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石硫黄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石流黄(《范子计然》),石留黄、硫黄(《吴普本草》),昆仑黄(陶弘景命名),黄牙(《丹房鉴源》),黄硇砂(《海药本草》)。
基源:石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硫族的矿物。
原矿物:正品石硫黄是指自然硫。自然硫Sulphur主含硫(S)。
历史:石硫黄始载于《本经》。李时珍释名谓:“硫黄秉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性质通流,色赋中黄,故名硫黄。”陶弘景云:“色如鹅子初出壳者,名昆仑黄”。苏颂谓:“……又有一种水硫黄,……溪涧水中流出,以茅收取熬出,号真珠黄,气腥臭,止入疮药,亦可煎炼成汁,以模写作器……亦如鹅子黄也。”指出石硫黄成因之一,是由生物化学作用沉积的自然硫,但因夹杂有泥质及有机质等混入物,故常带腥臭气,同时需要提炼精制。李时珍云:“凡产石硫黄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魏书云;悦般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地数十里乃凝结,即石硫黄也。”说明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硫矿床。在温泉附近亦常见之。综上所述,古代石硫黄的成因、产状、性状等与现今天然产的太物自然硫完全一致。
形态:自然硫晶形呈双锥状或厚板状。通常呈块状、粉末状。常带有各种不同色调的黄色。晶面呈金刚光泽,断面显油脂光泽。硬度~2。性脆。密度2.05~208g/cm3。易熔(熔点119℃)。点烯后呈蓝色火焰、并有二氧化硫臭气。
产状:自然硫常见于地壳的最上部或其表部。其形成有着不同的途径。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硫矿床;另一种为火山成因的自然硫矿床。
产地 山西、台湾、陕西、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湖北。
生药采集:将泥块状的硫黄及矿石,在坑内用素烧罐加热熔化,取其上层的硫黄溶液,倒入模型内,冷却后取出。药材产于内蒙古、陕西、四川、河南、江苏、山西、湖南、广东。
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全体黄色,少有带淡绿色或淡棕黄色,表面不平坦,常有细砂孔,有光泽,半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1~2,比重2.05~2.08。体轻,质脆易碎,断面常可见针状结晶。具特异臭气,味淡。燃之易熔融,发蓝色火焰,并放出刺激性的二氧化硫臭气。以色黄、质松危、整块、无杂质者为佳。
加工炮制:生硫黄 去净杂质,砸成小块。制硫黄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现黑绿色为度,取出,去豆腐,阴干。每硫黄100kg。用豆腐20k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尘。
化学性质纯品主要含S,并含Fe与Se。商品中有杂质。
参考文献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17。
药理硫黄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能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但此过程需要有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
参考文献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17。
药性性味:酸,热。有毒。 ①《本经》:“酸,温。”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医和、扁鹊:无毒。” ③《别录》:“大热,有毒。” ④《药性论》:“甘,有大毒。”
归经:肾、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命门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厥阴经。” ③《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功效:状阳,杀虫。
主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 ①《本经》.“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 ②《别录》:“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脚冷疼弱无力,及鼻衄恶疮,下部龂疮,止血,杀疥虫。” ③《药性论》:“除冷风,顽痹。生用治疥癣及疗寒热咳逆,炼服主虚损泄精。” ④《海药本草》:“主遗精痔漏,老人风秘等。” ⑤《日华子本草》:“杀腹藏虫。” ⑥《纲目》:“主虚寒久痢滑泄,霍乱,补命门不足,阳气暴绝,阴毒伤寒,小儿慢惊。” ⑦《纲目拾遗》:“天生磺,治膈症。舶上硫黄,灭斑,杀虫,治疮通血,止泻痢。”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磨汁涂。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有。 ①《药对》:“曾青为之使。畏细辛、飞廉、朴硝、铁、酷。” ②《本经逢原》:“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多致便血;湿热痿痹,良非所宜。”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半夏,治老人虚寒便秘。 ②配石灰,治癣疥疮癞。 ③配蛇床子,治阴蚀瘙痒。 ④配附子、黑锡,治肾虚寒喘。
方选和验方: ①半硫丸(《局方》)治心腹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或泄泻等: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上等份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15~20丸,妇人醋汤下。 ②剪根丸(《经验广集》)治胃气,冷痛尤效:硫黄30g,元胡索、胡椒、五灵脂、白豆蔻各15g,木香(切片,晒干)7.5g。研细末,拌匀收贮,体状者服0.3g,弱者0.24g,老人幼童0.15g,取温烧酒15ml调服,待次日,吃稀米汤,至5日后方可吃干饭。孕妇忌服。 ③如圣散(《圣济总录》)治一切干湿癣:石硫黄1.5g,风化石灰15g,铅丹6g,腻粉3g。同研如粉,用生油调,先以布揩破癣涂之,未涂药间,煎葱白、甘草汤淋洗,如换时亦如此。 ④黄蜡丸(《圣济总录》)治水泻不止,伤冷虚极:硫黄30g,研细,先溶黄蜡,入硫黄末打匀,丸如梧酮子大,每服5丸,新汲水下。 ⑤黑锡丹(《太平圣惠和剂局方》)治肾阳衰弱,肾不纳气,胸中痰壅,上气喘促,四肢厥逆,冷汁不止;奔豚;寒疝腹痛,肠鸣滑泄;男子阳痿精冷,女子带下清稀等症:沉香、炮附子、胡芦巴(酒浸、炒)、阳起石(研细)、炒茴香、补骨脂(酒浸、炒)肉豆蔻(面裹煨)、川楝子(蒸,去皮核-木香各30g,肉桂15g,黑锡、硫黄各60g。于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砂于,地上出火毒,研极细,余药为细末,和匀入研,自朝至暮,研至黑光色为度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30~40粒,空腹姜盐汤或枣汤送下,妇人艾醋汤送下。
单方应用:①金液丹(《局方》)“治男子腰肾久冷,心腹积聚,胁下冷癖,腹中诸虫,失精遗弱,形羸力劣,脚膝疼痛,冷风顽痹,霍乱转筋,虚滑下利;又治妇人血结寒热,阴蚀疽痔:硫黄300g,净拣去沙石,研细飞过,用瓷盒子装,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盐泥固济晒干,地内先埋1小罐子,盛水令满,安合子在上,用泥固济讫,慢火养7日7夜,候足,加顶火1斤煅,候冷取出,研为细末,以药末30g,用蒸饼30g,汤浸握去水,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多至100丸,温米饮下,空心服之。 ②《本事方》:“治阴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硫黄末,新汲水调下6g,良久,或寒一起,或热一起,更看紧慢,再服,汗出差。” ③《杨氏护命方》:“治脾虚下白,脾胃虚冷,停水滞气,凝成白涕下血:舶上硫黄30g(研未),炒面0.3g,同研,滴冷热水丸梧子大。每日米汤下丸50丸。” ④《肘后方》:“治卒得疥疮:麻油摩硫黄涂之。” ⑤《仁斋直指方》:“治疬风:硫黄末,酒调少许,饮汁,或加大枫子油更好。” ⑥《姚僧坦集验方》:“治疬疡风病:白色成片,以布拭醋,磨硫黄、附子涂之,或硫黄、白矾擦之。” ⑦《梅师集验方》:“治阴生湿疱疮:石硫黄,研如粉,敷疮上,日3度。” ⑧《医方摘要》:“治咳逆打呃:硫黄,烧烟熏之。” ⑨《瑞竹常经验方》:“治酒渣赤鼻:舶上硫黄、鸡心槟榔等份,片脑少许。为末,绢包,日日擦之,加蓖麻油更妙。” ⑩《千金方》:“治耳聋:硫黄、雄黄各等份。为末,绵裹纳耳中。” ⑾内蒙古《中草药析医疗法资料选编》:“治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硫黄30g,银朱3g,陈醋250ml。将硫黄放在铁勺内熔化后,放入银朱拌匀,在地上挖个7~10cm深的坑,将醋和溶化的硫黄液先后倒在坑内,等凝固后取出再熔化,如此处理3次,捣细粉,用植物油调匀,以布包药搽患处,1日2次。” ⑿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烧伤、烫伤,能止痛,抗感染,保护疮面,促进愈合:硫黄、烧酒。将硫黄粉碎放入磁器内(不可用金属容器),兑入烧酒,以没有过硫黄为度。把酒点着烧成炭灰色。因酒含有水分,如烧后还余有水分,可用慢火将硫黄烤干,然后研面,用时撒于患部。如有水泡,将水泡挑破再上药物。” ⒀《广西攻克慢性气管炎工作会议资料》:“治慢性气管炎:取硫黄500g,绿豆(磨碎,布包)500g,加水煮2~3小时,至硫黄成松泡状时,取出绿豆,使硫黄干燥,研粉。每次1g,日服1~2次,20天为1疗程。” ⒁浙江医学 1962;(2):“治蛲虫:取硫黄粉内服,2~5岁每次0.3g,6~7岁每次0.5g,每天3次,进餐时服,同时每天洗涤肛门1次,并用硫黄粉扑于肛门及其周围。”
医药家论述①寇宗奭《本草衍义》:“硫黄今人用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中病当便已,不可尽剂。” ②王好古《汤液本草》:“硫黄,如太白丹佐以硝石,来复丹用硝石之类,至阳佐以至阴,与仲景白通汤佐以人溺、猪胆汁大意相同,所以去格拒之寒,兼有伏阳,不得不尔,如无伏阳,只是阴证,更不必以阴药佐之也。” ③李时珍《纲目》:“硫黄秉纯阳之精,赋大热之性,能补命门真火不足,且其性虽热而疏利大肠,又与燥涩者不同,盖亦求危妙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