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酸角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异名:酸桷子(《本草拾遗》),酸饺(《滇南本草》),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
基源:为豆科酸豆属植物酸豆的荚果。酸豆属植物全世界1种,中国亦有。
原植物:酸豆Tamarindus indica L.,又名罗晃子(云南)。
历史:本品以“都桷子”名载《本草拾遗》。《海药本草》载:“都桷树出九真,交趾,野生。二、三月开花,赤色,子似木瓜,八、九月熟。”以上记载二、三月开花,估计系按农历,即今公历五、六月。“花赤色”与今之“黄色,具紫纹”不完全相符,但因花期不同颜色多变,且“具紫纹”与“赤色”有相同之处。因之,以上描述基本上相符。唯“子似木瓜”不甚明确。曾有人理解系指其“味”,或为两者之种子形态?待作进一步研究。据查《植物名实图考》中所载“都桷子”的图与本品相符。
形态:常绿乔木,高6~20m。树皮暗褐色、具纵纹,有皮孔。双数羽状复叶,小叶14~40枚,长圆形,长1~2cm,宽0.45~0.9c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偏斜,两面无毛。总状花序组合呈圆锥花序;萼筒陀螺形,裂片4;花冠黄色,具紫纹,上面的3枚花瓣片大,下面的2枚较小;能育雄蕊3,花丝中下部合生,退化雄蕊刺毛状。荚果宽长圆形,肥厚,长约3~6cm,宽0.4~1.5cm;黄褐色或污黄棕色,种间缢缩。种子3~4粒,近圆形,红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7~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30页.图2389)
生药采集:春季采集果实,除去种子,晒干。药材产于云南。
化学性质果实含糖类和d-酒石酸、柠檬酸、甲酸、L-苹果酸[1,2]、丝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哌啶酸-2(Pipecolic acid)[3]。
附 叶含d-酒石酸、l-苹果酸[2]、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4]。嫩叶及芽中富含酮类化合物[5]。
参考文献[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404。[2] CA 1964;61(3):3622g。[3] CA 1954;48:12239d。[4] CA 1966;64(9):13090e。[5] CA 1963;59:9129a。
药性性味:酸、甘、凉。 ①《滇南本草》:“味甘、酸,平。”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酸,凉。”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清暑热,化积滞。
主治:暑热食欲不振,妊娠呕吐,小儿疳积。 ①《滇南本草》:“治酒化为痰,隔于胃中,同白糖煎膏,早晚各服3g。” 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暑,消食化积。” ③《中草药学》:“清热解暑,消食化积。主治 1)夏季暑热,食欲不振。 2)妊娠呕吐。 3)大便干燥,小儿疳积,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熬膏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云南中草药选》:“预防中暑,饮食不振,妊娠呕吐,便秘,小儿疳积:酸角15~30g。水煎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民间用酸角作酸味调料和制作清凉饮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