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茄根
名称出处:《开宝本草》
概况异名:茄母(《摘元方》)。
基源:为茄科茄属植物茄的根和茎。
原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 L
余项参见“茄子”条。
生药采集: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鉴别
性状:根须状,通常弯曲错综,主根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为木质部。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枝条长12~20cm,表面棕灰色,光滑,具细密的细纵皱纹,并散布黄白色的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微隆起,每个叶痕上有残存的枝条或枝痕;质轻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纤维性,中央有空穴,气微弱。以干燥、无叶者为佳。
药性性味: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寒,甘、微苦。” ②《医林纂要》:“辛、咸,寒。” ③《陆川本草》:“寒,甘。有小毒。” ④《中药大辞典》:“甘、辛,寒。”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咳,收敛止血。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慢性气管炎,水肿,久咳,久痢,白带,遗精,尿血,便血,冻疮。 ①《开宝本草》:“主冻疮,可煮作汤渍之良。” ②《日用本草》:“烧灰敷冻疮穿烂处。” 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游走引风,祛妇人下阴湿痒、阴浊疮。”“根、叶,蒸热治瘫痪。” ④《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口蕈。” ⑤《医林纂要》:“散热消肿,治风痹。” ⑥《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瘫痪,洗痔疮。” ⑦《天宝本草》:“去下焦湿热,痰火,脚气。” ⑧《岭南采药录》:“有收敛性。治赤白下痢。” ⑨《中药大辞典》:“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简便单方》:“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份。为末,以砂糖水服。” ②《福建药物志》:“治头痛:茄根、白背叶各30g,三白草根15g。水煎服。” ③《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痔疮脱肛:茄根60g,苦参15g。煎水熏洗,并温敷托上,纳入之。” ④《食物中药与便方》:“治风湿性关节痛:白茄根、木防己根、筋骨草各15g。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海上名方》:“治牙齿龋痛:1)茄根捣汁,频涂之。2)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 ②《鲍氏小儿方》:“治牙病:茄根以马尿浸3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 ③《乾坤生意》:“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1日1上。”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冻疮:茄根120g,煎汤熏洗患处,每日1~2次。” ⑤《简便单方》:“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 ⑥《摘元方》:“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份,米醋调稀,时时擦之。” ⑦汉中新医药通讯 1972;(1):“治慢性气管炎:将茄子根制成每1ml含生药2g之糖浆。每次50ml,日服2~3次,10天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
食疗:①《福建药物志》:“治风湿性关节炎:白茄根30g,猪脚爪(7寸)1个,酒水炖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茄根90g,浸白酒500ml,浸泡7天后取服,每服药酒15ml,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