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葎草

概况

异名:勒草、黑草(《别录》),葛葎蔓(《唐本草》),葛勒蔓(《蜀本草》),来莓草(《开宝本草》),葛葎草(《圣济总录》),葛勒子、涩萝蔓(《救荒本草》),葛人藤(《本经逢原》),锯锯藤(《贵州民间方药集》),五爪龙、中胶迹(《福建民间草药》),老虎藤(《安徽药材》),过沟龙(《江西草药》),穿肠草、拉拉秧(《东北药用植物志》),拉拉蔓(《河北药材》)。

基源:为桑科葎草属植物葎草的全草。

原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Antidesma scandens Lour.;Humulus japonicus Sieb.et Zucc.),又名拉马花子(辽宁),割人藤(江苏),假苦瓜、苦瓜藤(广东),五叶杂藤、大叶五爪龙(浙江)。

历史:葎草,首载于《唐本草》,云:“葎草生故墟、道旁,叶似蓖麻面小且薄,蔓生有细刺,亦名葛葎蔓,古方亦时用之。”《纲目》谓:“二月生苗,茎有细刺,叶对节生,一叶五尖,微似蓖麻面有细齿,八、九月开细紫花成簇,结子状如蓖麻子”。如上所述,经考证,与本种一致。

形态: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3~6m。茎枝和叶柄有倒生小钩刺。叶对生;叶柄长5~20cm;叶片纸质,掌状5~7裂,花枝下部叶常3裂,长6~9cm,宽7~14cm,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表面被疏硬毛和白色腺点,背面延脉有硬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圆锥形,腋生或顶生,雄花小,花被片淡黄绿色,披针形,背面疏生硬毛和腺点,边缘有细纤毛,花被片和雄蕊各5,雄蕊短于花被;雌花序腋生,排列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宿存苞片有白刺毛和黄色腺点,内有花2朵,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被退化为一全缘的膜质片,灰白色;花柱红褐色。瘦果扁球形,褐红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02页.图100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坡旷地、路旁和村镇附近。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化学性质

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D-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即芹菜素-7-葡萄糖甙)、牡荆素(Vitexin)[1]、挥发油、鞣质等。种子含脂肪油27.9%[2]。全草还含胆碱和天门冬酰胺。挥发油中含葎草酮、蛇麻酮[3]、β-葎草烯、石竹烯、α-烯(α-Copene)、α,β-芹子烯(α,β-selinene)、γ-荜澄茄烯(γ-Cadinene)[4]。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 1962,82:1331。[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 中国经济植物志 1961:719,1647。[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1960:867。[4] BullChem Soc Jap 1970;43(11):3594。

药理

葎草煎剂2g/kg ig,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有止泻作用,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试验及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试验,表明对胃肠均有抑制作用;100%煎剂0.1ml加于50ml浴液中,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收缩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十二指肠收缩的作用[1]。葎草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94;25(8):415。[2] 湖南医药杂志 1974;(5):49。

药性

性味:①《别录》:“味甘。” ②《唐本草》:“味甘、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瘀,健胃。

主治:淋病,小便不利,肺结核,肺炎,肺脓疡,肠胃炎,痔疮,痈毒,蛇较伤。 ①《别录》:“主瘀血,止精益盛气。” ②《唐本草》:“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煮汁及生汁服之。” ③《纲目》:“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瘟疫,敷蛇、蝎伤。” ④《本草衍义》:“治伤寒汗后虚热。”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肺结核潮热,胃肠炎,痢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⑥《安徽药材》:“治失眠,洗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鲜品60~12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葛葎草浴方(《圣济总录》)治乌癞:葛葎草200g(锉,细淘),益母草100g(锉,洗淘)。用水3500ml,煮取2500ml,漉去渣,盆瓮中浸浴1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1时辰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搔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3日1浴。其药水经浴2次即弃之。 ②《纲目》:“治新久疟疾:葛葎草30g(去两头,秋冬用干者),恒山末30g。以淡浆水300ml,浸药,星月下露1宿,五更煎150ml,分2服,以吐痰愈。” ③《湖南药物志》:“治手足麻木:葎草、黄蒡草、胡麻叶、烂泥巴,捣烂,酒炒,趁热包敷患处。” ④《湖南药物志》:“治血崩:葎草9g,山枇杷6g,鬼箭羽6g,当归6g,党参6g。水煎服,每日3次。” ⑤《湖南药物志》:“治子宫脱垂:葎草、明矾,煎水洗。” ⑥《湖南药物志》:“治疮疖疮毒:葎草、首乌叶、小血藤叶、金银花叶、野菊花叶,捣烂敷患处。” ⑦《湖南药物志》:“治汤火伤:葎草、金樱子根,共捣烂敷。” ⑧《内蒙古中草药》:“治肺结核,午后低热、盗汗:葎草30g,黑豆30g。水煎服,连服7~10天。” ⑨《内蒙古中草药》:“治肾炎水肿:葎草30g,生姜9g,慢火水煎分2次服。” ⑩《福建民间草药》:“治瘰疬:葎草鲜叶60g,黄酒60g,红糖120g。水煎,分3次饭后服。” ⑾《福建民间草药》:“治蛇、蝎螫伤:葎草鲜叶30g,雄黄3g,捣烂敷贴。” ⑿浙江中医杂志 1984;(2):“治阴痒症(霉菌性阴道炎):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各15g,黄柏10g,秦皮6g,川椒5g,薄荷3g,枯矾12g,野菊花、葎草各30g。水煎,坐浴,每日1次,每次20~25分钟,10天为1疗程。” ⒀四味散(湖南中医杂志 1989;(3))治肺结核:葎草30g,铁包金15g,鱼腥草15g,夏枯球10g。切碎,煎水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7~12个月。

单方应用:①《本草图经》:“治膏淋:葎草捣生汁300ml,酢60ml。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 ②《本草图经》:“治久痢成疳:葎草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 ③《独行方》:“治癞,遍体皆疮者:葎草500g。以水2000ml,煮取1000ml,以汁渍疮。” ④《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鲜葎草60~120g。水煎饭前服,每日2次。” ⑤《福建民间草药》:“治痈毒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葎草鲜叶30g。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每日换2次。” ⑥《闽东本草》:“治痔疮脱肛:鲜葎草90g,煎水熏洗。” ⑦《江苏药材志》:“治小儿天泡疮:割人藤(即葛人藤)煎水洗,每日1~2次。忌鱼腥发物。” ⑧《江西草药》:“治皮肤瘙痒:葎草适量,水煎熏洗。” ⑨《内蒙古中草药》:“治急、慢性胃肠炎:葎草30g,红糖适量。水煎服。” ⑩山东中医杂志 1994;(4)治胆囊炎解痛:葎草500g,煎水300~600ml,分4~6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