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enguyu lei (huashi)
[外文]:Teleostei (fossil)
真骨鱼类是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中最进步的一个次纲。 共有40余目,归入9个超目,现生种类极多。但保存为化石的仅有相对不多的种类,有一部分是早已绝灭的。
薄鳞鱼超目原始的已绝灭的化石鱼类。三叠纪仅发现过类似薄鳞鱼类的鳞片和碎片,化石主要出现于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Leptolepis鱼体中等大小,体侧扁,上颌骨弯曲,2块辅上颌骨、下颌突伸,齿骨冠状突高,口缘有细齿,背鳍与腹鳍位置相对,臀鳍基短。产自欧洲、北美、非洲等地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Anaethalion产自欧洲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以及中国内蒙古的晚侏罗世,中国浙江晚侏罗世的富春江鱼,早白垩世的秉氏鱼也都属于薄鳞鱼科。
海鲢超目较原始的,结构上接近全骨鱼类的海水鱼类。体纺锤形,圆或侧扁、没有过分高或长的体形。上颌骨短宽、具辅上颌骨,上颌骨很少被口裂排除、齿骨具冠状突,副蝶骨延伸至接近脑颅后面,无基翼突,上、下颌骨、副蝶骨、内翼骨均有牙齿,大部分鱼的喉板退化,体形侧扁的鱼有喉板,鳃条骨很多,上神经棘完全、尾骨骼有2~3个末端尾椎。第一末端尾椎接 2个尾下骨,第二末端尾椎接2~5个尾下骨,尾神经骨游离,17个分叉尾鳍条,圆鳞。海鲢超目的化石最早发现于晚侏罗世,但未被描述,它的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晚白垩世。海鲢目有两个很不相同的亚目:海鲢亚目(Elopoidei)和帯亚目(Albuloidei)。前者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特征,如产自摩洛哥晚白垩世的槽鳞鱼Holcalepis。Albula属帯亚目。它的方骨与下颌骨关节的位置在侧筛骨之前,副蝶骨腹面有齿。英国、法国、比利时和北非的晚始新世地层中都发现过这类化石。
鲱超目鱼体中等大小,习性不同的海生鱼类。体侧扁、通常口端位,大部分鱼的上颌有两块辅上颌骨,齿骨冠状突高,口缘有牙,腹部突起,具腹棱鳞和背棱鳞,或仅有腹棱鳞,尾鳍分叉。副鲚鱼科最早发现于晚侏罗世。副鲚鱼Paraclupea,体短纺锤形,最大体高在背鳍起点。眶上感觉沟终止于顶骨前,副蝶骨有基翼突,口裂大,倾斜,3块辅上颌骨,前上颌骨与上颌骨组成口缘、齿骨冠状突高,口缘有细牙,背鳍位置与腹鳍相对,胸鳍位高,腹鳍小,臀鳍基短,尾鳍深分叉,具背棱鳞、腹棱鳞和尾棱鳞。产自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的晚侏罗世地层,双棱鲱(Diplomystus)体形高,背棱鳞宽大于长,其后缘呈梳状。产自北美绿河页岩、中国渤海沿岸始新世地层,英国、苏联北高加索也有分布。
鲱科出现于早白垩世,至第三纪最盛,艾氏鱼,体呈纺锤形,下颌不大突出,口裂不大倾斜,背棱鳞长大于宽,其后缘只有一中央脊齿,产于北美绿河页岩,中国渤海沿岸、湖北等早第三纪地层。
骨舌鱼超目结构上接近全骨类。它们保留了颌悬器和肩带上的原始特征,是真骨鱼类的早期分支。包括一些体形大小不同的淡水鱼类,这个超目只有少数残存现生种类生活在南半球的几个大陆上。骨舌鱼类口的咀嚼器主要在副蝶骨,舌内骨和基舌骨之间。副蝶骨、舌内骨和翼骨上牙齿发育,上颌骨与前上颌骨固定一起,限制了上颌的活动。尾下骨由于愈合使数目减少,骨舌鱼超目化石发现不多,最早发现于晚侏罗世淡水沉积中。主要化石有产自亚洲东北部晚侏罗世的狼鳍鱼 (Lycoptera)、中国东北部白垩纪的似狼鳍鱼 (Plesiolycoptera)、四川早第三纪的中华骨舌鱼(Sinoglossus),湖北、江苏等地也有发现,加拿大中始新世的舌齿鱼(Eohiodon),印度、北美、澳大利亚等地的淡水沉积中也有此类化石,英国和刚果第三纪的(Brychaetus)是已知的唯一海相化石。
原棘鳍超目身体细长,食肉为主的海水和淡水鱼类。上颌骨部分地或完全被口裂排除,无辅上颌骨,上眶骨消失,下眶骨变小。
Enchodontoidei亚目最早发现于晚白垩世,如鱼体趋于短高的Enchodus和Eurypholis。中国东北晚白垩世吉林鱼(Jilingichthys)和松花鱼(Sungarichthys)以及延边地区早白垩世的满洲鱼(Manchurichthys)。Argentina为深海鱼类,西欧渐新世和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其耳石化石,与其相似的化石属Proargentina产自苏联早第三纪地层。
骨鳔超目包括一些结构上进步,习性不同,世界性与分布的淡水鱼类。这类鱼口缘有牙或无牙,口缘无齿的则有咽喉齿,具韦氏器。如鲤科口缘无齿具咽喉齿,最早出现于始新世,中国第三系地层中有极丰富的鲤科化石,咽齿化石更为常见,且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著名产地有山东山旺中新世地层和山西榆社上新世地层,科的特征与鲤科显著不同,口缘有牙无咽喉齿,最早出现于始新世,通常容易保存为化石的是其胸鳍的棘或背鳍棘,鳍棘边缘具锯齿。中国山东始新世、湖南始新-渐新世,山西、四川、黑龙江更新世地层内均有分布。
副棘鳍超目生活于淡水或海水中的食肉鱼类,鳃条骨不超过6个、上、下咽鳃骨上有齿,胸鳍胸位、喉位或颊位,有的有栉鳞,此类化石主要在第三纪。
鲑鲈目(Percopsiforms)分布在北美中始新世的淡水沉积中,如Trichophanes,它的下眶骨、泪骨、前鳃盖骨的上下支外缘及鳃盖骨后缘均有棘刺,与鲑鲈目有关的唯一的白垩纪深海代表Sphenocephalus有5个背棘,5个臀鳍棘。
鳕形目(Gadiformes)在第三纪地层中很丰富,但多为鳞片和耳石,最早化石发现在古新世。产自英国早始新世的Rhinocephalus下颌超过上颌、口缘牙齿长,前上颌骨有小的上升突,上颌骨扩大,无辅上颌骨,角舌骨长、细、无孔,匙骨后端有一棘突。躯干和鳍没有保存。
棘鳍超目包括一些形状、习性非常不同的鱼类。生活于咸水或海岸。此类鱼的上颌突伸,前上颌骨有上升突,关节突和侧突及上、下咽鳃骨有牙、大部分鱼的远端角舌骨有一个大孔,头骨上鳃盖上经常有棘刺,胸鳍位置高,大部分鱼的腹鳍都有一个棘和5个分节鳍条。除长体形和生活于淡水的鱼类外,脊椎通常有24个,尾鳍条15个,较原始成员有17个。栉鳞。
棘鳍类最早发现在白垩纪,如欧洲晚白垩世的古金眼鲷(Berycopsis),背鳍臀鳍长,背鳍有4~11个鳍棘,臀鳍有3~4个鳍棘,腹鳍胸位或亚胸位,头长、上枕骨高、鳃盖部分完全被鳞片覆盖,栉鳞。Hoplopterys晚白垩世,头骨表面有装饰、前鳃盖骨无棘,外翼骨有牙。
棘鳍类中大部分鱼类都归入鲈形。此目原始特征已不再保留,眶蝶骨消失,腹鳍数目减少。最早知道的鲈形目化石产自瑞典晚古新世,但保存很差且不完整,鲈形目化石广泛分布在第三纪,例如洞庭鳜(Tungtingichthys),鱼体小,梭形、口缘由前上颌骨组成,齿骨长,无冠状突,口缘有牙齿,前鳃骨后缘有锯齿,背鳍位置与腹鳍相对,背鳍常分为棘鳍和软鳍两部分,尾鳍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