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在良渚文化中( )是良渚先民的武器,在贵族手中则象征着军权。

在良渚文化中( )是良渚先民的武器,在贵族手中则象征着军权。

A.琮

B.钺

答案:B 解析

钺(yuè),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一般青铜制,也有铁制的,形状像板斧而较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说文解字》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两者区别在于斧刃较钺为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

《十八般武艺全书》载:钺头较斧大之三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此外,还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的斧,称为钺。

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后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表现之用。

良渚文化考古中,有一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M12出土、今天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钺王”,通长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最厚达0.9厘米。器物玉质浅青色,少量褐斑。器身呈风字形,两侧略向内凹弧,左右不对称,弧刃,上端较粗糙,并有两道斜向的捆扎痕迹。上部小孔为双面钻成。两面的刃部上角均以浅浮雕加阴文细刻琢成神人兽面图象(“神人兽面纹”,整个纹仅高3厘米,宽4厘米,被认为是良渚文化的神徽),下角均有鸟纹,其纹样均与同墓所出的大玉琮上形象完全一致。器表抛光精致,光洁闪亮,良渚文化玉钺上雕琢文饰,仅此一件,为同类器物中罕见的精品。

为什么钺是王权的象征?

从“人猿相揖别”开始,斧形石质工具就一直是各地先民的共同选择。由于斧钺类兵器厚重耐用,近距离杀伤力强大且又有多种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特别技巧,而在初民社会中,经常需要通过肉搏近战彰显武力与骁勇、捍卫血缘集团利益,进而得到集团成员拥戴,这就使得石斧钺从多种石质近距离武器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数量最多、最基本的手持武器。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分化与平等关系的逐渐解体,大约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前5000-前3000年左右)的仰韶时代,石质的斧钺形器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一方面,石斧钺仍然在日常生产生活以及战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但在另一方面,能不能在死后拥有石斧,在这一时期却已经成为了身份、地位、等级的象征。在黄河下游大汶口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墓地中,我们发现133座墓葬中仅有29座拥有石斧钺,而在8座大型墓葬中,却有6座随葬有石斧钺。在长江流域,情况也是一样。崧泽遗址的100座崧泽文化墓葬中,随葬品最多的21号墓中就有2件制作精美的石斧。

这种现象,说明了从仰韶时代开始,贫富分化已经出现。在一个血缘族群集团内,少数人才可以拥有石斧,甚至用制作精美接近玉质的斧钺形器物随葬,而穷人却没有这样的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