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连翘[别名小翘(《唐本草》),七层兰、瑞香草(《质问本草》),奶浆草(《峨嵋药植》),大田基、小瞿麦(《南宁市药物志》),排草、排香草(《江西民间草药》),小对叶草(《四川中药志》),小对月草(《重庆草药》)、小元宝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①《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活血,止血,调经,通乳,消肿,止痛。治吐血,衄血,子宫出血,月经不调,乳汁不通,疖肿,跌打损伤,创伤出血。①《峨嵋药植》:叶及花枝:煮肉服,产妇有发奶之效。②《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吐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等。又用于刀伤创伤,作洗涤料。兼为咽喉之含漱剂、风湿性疾患之湿布剂。生草打汁外用于创伤、跌打损伤等。本文介绍了含有小连翘的处方10个。
处方1、黑发香头油处方何首乌、墨斗草、白芷、细辛、甘松、三奈、排草、生地黄、桑椹、侧柏叶、红豆、良姜、黑枣、核桃肉。
功能主治乌发。
用法用量香油久浸极妙,或芭蕉叶同胶枣蒸油擦。
摘录《外科百效全书》卷六
处方2、兜肚方处方檀香1两,排草1两,沉香5钱,丁香5钱,丁皮6钱,广零陵香6钱,马蹄草6钱,白芷6钱,甘松2钱,附子2钱,乳香2钱,麝香9分。
制法上为末,和揉艾铺绵中,用帛做成兜肚,以线钉定,勿令移动。
功能主治令人有子。主腹中寒积,痼冷不散。
用法用量裹肚及小腹,兼丹田、神阙。初裹1夜,日去之,渐渐至2夜1去,又渐至5夜1去,方可常裹。男妇皆可用。
注意有孕勿用。
摘录《医统》卷二十二
处方3、肥皂方处方角子糯肥皂1斤12两(去核),真排草1两5钱(如铁线者佳),绿升麻4两,白及5钱,楮实子2两半,白芷5钱,砂仁(带壳)5钱,糯米半升(另研),绿豆5钱(另研),天花粉5钱,白丁香2钱半,杏仁1两5钱(去皮,研如泥),猪胰子5个(另研),甘菊花5钱,红枣肉(去皮核)1两5钱,零陵香5钱,大片脑3钱,藿香3钱,广木香3两,宫粉1两半,梅桂7钱,南桂花1两半。
制法上为末,加蜂蜜半斤,金酒1钟,量末均调得所,捣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去垢,润肌,驻颜。主粉刺,花斑,雀子斑,及面上黑靥、皮肤燥痒。
用法用量照常洗面,润开水搽脸。久用斑滞自消,面如玉色。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处方4、除秽靖瘟丹处方苍术2钱,降真香2钱,川芎2钱,大黄2钱,虎头骨1钱,细辛1钱,斧头木(系斧柄入斧头之木)1钱,鬼箭羽1钱,桃枭(小桃干在树者)1钱,白檀香1钱,羊踯躅1钱,羌活1钱,甘草1钱,草乌1钱,藁本1钱,白芷1钱,荆芥1钱,干葛1钱,猬皮1钱,山甲1钱,羚羊角1钱,红枣1钱,干姜1钱,桂枝1钱,附子1钱,煅灶灰1钱,川椒1钱,三柰1钱,甘松1钱,排草1钱,桂皮1钱(共为粗末),明雄2钱,朱砂2钱,乳香1钱,没药1钱(4味另研)。
功能主治除秽。主瘟疫。
用法用量上和,将药末装入绛囊,约2-3钱,毋太少,阖家分带,时时闻嗅,已病易愈,未病不染。
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处方5、白玉露别名白玉霜药酒
处方当归1两,肉桂8钱,广皮1两,陵零香5钱,排草5钱,木香2钱,公丁香2钱,佛手6钱,白酒30斤,冰糖5斤。
制法将当归、肉桂、广皮、陵零香、排草、木香、公丁香、佛手8味置于布袋中,浸白酒内,文火煮之,约1小时后,再加入冰糖即成。
功能主治开胃顺气祛寒,助消化,进饮食,悦容颜。主中气虚损,寒郁气滞,元阳亏耗,身体衰弱,胃脾膨满。
用法用量每于饭前饭后服1-2杯。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处方6、红避瘟散处方香排草3斤,零陵香4两8钱,甘松4两8钱,白芷11两2钱,公丁香11两2钱,玫瑰花11两2钱,广木香9两6钱,檀香2斤9两6钱,色姜黄4两8钱。
制法上为细末,兑入麝香3钱6分8厘,冰片2斤4两8钱,薄荷冰2斤4两8钱,甘油4斤9两6钱,朱砂面11斤零6钱4分,研匀,收贮勿令泄气,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清暑散风,通窍止痛。主四时不正,呕吐恶心;夏令受暑,头目眩昏;伤风头痛;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每服1分,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7、加味香肥皂方处方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香、广零陵香、皂角、甘松、白莲蕊、山柰、自僵蚕、麝香、冰片。
制法上研极细面,红糖水合,每锭重2钱。
功能主治涤垢辟秽,嫩面玉肤。
用法用量洗沐用。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处方8、十香止痛丸处方香附(醋制)240克 延胡(醋制)五灵脂(醋炒)乌药 香攫 厚朴(姜制)各120克 生蒲黄 制乳香 檀香 降香 广木香各60克 沉香 零陵香 香排草 砂仁 公丁香各15克 熟军120克 良姜9克
制法共为细扮,炼蜜为丸,每丸6克,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解郁,散寒止痛。治气滞胃寒,两胁胀满,胸胃刺痛,肚腹隐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9、十香止痛丸处方香附(醋炙)160g 乌药80g 檀香40g 延胡索(醋炙)80g 香橼80g 薄黄40g 沉香10g 厚朴(姜汁炙)80g 零散香80g 降香40g 丁香10g 五灵脂(醋炙)80g 木香40g 排草10g 砂仁10g 乳香(醋炙)40g 高良姜6g 熟大黄80g
性状本品为深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气解郁,散寒止痛。用于气滞胃寒,两肋胀满,胃脘刺痛,腹部隐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避瘟散处方檀香1.3千克 零陵香150克 白芷350克 香排草1.5千克 姜黄150克 玫瑰花350克 甘松150克 公丁香350克 木香30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共研为细粉,过罗。每600克细粉兑入麝香1.5克、甘油300克、冰片150克、朱砂粉720克、薄荷冰150克,再研细和匀收贮,勿令泄气。装盒重0.84克。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通窍止痛。主伤风头痛,鼻塞清涕,暑令受热,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每服0.6克,凉开水送下;外用闻入鼻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