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别名来、麳),味甘;性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主脏躁;烦热;消渴;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小编整理出含有小麦的处方共150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马齿苋粉处方蛇床子20g,马齿苋20g,侧柏叶粉20g,丝瓜叶20g,芙蓉叶20g,蚌壳粉20g,苦参20g,大黄20g,陈小麦粉20g,枯矾10g,炉甘石10g,甘草10g。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急性湿疹。
用法用量急性水疱渗液,以干末直接撒布;无渗液,以植物油或凡士林调,外用。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2、缓和剂处方蜀葵根5钱,亚麻仁4钱,小麦蒸饼(干者)10钱。
制法上为末,混和,温汤为糊,摊纸上。
功能主治硬睑硬睛。
用法用量贴于顽固之部。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处方3、黑豆饮子处方黑豆1合,小麦1合,蒲黄1合,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久不断,头面身体皆肿。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2分,去滓,分温4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4、瞿麦汤处方瞿麦1两,石韦(去毛)1两,滑石2两,小麦2合。
功能主治小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1升,服1合,日4服,夜2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婴孺方》
处方5、干姜丸处方吴茱萸2两,小麦2两(熬),杏仁2两(去皮、熬),干姜2两,好豉2两(熬),蜀椒2两(去目,汗)。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下气,进食。主胃反,大吐逆,不得食饮,胸痛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1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
处方6、干姜汤处方干姜4两,石膏4两,栝楼根2两,人参2两,桂心2两,半夏1升,吴茱萸2升,小麦1升,甘草1两,赤小豆30粒。
功能主治饮食辄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5升,水1斗,煮枣20枚,去滓,合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因胃气之虚寒,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蕴酿而成本寒标热之病。非寒热补泻之兼投,何以解虚实反正之纠结。详方中人参、甘草、干姜、萸、桂以治本寒,石膏以化标热,半夏、栝楼一热一寒,分解脾湿上逆之痰饮于中,小麦、小豆开泄木邪内蕴之虚火于下,共襄洗涤之功。举世但知柴胡、白芍和解肝邪,木通、车前降泄火气,曷知谷菽有如此之妙用哉。
摘录《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
处方7、黑白散处方小麦、朴消、白矾、五倍子、葱白。
功能主治妇人阴中肿痛。
用法用量煎汤,频洗。
摘录《回春》卷六
处方8、干姜散处方干姜(炮)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椒目半两,猪苓半两,小麦曲(炒)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9、趁痛散处方川独活1两,五灵脂1两,乳香(别研)1两,白芷1两,北茴香1两,防风半两,百草霜半两,没药半两,生地黄(净)2两半,赤芍2两,当归2两,杜白芷3两,桔梗3两,草乌2钱(小麦汁煮透,去皮尖,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伤损,筋骨折断。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煨葱头酒或炒松节姜酒调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二
处方10、海藻散处方海藻(洗去咸,焙)半两,龙胆半两,昆布(洗去咸,焙)半两,土瓜根半两,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半两,小麦面(微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瘿病,咽喉肿塞。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11、海藻散处方海藻(洗去咸,炙干)半两,龙胆半两,海蛤(研)半两,木通(锉)半两,昆布(洗去咸,炙干)半两,礜石(煅,研)半两,松萝半两,小麦面1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气瘿初作。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12、大秦艽汤处方秦艽1钱5分,黄耆2钱,肉桂3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人参1钱,熟地2钱,川芎8分,桑寄生1钱5分,川断1钱5分,白芍1钱,浮小麦(炒)3合(煎汤代水)。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祛风解表。主产后角弓反张,两手足强硬而反向背,口噤,汗出如水,口吐沫。
各家论述是方以参、耆祛风固表为君;以参、术、归,地补气血为臣;芎、断、寄生,佐秦艽祛经络之风,白芍佐黄耆敛亡阳之汗,浮麦、肉桂为使;一以入心止汗,一以温经,壮参、耆、归、熟之力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13、黑奴丸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川朴消1两,梁上尘1两,灶突墨1两,釜底墨1两,小麦(炒令黄色)1两。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8-9日以后,口干狂语,唯饮冷水。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新汲水研下,不拘时候。服后更与新汲水,任意饮之,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14、黄疸丸处方小麦4两,黑矾2两。
制法拌炒矾尽,收起小麦为末,以胶枣煮熟,取肉捣和为细丸。
功能主治黄疸。
用法用量大人约用50丸,早、晚淡盐汤送下。
摘录《痘学真传》卷七
处方15、羚羊角饮子处方羚羊角屑1分,竹叶3-7片,小麦半合,麦门冬半两(去心),大枣5枚,生姜1分,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锉细和匀,分为二服。
功能主治产后心胸烦渴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浑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16、黄耆汤处方黄耆(去芦,蜜水炙)1两半,白茯苓1两(去皮),熟地黄1两(酒蒸),肉桂1两(不见火),天门冬1两(去心),麻黄根1两,龙骨1两,五味子半两,小麦半两(炒),防风半两(去芦),当归半两(去芦,酒浸),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发厥自汗,加熟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九引《济生》
处方17、黄连猪肚丸处方猪肚1枚(治如食法),黄连5两(去芦),小麦(炒)5两,天花粉4两,茯神(去木)4两,麦门冬(去心)2两。
制法上为末,纳猪肚中缝塞,安甑中,蒸之极烂,木白小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中消渴,已服栝楼散、荠苨汤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以米饮送下,随意服之。如不能丸,入少炼蜜。
摘录《得效》卷七
处方18、脯鸡糁处方黄雌鸡1只(去毛头足肠胃,洗净,以小麦2合,以水5升煮鸡半熟,即取出鸡,去骨),蜀椒(去目并闭口,炒汗出,取末)1钱,柴胡(去苗)2钱,干姜末半钱,粳米3合。
功能主治产后心虚忪悸,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上先取水再煮鸡及米令烂,入葱、薤、椒、姜、柴胡末等,次又入五味、盐、酱,煮取熟,任意食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19、淡竹茹汤别名竹茹汤
处方麦门冬2两半(去心),小麦2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次)2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
用法用量竹茹汤(《普济方》卷一一九)。
摘录《三因》卷九
处方20、淡竹茹汤处方生淡竹茹1升,麦门冬5合,甘草1两,小麦5合,生姜3两,大枣14枚。
功能主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竹茹、小麦,取8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服,羸人分作3服。若有人参入1两,若无人参,纳茯苓1两半亦佳。气逆者,加半夏2两。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21、盗汗汤处方当归1钱,熟地1钱,人参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茯苓1钱,陈皮1钱,白芍5分,黄柏5分,知母5分,甘草5分,枣2枚,浮小麦1撮。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
处方22、淡竹茹汤别名麦门冬汤
处方淡竹茹8分,干葛8分,甘草6分,麦门冬3合,小麦2合,石膏12分。
功能主治产后虚烦,头痛,气短欲死,心乱不解。
用法用量麦门冬汤(《普济方》卷三五一)。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
处方23、茯神汤别名茯神饮
处方茯神2两,栝楼根5两,生麦门冬5两,生地黄6两,葳蕤4两,小麦2升,淡竹叶(切)3升,大枣20个,知母4两。
功能主治泄热止渴。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
用法用量茯神饮(《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处方24、蔓荆实丸处方蔓荆实(去白皮,炒)1分,甘草(炙,锉)1两,羊靥20枚(去脂膜,炙,别捣),白敛半两,椒目1分,小麦面(微炒)1两。
制法上为末,与羊靥末相和,以好酱更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瘤。
用法用量每服5丸,酒送下,稍稍加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25、黄耆汤处方黄耆1钱半(蜜炒),熟地1钱半,茯苓1钱,天冬1钱,肉桂1钱,小麦8分(炒),当归8分,甘草(炙)8分,五味子3分。
功能主治房劳过甚,致阴阳两虚而遗精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5分,水煎出,用龙骨细研末1钱,合服。如有汗者,加净麻黄根(蜜炒)1钱;如汗冷者,加附子7-8分;如发热自汗,或口渴者,加石斛2钱。
摘录《会约》卷十一
处方26、浮麦散处方人参2钱,当归1钱5分,熟地黄1钱5分,麻黄根5分,黄连(酒炒)5分,浮小麦1撮。
功能主治产后阳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处方27、黄耆汤处方黄耆2钱2分,当归1钱2分,生地1钱5分,天门冬1钱5分,麦门冬1钱,五味子7分,防风5分,白茯苓1钱5分,麻黄根1钱,甘草8分,浮小麦1撮(炒)。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元气虚弱自汗。风伤于卫,令人善病风厥,漉漉然汗出。
用法用量《增补内经拾遗》有熟地黄。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28、黄耆白术汤处方黄耆2钱半,人参1钱,白术(麸炒)2钱,甘草(炙)5分,当归8分,浮小麦1撮。
功能主治自汗阳虚。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食远温服。
注意忌五辛物。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29、海藻散处方海藻8两(洗去咸汁),贝母2两,土瓜根2分,小麦曲2分(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瘿。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崔氏方》
处方30、滑石膏处方滑石2两(细研),木通1两(锉),灯心10束(锉),大麦半两,小麦半两,酥半斤,葱白2-7茎,桑根白皮半两(锉)。
制法上药以酥和诸药,慢火煎,候葱白黄色,绵滤去滓,次入滑石末,更煎5-7沸,收入瓷盒中。
功能主治利水道。主膀胱虚热,下砂石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食前以温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31、接骨丹处方南星(生)4两,木鳖子3两,紫金皮1两,芙蓉叶1两,独活1两,白芷1两,官桂1两,松香1两,枫香1两,小麦面2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制法上为末,米醋生姜汁各少许,入酒调匀,摊油纸上夹缚。
功能主治折骨出臼。
用法用量冬月热缚,夏日温缚。
摘录《准绳·疡医》卷六
处方32、大竹叶汤处方甘草2两(炙),小麦(完用)5合,黄耆2两,人参2两,知母2两,大枣20枚(擘),半夏3两(洗),栝楼1两,粳米1升,黄芩1两,当归2两,生姜4两,前胡2两,芍药2两,麦门冬6合(去心),龙骨3两,桂心3两,竹叶(切)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虚劳客热,百病之后,虚劳烦扰,不得眠卧,骨间劳热,面目青黄,口干烦躁,短气乏力,食不得味,纵食不生肌肤,胸中痰热,烦满愦闷。
用法用量用东流水2升,煮取5升,去滓,分服1升,日3夜2。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33、保产黑神丹处方陈墨1锭(须觅顶上选烟历百十年胶性全脱者,候天雨时用新净瓷器当空接取,是为无根水,洗净砚,男子手磨成浓汁,倾入净细大瓷盘中,晒燥刮下,研细待用。每料约用净墨粉4钱。墨汁易坏,用水勿太多,遇久雨及夏令更宜斟酌,霉雨、异雨无用),百草霜2钱(得陈者佳,须取近山沿海人家烧各种野草者,取烟时,先扫净火门上积烟,逐日扫下,筛净研细待用。烧牛粪者最良,凡烧独种柴草者勿用,并勿误用锅煤),天麻2钱(要透明,切时勿用水泡,研细待用),淮小麦(面粉)2钱(逾淮安城西三十里外麦,方日间开花可用,筛净,半入药中,余半糊丸),足赤大金箔50页(以40页研入药中,余俟丸成为衣)。
制法上药先各为极细末,称准足分,再合和研匀,即将淮面粉打糊为丸,金箔为衣,晒令极干,如芡实大(每丸约重一分),外用蜡壳封护。
功能主治小产、正产、横生倒产及一切难产、产后诸证。
用法用量以后所开药引,如急证猝不及购,俱用童便或白汤研送。证轻者用药1丸,重者2-3丸。凡治小产后诸证,与正产同。横生倒产及一切难产,俱用黄酒或童便研送。母脏热极熏蒸,致胎死腹中,坠于脐下,其证指甲青黑,面赤舌青,四肢厥冷,口角出沫,急用童便1杯或黄酒研送,若续用冬葵子1两、怀牛膝3钱,煎汤服更妙;若1服不下,并可再服或3服。胎衣不下,用黄酒或童便研送1丸;如再不下,用凉开水调百草霜数分再送1丸,即下。产后忽然四肢发痉,口噤头摇(俗名产后惊风),用钩藤(后煎)、荆芥炭各5分,丹皮1钱,首乌藤2钱,煎汤冲入童便研送2丸(忌鱼腥)。产后7日内猝然厥冷,不省人事,并狂笑歌哭,急用童便研化,先服两丸,再用真琥珀5分(研末)先煎,生蒲黄、五灵脂、广郁金各8分,煎汤冲入童便1杯,送1丸。凡产后恶血上冲之证,并宜急用米醋1大盆,置产妇头边,淬入炭火,使醋气冲入口鼻,虽有外感亦可用。产后胸胀胁痛,咳逆气喘,汗出如油,此败血逆冲心肺,急用通草5分,桑白皮1钱,煎汤冲入米醋3匙研送(或加旋复花1钱5分,夏布包煎)。产后喉肿气喘,急如猫声,或寒战咬牙,亦败血冲入心肺,急用桑白皮1钱煎汤研送(恐桑白皮力薄,更加桃仁、杏仁各1钱作引)。产后血晕,眼目昏黑,或寒战咬牙,由败血流入五脏,积于肝中,急用红花8分煎汤,冲入童便1杯研送。产后鼻黑鼻衄,气血散乱,诸经虚热,急用桑白皮1钱煎汤研送(或加地骨皮、茅草根各2钱)。产后言语不出,手足不遂,由毛孔开张,风寒袭入所致,或由败血冲心者,用豆淋酒研送(豆淋酒用黑大豆1合,即乌毛豆炒熟,滚酒浸半刻,去豆用酒)。产后遍身生瘕,因3-4日内强力下床,致伤产穴,或怒气冲伤五脏,初起眼涩口噤者,用豆淋酒研送。产后3-4日起卧不得,眼花口干,心乱不省人事者,用薄荷少许,煎汤冲入童便研送;或血气未定,过食热物,致心闷口干,发热烦满者,用红花2-3分煎汤研送。产后腰痛,四肢作痛,因百脉开张,败血随气流行,散于四肢,初得时肚热腰寒者,用铁秤铊炭火烧红,淬热酒研药和入,乘热送服。产后中风口开(一作口闭),气急,半身不遂,并头痛寒热,均用童便研送。产后血崩头痛,口干,心神慌乱者,用醋炒海螵蛸1钱,紫葳花5分,煎汤研送;或恶露成块多瘀者,改用真红花5分,煎汤研送;如血崩已缓,而头痛、口干、心乱不愈者,改用生鸡子黄1个,煎清汤研送。产后腹痛难忍,按之得缓者,用酒水各半,煎酒炒白芍1钱研送;若按之痛反甚者,改用元胡索1钱,以酒水各半,煎汤研送(不饮者,酒宜减;素有肝气者,用水煎);如痛而有块者,照后两条。产后腹中生块,不时作痛,常聚不散,因房事太早,食硬、卧冷所致者,用当归1钱,酒煎研送,并宜接服妇科回生至宝丹;若痛时有块,痛止即散者,属气分,改用青皮5分,川楝子1钱,水煎研送(不用酒煎当归)。产后因过食冷物心痛者,用茴香、真红花各5分,煎汤研送。产后数日内腹中血块攻痛,由于恶露不通,或通而甚少者,用山楂炭1钱,炒枯黑沙糖4钱,煎汤冲入童便半杯研送。产后黄肿头痛,四肢沉重,因食物触动败血,传入脾胃变化作肿,患者口枯体倦,用荆芥、槐角、棘针、真红花各3分,酒煎研送(忌鱼腥)。
摘录《叶氏女科》卷四
处方34、栝楼汤处方栝楼根5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茅根1两半,芦根1两半,小麦半升,石膏(研)9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膈消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35、海藻汤处方海藻(洗去咸汁,炙)半斤,小麦面半两,特生礜石(煅)5两。
制法上药以经年陈醋1升,拌小麦面焙干,再蘸醋焙,以醋尽为度,入2药为末。
功能主治五瘿。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36、厚朴麻黄汤别名厚朴石膏汤
处方厚朴5两,麻黄4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2两,细辛2两,小麦1升,五味子半升。
功能主治咳而脉浮。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
用法用量厚朴石膏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各家论述1.《医门法津》:若咳而其脉亦浮,则外邪居多,全以外散为主,用法即于小青龙汤中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厚朴、石膏、小麦,仍从肺病起见。以故桂枝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概示不用,而加厚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引入胃中,助其升发之气,一举而表解脉和,于以置力于本病,然后破竹之势可成耳。一经裁酌,直若使小青龙载肺病腾空而去。2.《沈注金匮要略》:此以脉之浮沉而分肺之营卫受病也。咳而脉浮,风邪在卫,即肺胀之类,其病尚浅,当使邪从表出。故以厚朴,杏仁下泄胸中气实,麻黄开腠驱邪、石膏以清风化之热,辛、半、干姜兼驱客寒而涤痰饮,五味收肺之热,小麦以调脾胃也。3.《古方选注》:厚朴麻黄汤,大、小青龙之变方也。咳而上气作声,脉浮者,是属外邪鼓动下焦之水气上逆,与桂枝、芍药、甘草和营卫无涉。故加厚朴以降胃气上逆,小麦以降心气来乘,麻、杏、石膏仍从肺经泄热存阴,细辛、半夏深入阴分,祛散水寒,干姜、五味摄太阳而监制其逆,一举而泄热下气,散邪固本之功皆备,则肺经清肃之令自行,何患咳逆上气作声有不宁谧者耶?
临床应用咳嗽:朱某,病患咳嗽,恶寒头疼,胸满气急,口燥烦渴、尿短色黄,脉浮而小弱。以《金匮》厚朴麻黄汤服药三剂,喘满得平,外邪解,烦渴止。再二剂,诸恙如失。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37、黄耆汤处方生地黄8两,竹叶(切)3升,小麦2升,黄耆3两,黄芩3两,前胡3两,大黄3两,瓜篓4两,通草2两,芍药2两,升麻2两,茯苓2两,甘草2两,知母2两,人参1两,当归1两。
功能主治痈疽内虚,热,渴甚。
用法用量上先以水2斗,煮竹叶及小麦,取1斗2升,去滓,复煮诸药,取4升,分4次服,日3夜1。小便利,除茯苓、通草,加麦门冬;腹满,加石膏3两;热盛,去人参、当归。
摘录《鬼遗》卷三
处方38、桔梗汤处方桔梗2两,人参半两,麦门冬半两,甘草半两,小麦1两。
功能主治四肢发热。肺不调,邪热熏上焦,自胸以上至头发热,口鼻气色时如烟熏,目涩咽燥,唾如凝脂,时咳,毛疏,大便不利,小便赤,其脉疾大。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3升,煎至1升,去滓,分3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九引《指南方》
处方39、复方益气固脱汤处方西洋参6g,麦冬24g,五味子12g,生甘草10g,炙麻黄0.9g,杏仁10g,生石膏30g,银花30g,板兰根30g,生地10g,玄参15g,天花粉15g,知柏10g,瓜蒌10g,川贝10g,青蒿10g,浮小麦30g。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清热养阴,宣肺开窍。主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肺部感染。肺热不清,逆传心包,正气欲脱,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气喘短促,大汗如油,四肢发凉,小便短,大便黑,舌质红无苔,脉数而无力。
用法用量兼服安宫牛黄丸1丸。
摘录方出《关幼波临床经验选》,名见《千家妙方》
处方40、桂枝参耆煎处方桂枝2钱,太子参2钱,生耆2钱,白芍2钱,白术2钱,新会皮8分,炙甘草5分,浮小麦5钱,麻黄根3钱(醋炒)。
功能主治止汗固脱。主伤寒过汗、误汗,自汗不止、气脱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卢氏方
处方41、栝楼饮别名栝楼散
处方栝楼根3分,黄芩(去黑心)1分,知母(焙)半两,小麦半两,粟米半两。
制法上除粟米、小麦外,余为粗末。
功能主治除热止渴。主小儿热渴,或虚热吐下。
用法用量栝楼散(《普济方》卷三八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处方42、海藻丸处方海藻(洗去咸;炙干)3两,槟榔(锉)3两,昆布(洗去咸,炙干)3两,诃黎勒皮3两,文蛤(研)3两,半夏(汤洗7遍)2两,生姜(切,焙)2两,小麦(米醋浸3宿,晒干)3合,海蛤(研)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中噎闷成瘿。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处方43、枸杞汤处方枸杞根5升(锉皮),石膏1升,小麦(1方小豆)3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消渴,唇干口燥。
用法用量加水至没手,合煮麦熟,汤成去滓,适寒温服之。
摘录《医心方》卷十二引深师方
处方44、枸杞饮处方枸杞根白皮1升,小麦1升(净淘),粳米3合(研)。
功能主治老人烦渴口干,骨节烦热。
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前2味,取7升汁,下米作饮,渴即渐服之。
摘录《养老奉亲》
处方45、枸杞根方处方枸杞根(切)1石,小麦1斗(干净,择)。
制法水1石2斗,煮枸杞根,取6斗,澄清,煎取3升,纳小麦于汁中,渍1宿,晒2日,往返令汁尽,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养性,遐龄,不老。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酒调下,1日两次。1年之中,以2月、8月各合1剂。
摘录《千金》卷二十七
处方46、建中丸别名健中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吴茱萸(汤洗5遍,慢火炒黄)1两,白术(锉碎,炒黄)1两,神曲(炒黄)1两,小麦蘖(炒黄)1两,干姜(炮)1两,肉豆蔻半两(面裹煨香),人参(去芦头)半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温胃,去停寒,进饮食。
用法用量健中丸(《普济方》卷二十五)。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47、桂枝黄耆鳖甲汤处方桂枝1钱,白芍1钱,黄耆(生)1钱,防风1钱,秦艽1钱,当归1钱,鳖甲(酥炙)3钱,浮小麦3钱,炙草5分,生姜1片,大枣1枚。
功能主治久疟,营虚卫弱,汗多,洒渐恶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退思集类方歌注》
处方48、大豆饮处方大豆(炒)1升,小麦半升,蒲黄半两,吴茱萸(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赤白,久不止,身面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49、大枣汤处方麦冬1钱,石菖蒲6分,浮小麦6合,枣仁1钱半,茯神1钱半,天冬1钱,柏子仁3钱,大枣10个,甘草6分,白芍1钱,元参5钱,黄芩1钱,竹茹1钱,当归1钱。
功能主治妇人脏躁,妊娠无故悲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50、枸杞酒处方枸杞根1石(锉,不生冢上者,净洗,去苍3寸,以水2石,煮取1石,去滓,入小麦曲末10斤,候曲发,即用半糯米秫共1石,净淘,炊之令熟,摊冷暖得所,即下后药),桃仁3升(去皮尖,麸炒令微黄),大麻仁2升(炒令香熟),乌麻仁2升(炒令香,3味并捣碎),甘菊花10两,生地黄1斗(切)。
制法上都捣熟,入上件曲米中,搅拌令匀,入子瓮中,候发定,即泥瓮头,21日令熟,初开,先下筒取清,然后压如常法。
功能主治长筋骨,留容颜。
用法用量冬温夏冷,随性饮之,不令至醉为妙。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51、大济阴汤处方当归1钱5分,白芍1钱5分,川芎8钱,生地2钱,熟地2钱,丹参1钱5分,丹皮1钱5分,麦冬1钱5分,黄耆1钱,人参8分,防风5分,五味子5分,蔓荆子8分,小麦1撮。
功能主治补阴敛阳。主产后去血多,阴虚而孤阳上越,身无汗,但头有汗,至颈而还。
各家论述是方四物加丹皮、丹参、麦冬峻补其阴,人参、五味、麦冬以敛心火,缘汗乃心之液也;防风、黄耆、小麦以敛汗,头汗虽喜其抑阳以济阴,然既为孤阳,亦不可过汗,致阳虚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52、范志神曲处方香附2两,槟榔2两,乌药2两,白芷2两,茯苓2两,桔梗2两,玄胡2两,枳壳2两,五灵脂2两,苏子2两,山楂2两,郁金2两,车前2两,黄芩2两,甘菊花2两,木通2两,莱菔子2两,赤苓2两,泽泻2两,陈皮2两,柴胡2两,白扁豆2两,砂仁2两,枳实2两,大麦芽2两,防风2两,干葛2两,苍术(米泔浸)2两,木香2两,薄荷2两,白术2两,栀子2两,赤小豆2两,丁香2钱,肉豆蔻4钱,羌活6钱,沉香6钱,小麦1斤(盦芽,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用干面1斤做成曲糊,将药拌入作方块,放食盒内,用桃叶衬盖,庵黄起毛,即取出晒干。
功能主治搜风解表,开胸快膈,调胃健脾,消积进食和中,解酒止泻,利水,痘疹初发用托邪毒外出。主四时不正之气,感冒发热,头眩,咳嗽,及伤食腹痛,痞满,呕吐,泄泻,不服水土,瘴气,疟,痢,痘疹初发。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钱,小儿钱半。外感发热,头眩,咳嗽、疟,痢,呕吐,俱加生姜同煎;泄泻加乌梅同煎;痢疾加倍将陈武夷茶同煎。
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处方53、枸杞汤处方枸杞根(白皮,切)5升,麦门冬3升,小麦2升。
功能主治虚劳,口中苦渴,骨节烦热或寒,消渴,舌干体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骨皮散”。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处方54、麦门冬汤处方生麦门冬(去心)1两半,栝楼根3两,茅根5两,竹茹5两,小麦3合,乌梅(去核)7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消渴,舌干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55、茯苓汤处方茯苓5两,栝楼5两,知母4两,小麦2升,麦门冬5两(去心),大枣20个(去核),生地黄6两,萎蕤4两,淡竹叶3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泄热止渴。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
用法用量以水3升,先煮小麦、竹叶,取9升,去滓,入诸药,煮取4升,分4服。不问早晚,随渴即进。
注意忌芜荑、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一
处方56、敛气归源饮处方黄耆(蜜炙)、黑豆、浮小麦各等分。
功能主治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处方57、昆布汤处方昆布2两(洗去咸味),小麦2合。
功能主治胸中气噎不下食,喉中如有肉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嵩崖尊生》三堂本作“麦昆煎”。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58、昆布散处方昆布3两,海藻3两,人参3两,玄参3两,橘皮3两,升麻3两,芎䓖2两,桂心2两,干姜2两,小麦1升半(醋1升半,渍之1宿,出,晒醋尽,止)。
制法上为散,别捣小麦作散,合药散一处,更捣千杵。
功能主治腹内诸气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渐加至2匕,酒送下,1日3次。
注意忌热面、炙肉、生葱、蒜、粘食等物。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处方59、狂证夺命丹处方釜底墨1两,灶突墨1两,梁上倒挂尘1两,青子芩1两,小麦奴1两,寒水石1两,麻黄1两,川连1两5钱,雄精3钱,辰砂2钱,西牛黄1钱半,珍珠粉1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1钱,晒干蜡匮。
功能主治伤寒发狂,热结胸,口噤不能言,阳毒狂言不得汗,温热病狂妄不得汗,热毒壅闭,精神将竭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精神将竭者,以人参、竹沥饮调下。寻常以新汲水1盏,研1丸放水中,令化尽服之。若病人欲饮水者与之,多饮为妙。须臾,当发寒战汗出,其狂即止。若服1时许不作汗,再服1丸,以汗出狂定为止。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60、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生干地黄(焙)3分,石膏(碎)3分,升麻3分,人参3分,知母(焙)3分,芎䓖3分,山栀子仁3分,小麦半升,黄耆(炙,锉)1两,甘草(炙)1两,枳实(麸炒)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前胡(去芦头)1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热渴。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擘破),竹叶10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