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巴西素有“咖啡王国”之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的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美最大的国家,面积851万平方公里,几占南美洲的一半或拉美的五分之二以上,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苏联、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居第五位。1980年人口11,906万,仅次于中、印、苏、美、印尼,居世界第六位。首都巴西利亚,人口 120万(含郊区)。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及中部,除厄瓜多尔与智利外,南美诸国均与巴西相邻。   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农业一向占有重要地位,在出口总额中,农牧产品约占五分之三。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热带经济作物无论在巴西国民经济中或国际市场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咖啡是该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咖啡原产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被巴西引进来,十八世纪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825年咖啡已成为巴西第一大出口产品。由于巴西广大地区处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热,极宜咖啡生长,同时巴西土地多,对需要大量土地而资金、技术要求不高的咖啡种植有利;而且十九世纪上半叶,巴西蔗糖生产和采金业逐渐衰落,有大批的劳动力可供利用,加以欧洲市场饮料需求的扩大等等原因,使巴西咖啡生产迅速发展。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咖啡曾是巴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二十世纪初,其产量曾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在较长一段时期中,咖啡占国家出口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巴西的咖啡广销世界许多国家,它是国际咖啡市场上的最大供货者。因此,巴西被人们誉为“咖啡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努力改变过去的“单一经济”状况,致力于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自1947年以后的3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被誉为“巴西经济奇迹”,其中1968~197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目前,按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巴西已超过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 1960~1981年间,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了四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47美元增至2,241美元,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已跻身于世界前几位,钢、汽车、飞机以及军工产品生产均较发达。巴西石油、煤炭资源贫乏,而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巴西与巴拉圭联合兴建的目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正在巴拉那河上修建,全部建成后发电能力将达1,260万千瓦。利用甘蔗等生产酒精以代替石油,大规模生产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是巴西引人注目的工业项目。巴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固然是巴西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政局相对稳定和较为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是在经济迅速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主导因素。自三十年代开始,巴西加速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方针,并着手发展重工业。六十年代中期采取外向发展战略,加强与国际市场联系。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则强调执行进口替代与鼓励出口相结合的工业化方针。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利和先进设备,并进行创新改造,使之“巴西化”,以推动国内资本更新和技术革命。此外,追加智力投资,努力开发本国人力资源,大力培养造就科技人才,也是促进巴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巴西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燃料动力紧张,粮食缺乏,外债骤增,通货膨胀率高,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巴西经济对世界市场依赖较深,从而使其经济的发展直接受制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坏,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近几年巴西国民经济亦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