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unshi dilixue
[外文]:military geography
根据国家政治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全面地分析同战争关系密切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所构成的综合地理环境,与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学科。它是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又称兵要地理、兵要地志、国防地理、战争地理。
特点和主要任务军事地理学遵循军事学尤其是军事战略学、战役学的理论原则,同军事历史学、战争动员学、军制学、军队指挥学、国防经济学以及军事地形学、军事工程地质学、军事气象学、军事海洋学、军事交通运输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做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为研究依据,主要以政治、社会、经济、交通、人口、地貌、水文、海洋、气象和气候、土壤以及生物地理的资料为研究基础。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受其制约和影响。现代战争所涉及的范围,局部战争包括一国之内或相邻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和领空;世界大战则包括各大洲、大洋以及诸多国家的陆地、海上和空中,甚至外层空间和海洋深处。军事地理学主要研究战争涉及的陆地和海洋的空间。军事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分析国力、战略环境,为制定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方针、建设武装力量、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规划战区和战场建设、拟制作战计划、指导军事训练、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行动,提供可作准确判断的地理情报资料。军事地理情报资料一般以文字材料(专著、简介、参考书)、军用地图、航空照片、录像等形式出现,供部队、司令部及国家有关部门使用。
主要研究内容军事地理学通常由3部分构成:
(1)军事地理学概论(又称普通军事地理学),是军事地理理论和方法的归纳和概括,论述军事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学科的性质、地位、任务和研究对象,揭示地理环境诸因素与军事行动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利用地理环境以适应战争需要。
(2)区域军事地理学,包括国家的和战区的军事地理,研究以国家或战区为地域单位的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的综合影响。
(3)部门军事地理学(又称专题军事地理学),是根据军事行动的需要,专门研究地理环境中某些要素对特定军事行动的具体影响及其发展变化特点。
军事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分析地理位置,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战略地位;
(2)研究社会政治状况,了解国家或地区居民对战争的态度,战时兵员的动员潜力和劳动力保障程度;
(3)研究经济条件,判定国家或地区的军事经济潜力和经济目标的分布;
(4)分析交通和通讯设施,判断国家或地区的交通分布和运输保障能力;
(5)调查大中城市、军事基地、水库和桥梁等,为战时夺取和袭击提供战略战役目标;
(6)研究军事行政区域(军区)和战区的划分,军事力量及其部署,判断国家(战区)的战争准备程度;
(7)分析研究自然条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和作用;
(8)分析历史战例,考察地理条件对历史上重要战争的影响和双方利用地理环境战守攻取的利弊得失,为未来作战提供借鉴。
发展概况军事地理学是随着战争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历代的军事家都很重视地理环境的影响。早在中国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就在军事名著《孙子·地形》篇中指出“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夫地形者,兵之助也”。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的问对中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和地理条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史称《隆中对》),堪称军事地理论述。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一书,着重阐述了历史上各要塞地域的地理形势对用兵的影响。西方军事学家也很重视军事地理。法国的B.拿破仑一世曾指出,要当一个胜任的参谋长,必须“熟悉军事地理”。普鲁士军事著作家C.von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把“地理要素”视为决定战斗运用的 5个战略要素之一。19世纪中叶起,欧美军事地理研究发展很快,著作甚多。中国也于民国初年出版了第一部军事地理学专著《兵要地理》。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中,不论是选择、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还是做出战略决策和指挥战役行动,都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地理条件,并指出在研究国家之间战略关系时,必须着重分析“地理上的国际环境”。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工农红军就开始了军事地理调查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事院校开展了军事地理的教学研究工作。
目前美国和苏联的军事部门在研究全球战略时借重军事地理的研究,并吸收地理工作者参加调查编纂世界范围的军事地理情报资料和地图集。军事地理学已从狭义的为战役战斗服务的研究发展为为战略服务的广义军事地理学,而且有同政治地理学的研究互相渗透、融汇的倾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不断变化,并将在海洋水下和外层空间建立战略导弹发射基地,使军事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将由地面、水面进一步向地下、水下和外层空间扩展。采取航天、遥感技术和使用电子计算机,将使军事地理情报的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输和显示手段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