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黄花母
名称出处:《文山中草药》
概况异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物药调查》),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枝叶草、山鸡绸(《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地桃花(贵州、云南),土黄芪(福建),赐米草、鬼柳根(台湾),山木槿(四川)。
基源: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稔的全草。
原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 rhombifolia L.,又名菱叶拔毒散、麻笔(《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直立亚灌木,高50~100cm。多分枝,全株被星状毡毛或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5mm;托叶刺毛状,长3~5mm;叶片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cm,宽0.6~2cm,顶端急尖或圆,基部楔形,表面近无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极短的星状绒毛,边缘有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cm,中部以上有节,被星状毛;花萼杯状,长5~6mm,5裂,裂片三角形,外面被星状毛;花冠黄色,直径约1cm,花瓣倒卵形;雄蕊管无毛,有时被极疏腺毛,花柱分枝8~10。蒴果盘状,直径6~7cm;分果爿8~10,顶端具2条短芒,芒无毛;种子仅顶部有短毛。花期9~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10页.图3350)
生境与分布:生于平原旷野或疏灌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
生药采集:秋季采收全草,晒干。药材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鉴别:全草长短不一,长可达100cm,幼枝被星状柔毛,老枝无毛,有网眼状纹理。叶多破碎卷缩,完整者长圆状披针形菱形,叶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被星状柔毛。花生于叶腋,黄色。气微香,味淡。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叶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与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等15种氨基酸[1]。
附 种子含亚油酸、锦葵酸(Malvalic acid)、苹婆酸(Sterculic acid)[2]。
参考文献[1] CA 1983;98:157878P(J Indian Chem Soc 1983;60(1):98)。[2] CA 1984;101:132924t(JAOCS 1984;61(8):1345)。
药性性味:甘、辛,凉。 ①《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淡,性凉。” ②《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 ③《广东中药》:“甘、淡。”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肺、大小肠诸经。”
功效:疏风解表,消炎解毒,祛湿止痛,散瘀拔毒。
主治:感冒发热,小儿风湿,咽喉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肠炎,泌尿系结石,黄疸,疟疾,赤白带下;外敷刀伤,无名肿毒。 ①《泉州本草》:“治肠痔痼疾,下血。” ②《广西中药志》:“叶:敷疔疮,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9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泉州本草》:“治关节筋骨痛风:干黄花母全草,每次60g,水煎服。” ②《文山中草药》:“治痈疮肿毒,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黄花母鲜叶捣烂外敷患处。” ③《闽东本草》治湿疹:“黄花稔(即黄花母)加水炖服。” ④《闽东本草》:“治外伤出血:黄花稔头适量,捣敷创口。” ⑤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疼痛(胆道疾患、消化道溃疡、外伤、腹腔手术后、急性胃肠炎等多种疾病引起者):黄花母根6g,水煎。或制成10%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m1。”
食疗:《泉州本草》:“治劳力过度吐血:鲜黄花母全草60g。合猪瘦肉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