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意义重大。 一、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小康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的事业。 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方面,生态文明也与社会主义原则一致。 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平台。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资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三、生态文明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政治文明、法律完备、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为我们文明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一是为我们创造了文明理念:尊重自然、谋求和谐,营造健康家园;二是为我们指明了文明的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三是为我们提供了文明手段:摒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