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enkou jingjixue
[外文]:population economics
研究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又称经济人口学。
研究对象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和经济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渗透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本质联系,即人口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就是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口经济学是一门介于人口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一般说来,如果偏重于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把人口经济关系作为人口现象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可看作是人口科学的一个分支;如果偏重于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把人口经济关系作为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可看作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
简史人口经济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或者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已经有一些思想家论及人口和土地、人口和财货的关系。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例如W.配第、F.魁奈、A.斯密、T.R.马尔萨斯、D.李嘉图、J.-C.-L.西蒙德·德西斯蒙迪等人,论及人口和财富、人口和收入、人口和生活资料、人口和资本积累等关系,E.坎南等还提出了经济适度人口论,从而为人口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
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20世纪的30年代末,形成于50~70年代。在1936年以后,以J.M.凯恩斯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把西方经济的长期停滞归因于有效需求不足,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则是人口增长处于长期下降和停滞状态。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研究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著作,如:英国W.雷德韦的《衰退人口的经济学》(1939);美国J.斯彭格勒的《人口增长经济学概论》(1947),F.W.诺特斯坦的《人口变动的经济问题》(1953)、H.列宾斯坦的《经济人口学的发展理论》(1954)、S.库兹涅茨的《人口、收入和资本》(1954)和《人口增长长波与经济变量的关系》(1958)、A.J.科尔和H.胡佛的《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1958)等。随后,还有G.S.贝克尔的《生育率的经济学分析》(1960)、R.伊斯特林的《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1968)和《生育率的社会经济理论》(1969)。这些著述推动了人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972年斯彭格勒《人口经济学》一书的出版,被看作是这门学科形成的明显标志。
人口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比较晚,到1983年始有《人口经济学》教材出版,此后发展较快,但仍处于初创阶段。中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致力于阐明人口和经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并深入研究中国现实的人口经济问题,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人口经济学大体上可分为微观人口经济学和宏观人口经济学。微观人口经济学主要研究人口和家庭经济的内在联系,即家庭规模、类型、功能、收入水平、家庭成员收入构成、家庭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对人口生育行为与生育率的影响,人口增长与家庭人口投资,人口变动与家庭经济效益的关系等。宏观人口经济学主要研究人口和社会经济(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内在联系,特别是生育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迁移与流动、性别年龄构成等人口变量同人均国民总产值、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的关系,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口投资和经济技术投资的关系等等。这些变量关系是比较长期和稳定的,往往要通过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体现出来。此外,人口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相互关系,人口经济预测和规划,人口经济发展模式等,在人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也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则把对生育行为和生育率水平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分析,作为它的核心内容。
人口经济学对于科学地制定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与规划,增进家庭和社会的人口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现代化,有着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