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o’erfu-laye xing
[外文]:Wolf-Rayet stars
温度与O和B型星(见恒星光谱分类)相近的一类特殊星,因法国学者R.沃尔夫和拉叶于1867年最先发现而得名,简称WR星或W星。这类星为数不多,截至1971年为止,在银河系中共发现127颗。在大麦哲伦云中有 58颗,小麦哲伦云中有2颗,M33中有25颗。沃尔夫-拉叶星有强连续谱和强而宽的中性氦、电离氦及各次电离碳、氮、氧的发射线,氢发射线很弱,有些发射线的紫端有吸收线。从发射线的轮廓和宽度,可知有物质以每秒 1,000~2,000公里的速度不断从星体流出,有时甚至高达每秒3,500公里,并在星体周围形成运动着的延伸包层(见恒星大气)。在可见光波段,大多数WR型光谱可分为氮序和碳序。氮序光谱中电离氮线占优势,记为WN;碳序光谱以电离碳和氧线为主,记为WC;但两序均有强的氦线。有些星兼有氮和碳线,记为WN-C。在大气外进行的紫外观测也发现,原来被划入WC序的船帆座γ2星,却具有WN序所特有的三次电离氮的强紫外发射线。这些都表明WN序和WC序的划分是不严格的。看来,这两序光谱的差别,不完全是由于C、N、O的含量不同,而和恒星大气中的物理条件有关。
很多WR星与O、B型星成协,这说明WR星是年轻的恒星。另外,由谱线强度的测量求得,WR星大气中氦-氢含量比超过正常星的几十倍,说明大部分氢已转变成氦,因此WR星看来已经历了氢燃烧阶段,进入了恒星演化的晚期。这一结论与WR星是年轻星的结论并不矛盾,因为从若干包含WR星的双星的研究得知,WR星的质量约为10个太阳质量。考虑到质量损失,这种星的初始质量应在20个太阳质量以上。这种大质量星演化很快,因此,它们虽然已度过大半生,但绝对年龄还是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