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对日照

反日点(天球上黄道带内与太阳相距 180°的一点)附近一个非常暗淡的弥漫状亮斑,它通过黄道带与黄道光的光锥相连。对日照大致呈卵形,范围约20°×10°,长径几乎达到月球角直径的40倍左右,亮度极大的位置在反日点稍偏西几度的地方。对日照十分暗弱,因此,直到1856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勃罗森写下第一条记载:“对日照的最亮部分恰与太阳的位置相反,所以,对亮度最大位置的估计与反日点往往符合到1°以内。”最微弱的照明光亮都足以将对日照淹没,所以只有远离城市,在无月的晴夜,使眼睛充分适应黑暗环境后,才有希望看到对日照。最有利的观测时间是3月和9月;冬夏两季则很难观测到,因为这时它恰好与银河交迭在一起。

对日照的起因至今尚无定论。较为流行的理论有四种:

(1)黄道光假说,将对日照看作黄道光的一部分,其亮度增大是因为在该方向上粒子的散射函数有一极大值(后向散射)。目前倾向于这种观点的人较多。

(2)吉尔当-摩耳顿假说,认为离地球0.01天文单位处在反日方向上的平动点(见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周围有一个行星际尘埃集中区,它们对太阳光的散射形成对日照。

(3)尘尾假说,认为在太阳风和辐射压力作用下,地球产生一个尘埃云尾,它指向偏离反日点的某一方向,在这个方向上的散射强度可以充分增大,从而产生对日照。

(4)气尾假说,认为地球有一“气尾”,对日照的形成与气尾中被激发原子和分子的发射有关。虽然诸说不一,但是从对日照光谱中没有发射线,而且与太阳光谱很相似(仅仅稍微偏红)这一点来看,似乎肯定了它只不过是反射太阳光的行星际物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