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边缘革命的效应

边缘革命的效应

政府主导的改革从文革结束之后即开始启动。当时的主要措施是:在农村领域,承诺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增加粮食进口,提高农民粮食消费的数量,鼓励副业的发展,包括社队企业的发展;在工业领域,要求降低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加速对轻工业的投资,减少在生产领域的资本投入,增加住房和其他非生产领域的政府开支,包括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有企业的经营方面,推出“放权让利”政策,赋予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它们的积极性。所有这些改革措施,在科斯和王宁看来,虽然有一定的效果,却没有将国企从政府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更不用说对现有体制产生革命性影响。

与政府主导的小心翼翼改革形成鲜明对比,由民间边缘力量所推动的改革首先在农村领域促成了巨大变化,土地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乡镇企业建立了初步的农村工业化,农民身份开始转换,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城市个体经济由小到大,促进了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停滞的国营经济树立了榜样。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开放,则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发了中国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从引进资金、人才、观念到引进机制,全面推动了改革开放。

显然,边缘力量所推动的改革,对中国的市场化转型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带来的是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

中国民间主导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地从边缘成为主流的过程,是政府主导的改革的源泉。随着草根的创新性力量日渐显著,执政党内部的改革派日渐看到了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明边缘力量终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脊梁。来自上层的改革被融入到底层改革所开创的经济活力之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改革最终汇合成一个巨大的合力,共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