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杜茎山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异名:土恒山(《纲目》),踏天桥、水麻叶(《湖南药物志》),山茄子(江西《草药手册》),白花茶(海南、云南)。
基源:为紫金牛科杜茎山属植物杜茎山的根,茎叶。
原植物:杜茎山Maesa japonica(Thunb.)Moritzi.ex Zoll.
历史:杜茎山首载《图经本草》,称:“杜茎山,生宜州,……其苗高四、五尺,叶似苦荬菜,秋有花,紫色,实如枸杞,大而白”。《植物名实图考》能录于蔓草卷之二十,其记载曰:“杜茎山宋图经,外类,生宜州,叶似苦荬,花紫色,实如枸杞、味苦、性寒,主温瘴,寒热、烦渴、头痛心躁,捣叶,酒浸绞汁服。吐恶涎效。”以上描述即为本种。
形态:直立灌木,有时外倾或攀援,高1~3m,小枝具细条纹,疏生皮孔,无毛。叶柄长5~13mm,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或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5~15cm,宽2~5cm,顶端渐尖,有时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近全缘或中部以上具疏细齿,两面无毛,中脉、侧脉在叶面明显微隆起,侧脉5~8对,直达叶缘。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单1或2~3个腋生,长1~2cm,仅基部有少数分枝;苞片卵形,长不及1mm;花梗长2~3mm,无毛,小苞片广卵形,紧贴花萼基部,无毛;花萼长约2mm,萼片长约1mm,卵形,顶端钝圆,具明显的脉状腺条纹;花冠白色,长钟形,管长约4mm,具明显的脉状腺条纹,裂片卵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上部,内藏,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卵形,背部具腺点;柱头分裂。肉质浆果,球形,直径4~5mm,具脉状腺条纹,宿存萼包果至顶端。花期1~3月,果期5~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213页.图437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2000m的山坡杂木林下或路边灌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日本和越南北部也有。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性质附 果实中含1%杜茎山醌(Maesaquinone)和2.5%乙酰杜茎山醌(Acetylmaesaquinone)。
参考文献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90。
药性性味:苦,寒。
功效:祛风,解疫毒,消肿胀。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寒热躁渴,水肿,腰痛。 ①《图经本草》:“主温瘴寒热发歇不定,烦渴,头疼,心躁。取其叶捣烂,以新酒浸,绞汁服之,吐出恶涎甚效。” ②《湖南药物志》:“祛风寒,消肿胀。治腰痛,感冒头痛,眼目晕眩。” ③《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祛风寒、消肿的功能。用于腰痛、头痛、心烦躁渴、眼目晕眩、妇女崩漏。根与白糖煎服治皮肤风痛。茎、叶:捣碎外敷治跌打损伤、止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江西《草药手册》:“治黄肿,腹水:杜茎山根、地茄子根、野黄麦菜、灯笼草各30g。水煎服,以绿壳鸭蛋为引。”
单方应用:①《广西植物名录》:“治皮肤风毒:杜茎山根与白糖,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创伤出血:杜茎山叶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