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陶寺遗址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寺遗址—石窑群发掘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寺遗址—石窑群发掘地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5公里的塔儿山西麓。遗址分布于陶寺、李庄、中梁、东坡四村之间,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其年代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陶寺天文台的发现开启了中国考古天文学研究,对研究中国早期天文学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在襄汾县陶寺遗址还发掘出了一座4100年前的石窑群。专家称,这座石窑群很可能与帝王的宫廷生活有密切联系。这座窑群位于陶寺遗址宫殿区核心建筑群东南部,古窑中烟道、过道、窑门、窑床、火膛、窑室等一应俱全,呈蜂窝状。1988年,陶寺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寺遗址分布在陶寺、李庄、中梁、东坡四个村庄之间,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5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1978年-1983年间考古工作者在附近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有墓葬1000余座。根据放射性碳-14方法的断代,陶寺遗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前1900年,这正是传说中的唐尧的时代,因而学者初步认定它就是唐尧部族的文化遗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里就是尧的都城。

根据考古年代学分析,陶寺遗址的文化遗存可以分为早、中、晚两期。早期的陶器多为手制,陶胎粗厚,器壁厚薄不匀称,陶色较杂,纹饰主要为绳纹。器型中釜、灶占有较大的比例,且以平底器为主,圈足器极为罕见;中期的陶器也以手工制作为主,兼有轮制和模具,器物以灰陶为主,其中夹砂灰陶居多,纹饰主要是绳纹,器形主要有釜灶、圈足罐等。晚期遗存的的陶器较薄,器壁厚薄较匀称,器形较规整,杂色陶器很少,绝大部分是火候较高的灰陶和磨光黑陶,纹饰主要为篮纹和绳纹;炊具主要是陶鬲、甗、斝等。

陶寺遗址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遗存是继承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而来的。晚期遗存有若干接近河南龙山文化的特征,还有较多与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相似的因素。其早晚两期遗存具有承袭关系,均属于龙山文化范畴,又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被学者认为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存中文化面貌最丰富多彩,发展水平最高的一处。

另外,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一处大型圆体夯土建筑,发掘者推测这座建筑的功能与观天象和祭祀有关,可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天文台。考古工作者复原了天文台建筑,并且成功的利用其进行观测,取得了较为精准的结果。

陶寺遗址文化遗存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主要特点是:陶器为手制,陶胎较粗厚,器壁厚薄不匀称,陶色杂,纹饰多是蓝纹,绳纹次之;器形主要有夹砂盆形鼎、尖底罐、深腹罐、高领双耳罐、浅腹盆、假圈足碗、宽沿盘。中期陶器以灰陶为大宗,其中夹砂灰陶是泥质灰陶数量的一倍多,纹饰以绳纹为主。陶器手法以手制为主,兼有轮制和模制,器皿主要有釜灶、圈足罐、折肩罐、双腹盆、碗、杯等。晚期陶器中泥质灰陶数量增多,绳纹数量下降,篮纹数量盛行。陶器较薄,器壁厚薄较匀称,器形较规则,杂色陶很少,绝大部分为火候较高的灰陶和磨光黑陶;纹饰主要是篮纹和绳纹。器形主要为各种形态的陶鬲、以及甑、簋、缕孔圈足罐、盆、碗、杯等。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一步进行,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址,和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观像台及明显具有暴力色彩的特殊现象。陶寺遗址出土礼器种类齐全,等级严密,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