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uanguyu lei(huashi)
[外文]:Holostei (fossil)
在进化阶段上介于软骨硬鳞类和真骨鱼类之间的辐鳍鱼类,在分类学上作为辐鳍鱼亚纲的一个次纲,从晚二叠世开始出现,侏罗纪最繁盛,从白垩纪开始大为衰退,生存至今的仅有雀鳝(Lepisosteus)和弓鳍鱼(Amia)。前者生活在北美、中美及古巴淡水中;后者生活在北美各大湖及河流中。全骨鱼类的主要特征是:无后吻骨,有前眶骨,鼻骨不组成眼眶;上颌骨后部游离,既不与外翼骨连结,也不与前鳃盖骨连结;下颌骨有冠状突;有间鳃盖骨;所有鳍的鳍条仅在远端部分分节;尾鳍为半歪型或正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
半椎鱼目体纺锤形或高纺锤形;口裂短小;眶下骨数目多;牙齿通常为磨状齿,有时为锥形齿;头部骨片和鳞片颇厚;躯干背缘在背鳍后急剧减低;所有鳍均具有很发达的棘鳞;鳞片通常为菱形。常见于三叠纪的有半椎鱼(Semionotus),主要产于北美、南非及澳大利亚晚三叠世,南美早三叠世有可疑的纪录。中国新疆乌鲁木齐附近中三叠世产有中华半椎鱼(Sinosemionotus)。繁盛于侏罗纪的鳞齿鱼 (Lepidotes)是半椎鱼类的另一典型代表,有很多种,从晚三叠世开始出现,以侏罗纪最繁盛,到白垩纪晚期绝灭,其地理分布很广,几乎遍布全球。在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盆地的侏罗纪地层中所产鳞齿鱼尤多。贵州兴义中三叠世海相地层中产有与鳞齿鱼相近的亚洲鳞齿鱼(Asiatolepidotus)。
硬齿鱼目体形很高而扁,侧视几成圆形;背、臀鳍的基线很长,尾鳍外形对称;无棘鳞;口小;吻短;无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齿骨和锄骨生有磨状齿。典型代表硬齿鱼(Pycnodus)分布于欧洲早白垩世至始新世、西印度晚侏罗世、澳洲早白垩世、北美白垩纪、非洲和亚洲始新世。在我国西藏昌都地区侏罗纪地层中产有西藏硬齿鱼(Tibetodus)。
弓鳍鱼目体纺锤形;颊部通常宽大;前鳃盖骨近乎垂直,但一般下部向前延伸;通常有一块辅上颌骨;下颌骨具有高的冠状突;口缘齿通常为圆锥形;尾鳍为半歪型或正型;鳞片为方鳞或圆鳞。
副半椎鱼亚目此类鱼在某些方面还残存软骨硬鳞类的性质,但在许多方面具有全骨鱼类的结构。有些作者把它作为一独立的目,有些作者认为它与弓鳍鱼类有亲缘关系,列入弓鳍鱼目中作为一个亚目。此类鱼在三叠纪进化很快,颊部变异大。前鳃盖骨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的属中变化很大。典型代表副半椎鱼(Parasemionotus)产于马达加斯加和格陵兰早三叠世海相地层。
弓鳍鱼亚目主要包括以下的两个科:
(1)金尾鱼科(Caturidae),通常被认为是弓鳍鱼类的主干和弓鳍鱼科的祖先。体纺锤形或延长;顶骨小;前鳃盖近乎垂直;颊部具有几块很发达的次眶骨;上颌骨略隆起;下颌骨很长;背鳍基短;胸鳍比腹鳍发达得多;所有鳍均具有棘鳞;鳞片菱形。主要代表为金尾鱼(Caturus),分布在欧洲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西非晚侏罗世地层。中国贵州兴义中三叠世海相地层中产有与此类鱼相近的中华真颚鱼(Sinoeug-nathus)。
(2)弓鳍鱼科,眼通常小;颊部很宽大,具有很发达的后眶骨;顶骨大;上颌骨较高;口裂大,上颌骨和下颌骨具有强大的锥形齿;咽板骨大;鳍条粗壮,间距大;无棘鳞;背鳍基通常很长;尾鳍后缘凸圆形;鳞片菱形或圆鳞。现生代表为弓鳍鱼(Amia),生活在北美湖河中。此属化石见于北美晚白垩世、始新世,欧洲古新世、中新世;也见于中国内蒙古、新疆及吉林等地的始新世地层。在中国中生代后期常见的有中华弓鳍鱼(Sinamia)(图1),
有些作者认为它代表一独立科──中华弓鳍鱼科(Sina-miidae),另一些作者将其列入弓鳍鱼科。其形态特征与弓鳍鱼属相似,但尾鳍为半歪型,背鳍基较短些,顶骨愈合为一块,眼眶后的两块眶后骨较小,鳞片为菱形。与中华弓鳍鱼相近的另一个属是伊克昭弓鳍鱼(Ikecha-oamia),分布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早白垩世地层,也见于浙江缙云晚侏罗世地层。
针吻鱼目身体长,吻部延长而尖;顶骨互相愈合;鳃条骨数目多;副蝶骨具有牙齿,偶鳍无棘鳞;尾鳍为正型;体背部鳞片菱形,体侧鳞片相当高。其生存历史从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典型的代表为针吻鱼(Aspidor-hynchus)分布于欧洲中、晚侏罗世,南非和澳洲白垩纪地层。
叉鳞鱼目此类鱼是全骨鱼类中最进步的类群,在结构特征上很接近真骨鱼类(Teleostei),有些作者甚至把它列入真骨鱼次纲。其生存历史从中三叠世到白垩纪。主要特征是:身体较小,纺锤形;鳞片为圆鳞或菱形,被有很薄的硬鳞质层;尾鳍为半歪型;椎体无或为环状、双凹型;无扩大尾下骨;肋骨已骨化;前颌骨小而游离;具有两块或一块辅上颌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科:
叉鳞鱼科身体从小到中等大小,呈纺锤形;吻骨无牙齿,不分开前上颌骨;一对鼻骨不在中线相接;膜质蝶耳骨不向上、下延长;通常有两块辅上颌骨;下颌骨向后逐渐加高,鳃盖骨与下鳃盖骨之间相接的缝线倾斜;在眼眶后有一块很扩大的下眶骨扩张到前鳃盖骨,所有鳍通常都具有棘鳞;鳞片菱形或圆鳞;体侧有几列加高的鳞片。 典型的代表为叉鳞鱼(Pholidophorus)分布于欧洲中三叠世到晚侏罗世,西非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北美早侏罗世,苏联晚侏罗世。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有与叉鳞鱼相近的红旗鱼(Hungki-ichthys),四川和湖南晚三叠世分别产嘉陵鱼(Jialin-gichthys)和衡南鱼(Hengnania)。
棒刺鱼科体小,纺锤形;吻骨具有牙齿,分开前上颌骨;一对鼻骨在中线相接;膜质蝶耳骨向上、下延长;眼眶后有一块很扩大的下眶骨扩张到前鳃盖骨;辅上颌骨仅有一块;鳃盖骨和下鳃盖骨相接的缝线几成水平;所有鳍均具发达的棘鳞;鳞片菱形,体侧有几列高的鳞片。棒刺鱼(Ichthyokentema)是本科唯一的已知代表,发现于英国晚侏罗世地层。
古腊鱼科身体小到中等大小,纺锤形;吻部和颊部的结构、鳃盖系统骨片的形状和排列式样的似棒刺鱼科,但吻骨无牙齿,膜质蝶耳骨不向上、下延长;辅上颌骨通常只有一块;所有鳍均具有棘鳞;鳞片菱形或方鳞和圆鳞同时存在。典型的代表为古腊鱼(Archaeomaene)分布于澳大利亚中三叠世到侏罗纪地层。
少鳃鱼科口裂大,悬挂骨向前倾斜;背鳍和臀鳍的前部尖锐;鳞片薄,圆鳞;尾鳍半歪型。典型的代表为少鳞鱼(Oligopleurus)产于欧洲晚侏罗至早白垩地层。
西域鱼科身体小到中等大小,体纺锤形或长纺锤形,胸鳍通常大;腹鳍小(见图);背鳍对着腹鳍或略靠后;尾鳍为半歪型;鳍通常具棘鳞;一对前颌骨在吻骨下面相接;鼻骨在中线相接或彼此分开;头部顶骨片的排列似棒刺鱼科和古腊鱼科;围眶骨环完全,位于眼眶后缘的下眶骨不扩张到前鳃盖骨;膜质蝶耳骨不向上、下延长;次眶骨有数块;鳃盖骨与下鳃盖骨相接的缝线近于水平;前鳃盖骨镰刀形;中咽板骨一块,椭圆形;鳞片菱形,体侧有4~5列加高的鳞片;侧线通常一条。西域鱼(Siyuichth-ys)和准噶尔鱼(Dsungarichthys)是代表属,分别发现于中国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早白垩世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