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楞次,Э.Χ.

图

俄国物理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804年2月24日(旧历12日)生于多尔帕特(今苏联爱沙尼亚的塔尔图),1820年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后进入多尔帕特大学。19岁时被推荐作为地球物理观测员参加了俄国主办的由O.E.科采布率领的“普雷德普里阿蒂”号单桅帆船第二次全球性科学航行(1823~1826)。1829~1830年去高加索考察并进行地磁观测,精确测定里海海平面的变化和提取石油及天然气样品。1836~1865年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其间还兼任海军和师范等院校物理学教授。1865年2月10日(旧历1月29日)在意大利罗马逝世。

楞次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是:1833年发现感生电动势阻止产生这一感应的磁铁或线圈的运动,此结论于1834年发表,后称为楞次定律。1842~1843年独立于J.P.焦耳并更为精确地建立了电流与其所生热量的关系,后被称为焦耳定律,或焦耳-楞次定律。他还研究并定量地比较了不同金属线的电阻率,确定了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电磁铁吸引力与磁化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定律。1832年致力于电学量和磁学量的冲击法测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844年导出包含电动势和电阻的归一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的定律,但1845年后,G.R.基尔霍夫却获得了更有普遍意义的电路定律。在电化学方面,他确立了伽伐尼电池中电动势的相加性,阴极和阳极上极化电动势的相加定律,以及每一电极的极化电动势和起始电极电势的相加定律。在地球物理方面,他积累了大量而可靠的观测数据;在全球性科学航行中,他测量了深海的海水比重和温度:发现并正确地解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赤道南北的海水中含盐量较高,且大西洋的比太平洋的高,而印度洋含盐量低的现象,还注意到在一定纬度下,海洋表面的水温高于水上面的空气温度;1845年在他倡导和协助下组织了俄国地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