解释】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出处】《蒲柳人家·后记》:“一家听着,先是生气,担惊,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

66、摅肝沥胆[shū gān lì dǎn]

【解释】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同“披肝沥胆”。

【出处】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窃为公计,莫若摅肝沥胆,激昂慷慨,极论天下之贤士,求当今政令之得失。”

67、挂肠悬胆[guà cháng xuán dǎn]

【解释】形容担忧,放不下心来。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合卺》:“送荆钗只愁富室褒谈,良媒竟没一句回俺,反教娘挂肠悬胆。”

68、丢魂丧胆[diū hún sàng dǎn]

【解释】形容非常惊慌。

【出处】张希平《雁翎队》:“伪军见我们登上船,吓得丢魂丧胆。一个大个子首先举着手钻出船舱说:‘我们交枪,我们交枪!’”

69、同心共胆[tóng xīn gòng dǎn]

【解释】心志一致。亦作“同心合胆”。

【出处】《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示例】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

70、闻风丧胆[wén fēng sàng dǎn]

【解释】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出处】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示例】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弃尸累累。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

71、输肝剖胆[shū gān pōu dǎn]

【解释】比喻诚心待人。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诗:“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示例】宋·秦观《代蕲守谢上表》:“复路迴车,顾迷途其未远;输肝剖胆,庶报效之可图。”

72、开心见胆[kāi xīn jiàn dǎn]

【解释】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出处】沙汀《困兽记》九:“由于眼前田畴对于孟瑜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她就不能不联想到公爷的负义,委琐,俗气,因而很难过了。”

“胆”在中间的成语

1、心殒胆破[xīn yǔn dǎn pò]

【解释】形容十分惊恐。同“心殒胆落”。

【出处】清·薛福成《书昆明何帅失陷苏常事》:“乃无事则筹略纷纭,临变已张皇失措,一闻贼至,心殒胆破。”

2、气高胆壮[qì gāo dǎn zhuàng]

【解释】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九:“我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示例】何世清这老头子为什么这样气高胆壮呢? ——刘流《烈火金刚》第十一回

3、气壮胆粗[qì zhuàng dǎn cū]

【解释】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

4、赤胆忠心[chì dǎn zhōng xīn]

【解释】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示例】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5、丧胆游魂[sàng dǎn yóu hún]

【解释】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二三:“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又《月牙儿》:“在街上丧胆游魂地走了几天,没有一点用。”

【示例】他丧胆游魂地走了几天,没有一点用

6、色胆如天[sè dǎn rú tiān]

【解释】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

【示例】看那瑞仙郡主,犹如酒醉杨妃,露出一身白肉,按不住心头欲火,一时色胆如天。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

7、心胆俱裂[xīn dǎn jù liè]

【解释】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示例】此时蒙古攻城甚急,鄂州将破,似道心胆俱裂,那敢上前?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二十二

8、心粗胆壮[xīn cū dǎn zhuàng]

【解释】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同“心粗胆大”。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这会有银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胆壮。”

9、麻雀虽小,肝胆俱全[má què suī xiǎo,gān dǎn jù quán]

【解释】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出处】郭沫若《革命春秋·鸡之归去来》:“有儿女的用功室,是所谓‘麻雀虽小而肝胆俱全’的。”

【示例】我们这个单位真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配置很齐全。

10、沥胆濯肝[lì dǎn zhuó gān]

【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明·唐寅《与文徵明书》:“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

11、赤胆忠肝[chì dǎn zhōng gān]

【解释】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我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示例】你坏得了我的清名,坏不了我的赤胆忠肝。

12、魂飞胆丧[hún fēi dǎn sàng]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段恺]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示例】几个敌人吓的魂飞胆丧,抱头逃跑。 ——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一幕

13、心惊胆慑[xīn jīng dǎn shè]

【解释】内心惊吓害怕。

【出处】《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怀中履孝,道广德新,合力义亏,仁者心惊胆慑。”

【示例】扳著花枝将身拽,呀,一声树拉,一声树拉,不觉心惊胆慑。 ——明·孙柚《琴心记·夜亡成都》

14、心碎胆裂[xīn suì dǎn liè]

【解释】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唐·张文成《游仙窟》:“下官当见此诗,心胆俱碎。”

【示例】贼兵见是云天彪,心碎胆裂,纷纷的跌下马来。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九十一回

15、有酒胆,无饭力[yǒu jiǔ dǎn,wú fàn lì]

【解释】形容表面上显得强大,实际上却很虚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如今得了这样一个妻子,正在新鲜兴头上,凡事未免尽让他些。”

16、心寒胆战[xīn hán dǎn zhàn]

【解释】形容十分惊恐。

【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

【示例】今掌兵权居边镇者,皆膏粱子弟,闻吾兵骤进攻打,心寒胆战,望风逃窜不暇,尚敢来争斗耶! ——《杨家将》第五十回

17、魂亡胆落[hún wáng dǎn luò]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

18、魂惊胆颤[hún jīng dǎn chàn]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三回:“薛举一枝画戟,神出鬼没,若舞梨花,遍身解数。官军看了,个个魂惊胆颤。”

19、肝胆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解释】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示例】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20、衔胆栖冰[xián dǎn qī bīng]

【解释】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晋书·刘元海载记》:“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21、魂飞胆战[hún fēi dǎn zhàn]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敦煌变言集·难陀出家缘起》:“怕怖莫知为计,魂飞胆战心惟。”

【示例】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8回:“把那管虎的海户兵丁,吓得魂飞胆战。”

22、丧胆消魂[sàng hún xiāo hún]

【解释】丧:丧失;消: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1回:“今日路当险处,遇此劲敌,那残兵又都是个伤弓之鸟,谁人不丧胆消魂!”

23、神丧胆落[shén sàng dǎn luò]

【解释】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出处】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无徵》:“卷天下所有,曾不能供前敌之一败,而添购军械之款尚无所从出。于是赤手空拳,坐以待毙。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24、魂飞胆裂[hún fēi dǎn liè]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章:“小岛左堵右挡支持不住,看到刘铁冲在前边直取他来,吓的他魂飞胆裂,关山一群保护着小岛狂跑猛窜!”

【示例】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魂飞胆裂,伤亡惨重。 ——《人民日报》1968.2.2

25、心惊胆碎[xīn jīng dǎn suì]

【解释】碎:破裂。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26、色胆包天[sè dǎn bāo tiān]

【解释】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示例】你真是色胆包天,敢吃老娘豆腐?

27、剑胆琴心[jiàn dǎn qín xīn]

【解释】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示例】说实在话,简直是出类拔萃,剑胆琴心。 ——欧阳山《三家巷》二十

28、合胆同心[hé dǎn tóng xīn]

【解释】犹言同心同德。

【出处】《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示例】兄弟们合胆同心,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29、心惊胆落[xīn jīng dǎn luò]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出处】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30、贼人胆虚[zéi rén dǎn xū]

【解释】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得魂魄俱无。”

【示例】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

31、肝胆照人[gān dǎn zhào rén]

【解释】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示例】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象你这等肝胆相照人,一心向热地。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32、饮胆尝血[yǐn dǎn cháng xuè]

【解释】指刻苦自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苦心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也尝胆也。”

【示例】《隋书·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

33、心惊胆怕[xīn jīng dǎn pà]

【解释】内心惊吓害怕。同“心惊胆慑”。

【出处】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

【示例】吴强《红日》:“胜利的冲锋号,抖荡着使敌人心惊胆怕的嘹亮声音。”

34、心惊胆战[xīn jīng dǎn zhàn]

【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示例】霎时间,森林里传来让人心惊胆战的吼声。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

35、肝胆胡越[gān dǎn hú yuè]

【解释】犹言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远隔。肝胆,比喻近。

【出处】《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36、魂消胆丧[hún xiāo dǎn sàng]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段恺]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示例】夫人听说,吓得目瞪口呆,魂消胆丧。 ——清·佚名《说呼全传》第五回

37、魂飞胆颤[hún fēi dǎn chàn]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二回:“正有些心虚,忽然见床下钻出一个披头黑鬼来。二人惊得毛骨悚然,魂飞胆颤,大叫有鬼,戒尺乱打。”

38、剖胆倾心[pōu dǎn qīng xīn]

【解释】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材。”

【示例】说着民风土俗、钱粮政务,无一不剖胆倾心,津津不已。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39、心惊胆裂[xīn jīng dǎn liè]

【解释】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示例】清·陈瑞生《再生缘》第九回:“已晓得皇甫敬投降外国,到江陵县拿解合家等事,只吓得魂飞魄散,心惊胆裂。”

40、丧胆销魂[sàng hún xiāo hún]

【解释】丧、销:失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丧胆销魂忽地惊。”

41、肝胆过人[gān dǎn guò rén]

【解释】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示例】他小小年纪就肝胆过人,让人佩服。

42、吊胆提心[diào dǎn tí xīn]

【解释】提心吊胆。 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示例】你真让我吊胆提心。

43、心寒胆落[xīn hán dǎn luò]

【解释】形容十分惊恐。同“心寒胆战”。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皇兄赐俺金链一条,专打不忠之辈。每每怀藏袖中,携之出入,以此在朝官员,见俺无不心寒胆落。”

【示例】我意当趁此大胜之势,盛兵而前,使敌人心寒胆落。 ——《英烈传》第六十七回

44、摘胆剜心[zhāi dǎn wān xīn]

【解释】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马武云)贤士,你怕甚么?(正末唱)想着你那摘胆剜心处。”

45、心战胆栗[xīn zhàn dǎn lì]

【解释】形容内心十分惊慌恐惧。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一·孙权》:“诸侯观之,心战胆栗,始知将军为真英雄,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46、心粗胆大[xīn cū dǎn dà]

【解释】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出处】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这厮便倚强凌弱,心粗胆大,怎敢来俺庄上。不由的忿气夯胸膛。”

【示例】这里则是五亩来,多大一埚。你常好是心粗胆大,你把俺这坟前地倚强耕过。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47、心摇胆战[xīn yáo dǎn zhàn]

【解释】战:发抖。形容内心十分恐惧、害怕。

【出处】宋·袁燮《絜斋集·书赠吴定夫》:“一旦闻金革之事,则心摇胆战。”

【示例】元礼见众人被杀,惊得心摇胆战,也不知墙外是水是泥,奋身一跳,却是乱棘丛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一

48、心寒胆碎[xīn hán dǎn suì]

【解释】形容十分惊恐。同“心寒胆战”。

【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二十一出:“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不合共它设计,都是一时情意。”

49、沥胆隳肝[lì dǎn huī gān]

【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李颀《杂曲歌辞·行路难》:“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示例】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唐·罗隐《冬暮寄裴郎中》诗

50、吊胆惊心[diào dǎn jīng xīn]

【解释】犹言吊胆提心。

【出处】《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示例】你不必这样吊胆惊心地过日子。

51、肝胆楚越[gān dǎn chǔ yuè]

【解释】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出处】《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示例】爰造异论,肝胆楚越;惟同大观,万殊一辙。 ——晋·卢谌《赠刘琨》

52、心惊胆寒[xīn jīng dǎn hán]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飞虎授首》:“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

53、魂飞胆落[hún fēi dǎn luò]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54、心惊胆丧[xīn jīng dǎn sàng]

【解释】内心惊吓害怕。同“心惊胆慑”。

【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寇逸》:“忽听喊声来,心惊胆丧,急急奔离天罗地网。”

55、沥胆抽肠[lì dǎn chōu cháng]

【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梁书·王僧辩传》:“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则不可以禀灵含识,戴天覆地。”

56、隳胆抽肠[huī dǎn chōu cháng]

【解释】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出处】《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吕延济注:“隳,毁。抽,拔也。言尽心也。”

57、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解释】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58、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

【解释】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行为则须端方不苟;胆量要大,心思要缜密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59、心胆皆碎[xīn dǎn jiē suì]

【解释】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虑至后宫,伏后方起。”

【示例】朕闻兵戈之声,心胆皆碎,方寸乱矣,不能主持。 ——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十八回

60、心殒胆落[xīn yǔn dǎn luò]

【解释】形容十分惊恐。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四:“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61、色胆迷天[sè dǎn mí tiān]

【解释】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吴氏经过儿子几番道儿,也该晓得谨慎些,只是色胆迷天,又欺他年小,全不照顾。”

62、肝胆相向[gān dǎn xiāng xiàng]

【解释】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豪杰遇豪杰,自然话得投机,顷刻间肝胆相向。”

【示例】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1回:“今日尔我既成至交,肝胆相向,若再如前隐晦,便不是相知了。”

63、狗胆包天[gǒu dǎn bāo tiān]

【解释】狗胆:指坏人的胆子;包天:包住天,形容特大。形容坏人的行为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出处】郭戈《金瓶梅传奇》第九回:“荔枝儿冷冷一笑,咯咯咬得银牙响,着恼说道:‘哪个充你小姐?青天白日,你们狗胆包天,胆敢抢夺民女,不怕朝廷三尺王法?’”

【示例】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解放日报》1981.5.12

64、魂惊胆落[hún jīng dǎn luò]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虽是圣人,亦得魂惊胆落。”

【示例】番子正在魂惊胆落,又见山后那二百人,摇旗呐喊飞杀上来。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

65、心虚胆怯[xīn xū dǎn qiè]

【解释】形容理亏气馁,胆小害怕。

【出处】清·陈森《品花宝鉴》第二十八回:“而且聘才在车上,一路上说了些利害话,心虚胆怯,只得战战兢兢上前,见夫人磕了一个头起来,低头傍立。”

【示例】本来就心虚胆怯,听独眼龙这样一喊,又见他这样慌张地往外跑,有的也跟着喊起来。 ——刘流《烈火金刚》第三回

66、尝胆卧薪[cháng dǎn wò xīn]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六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 ——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书》

67、肝胆轮囷[gān dǎn lún qūn]

【解释】轮囷:高大的样子。形容勇气过人,气魄雄大。

【出处】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四:“穷途致感谢,肝胆还轮囷。”

【示例】肝胆轮囷,忠义奋发,挺孤身于百万虎狼之中,意定神闲,夷然无惧。 ——宋·刘克庄《祭社于畊尚书文》

68、怒从心起,恶向胆生[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解释】恶:凶暴。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不觉怒从心起,恶向胆生,顾不得什么,一口气赶到客厅。”

69、心胆俱碎[xīn dǎn jù suì]

【解释】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同“心胆俱裂”。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夫差]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炀帝见了,心胆俱碎。”

70、魂飞胆破[hún fēi dǎn pò]

【解释】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四回:“田龙秋听说,惊得魂飞胆破,放马逃生。”

71、艺高胆大[yì gāo dǎn dà]

【解释】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示例】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72、沥胆披肝[lì dǎn pī gān]

【解释】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

【示例】入会之人,无宜情意真挚,沥胆披肝,以维时局。 ——张篁溪《记自立会》

73、露胆披肝[lù dǎn pī gān]

【解释】披露肝胆。比喻待人坦诚之至。

【出处】唐·李远《蝉蜕赋》:“擘肌分理,有谢于昔时;露胆披肝,请从于今日。”

【示例】此言一一咸依实,露胆披肝愿照知。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74、肝胆涂地[gān dǎn tú dì]

【解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同“肝脑涂地”。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

【示例】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 ——《韩诗外传》卷七

75、肝胆披沥[gān dǎn pī lì]

【解释】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出处】汤增璧《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一诺。”

76、肝胆秦越[gān dǎn qín yuè]

【解释】肝胆:比喻亲近;秦越:秦国与越国,比喻对立或疏远。比喻虽近犹远,虽亲犹疏。

【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26节:“我数百年来荡析离居、肝胆秦越之父子兄弟,今乃得以代议士之名誉,集兹一堂。”

77、破胆寒心[pò dǎn hán xīn]

【解释】吓破了胆,心为之寒。形容非常担心害怕。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之累年。”

【示例】危言抵禁,破胆寒心。 ——唐·张说《词标文苑科策》

78、肝胆欲碎[gān dǎn yù suì]

【解释】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示例】这事来得太突然,简直让她痛苦得肝胆欲碎。

79、气粗胆壮[qì cū dǎn zhuàng]

【解释】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九:“我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示例】不完全是害怕,又不完全气粗胆壮,就那么怪不得劲的,手心上出了点凉汗。 ——老舍《我这一辈子》七

80、肝胆相见[gān dǎn xiāng jiàn]

【解释】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4回:“大丈夫肝胆相见,脑袋也可以奉送。”

81、嗜胆嗜枣[shì dǎn shì zǎo]

【解释】嗜:爱好。喜欢吃苦胆,喜欢吃酸枣。比喻人有某种特殊的爱好。

【出处】北齐·刘书《刘子·言苑》:“文王嗜胆,曾晳嗜枣,胆苦枣酸,圣贤甘之,与众异也。”

82、色厉胆薄[sè lì dǎn bó]

【解释】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83、吐胆倾心[tǔ dǎn qīng xīn]

【解释】倾:倒出。将埋藏在心底里的话全部讲出来。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宋·刘斧《青琐高议·别集·越娘记》:“幽幽千端郎不听,倾心吐胆犹不止。”

【示例】街坊也却不道您吐胆倾心说真实。(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

84、独胆英雄[dú dǎn yīng xióng]

【解释】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示例】他是我们国家有名的独胆英雄。

85、气消胆夺[qì xiāo dǎn duó]

【解释】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南史·侯景传》:“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86、丧胆亡魂[sàng dǎn wáng hún]

【解释】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斯,面不改色。”

【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6回:“当年跟你老子横冲直撞,杀得那些金兵、湖寇,丧胆亡魂。”

87、艺高胆壮[yì gāo dǎn zhuàng]

【解释】本领高超的人,做事胆量就大。

【出处】明·张岱《石匮书后集·蒋德璟传》:“练胆是第一义,兵若无胆,如何站住?然必技艺精熟,继光云,艺高则胆壮也。”

88、义胆忠肝[yì dǎn zhōng gān]

【解释】指为人正直忠贞。

【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示例】安得义胆忠肝兮,同享宇宙太平! ——太平天国·洪秀全《因冯云山有难感慨作歌》

89、心惊胆颤[xīn jīng dǎn chàn]

【解释】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翦见李牧归城不出,持兵克日攻城。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示例】霎时间,森林里传来让人心惊胆颤的吼声。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

90、沥胆堕肝[lì dǎn duò gān]

【解释】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唐·李颀《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

【示例】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堕肝更祷祈。 ——唐·罗隐《暮云寄裴郎中》

91、露胆披诚[lù dǎn pī chéng]

【解释】比喻待人坦诚之至。同“露胆披肝”。

【出处】《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92、大胆包身[dà dǎn bāo shēn]

【解释】指胆量极大。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93、尝胆眠薪[cháng dǎn mián xīn]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见“尝胆卧薪”。

【示例】不共天仇,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 ——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

94、有胆有识[yǒu dǎn yǒu shí]

【解释】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95、艺高人胆大[yì gāo rén dǎn dà]

【解释】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96、破胆丧魂[pò dǎn sàng hún]

【解释】形容极其害怕。

【出处】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一百十二六《张和思》:“北齐张和思,断狱囚,无问善恶贵贱,必被枷锁杻械,困苦备极。囚徒见者,破胆丧魂,号生罗刹。”

97、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解释】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出处】《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示例】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登时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

98、大胆海口[dà dǎn hǎi kǒu]

【解释】海口:夸口,说大话。提大着胆子说大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