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茯苓的处方(一百一十六)

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甘;淡;平,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小编整理出含有茯苓的处方共141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901~6960共60个。

处方1、加减二母宁嗽汤

处方川贝母2钱,天门冬3钱,广砂2钱,知母3钱,蒌仁3钱,云茯苓4钱,麦门冬3钱,粟壳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咳嗽,脉象洪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川贝为君,川贝为清凉之品,为止嗽之圣药;佐以知母、天冬、麦冬、蒌仁、粟壳,俱能清热化痰;茯苓、甘草其性和平,能扶脾助胃;唯广砂微温,能清痰化滞,开胃益脾,脾能健运,则痰无积滞,而嗽止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处方2、白前汤

处方白前2两,木通(锉)2两,防己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3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紫色)3两,桑根白皮(锉、炒)3两,紫菀头50枚。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肺痿咳嗽日久,喘急,仰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良久温服,日3次。胸中有脓者,当得吐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3、加减四君子汤

处方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肉豆蔻半两,黄耆半两,甘草(炙)2钱。

功能主治疮疹不渴,脏寒下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钱,水半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3分,乳母倍服。大便不固,痘渐黑陷,小儿乳母同服。若大泻,手足厥冷,加附子。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四

处方4、白术散

处方白术1斤,肉桂半斤,干地黄4两,泽泻4两,茯苓4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补肾气。主肾虚。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米饮下,日3次。2服佳。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

处方5、加减大安丸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白茯苓、白术、枳实(炒)、桔梗各等分,苏子(炒)、甘草(炙)、莱菔子(炒)各减半。

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伤乳喘嗽。

用法用量淡姜汤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处方6、加味四君子汤

处方泡参5钱,白术3钱,茯苓3钱,甘草2钱,秦归2钱,酒芍2钱。

功能主治妇人气虚不能摄血,月经先期,经量不多,神倦短气,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温服。经量过多,加黄耆3钱,乌鲗骨8钱。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7、加减肾气丸

处方山茱萸(取肉)1两,白茯苓(去皮)1两,牡丹皮(去木)1两,熟地黄(洒蒸)1两,五味子1两,泽泻1两,鹿角(镑)1两,山药(锉,炒)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三消。

用法用量①本方方名,《证治要诀类方》引作“肾气丸”。②方中鹿角,《冯氏锦囊·杂症》作鹿茸。弱甚者,加附子1两,兼进黄耆汤。

摘录《济生》卷一

处方8、白金散

处方牛黄1钱,白僵蚕(炒)5钱,枳壳(炒)5钱,附子(炮)2钱半,胆南星2钱半,茯苓2钱半,硼砂2钱半,牙消2钱半,朱砂2钱半,全蝎(去毒)10个,麝1字。

制法上为末,糯米粥为丸。

功能主治胎惊,诸痫,潮热。

用法用量生姜汤或麦冬汤送下。

摘录《诚书》卷八

处方9、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10、分心气饮子

处方青皮2钱,陈皮5钱,白茯苓3钱半,半夏3钱半(制),紫苏2两,大腹皮5钱(洗),厚朴(炒)3钱半,赤芍3钱,桑白皮(炒)5钱,木通3钱半,桔梗5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气实,刺痛胀满。

用法用量分5剂。每剂加生姜3片,大枣1个,灯心10根,水煎服。

摘录《国医宗旨》卷二

处方11、二金泻热汤

处方金钗石斛2钱,茯苓5钱,泽泻2钱,白术2钱,贝母2钱,车前子2钱,牛膝1钱,金银花2两,黄柏2钱,防己5分,生甘草1钱。

功能主治腨上生疽。

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空腹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七

处方12、回阴散痉汤

处方巴戟天5钱,茯苓1两,山药5钱,防风5分,炒栀子1钱,白芍5钱,当归3钱,白术1两,甘草1钱。

功能主治厥阴痉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补肝经之血,而佐之去湿、去火、去风之味,自是正治之法。而又补肾中之火,益之巴戟天何居?正补少阴之谓也。第厥阴之木,非少阴之水不生,何必补肾中之火?讵知汗发亡阳,阳气尽从外泄,肾中已无真火,单用寒凉以祛热,则脾胃不胜其寒矣。巴戟天温肾不至大热,肾温而阳回,肝清而阴足,阴阳和合,内之下气既固,风热湿之外邪不必攻而自破,况原有攻之者乎。此有益无损之治法,又何患厥阴痉症之无传久哉。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13、分心气饮

处方紫苏叶、半夏、青皮、陈皮、大腹皮、赤茯苓、桑皮、芍药、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一切气病。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处方14、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3分,赤茯苓1两,酸枣仁3分(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半两,薏苡仁3分,羌活3分,赤芍药3分,麻黄3分(去根节),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痹挛,肿痛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15、加味大醒脾散

处方人参、白术(去芦,炒)、白茯苓(去皮)、橘红、丁香、南星(炮)、全蝎(去毒,炒)、天麻(煨)、白附子(煨)、山药(炒)、木香、石莲肉(去壳)、石菖蒲、肉豆蔻、砂仁、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慢脾风,内虚,昏迷不醒。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16、加味二陈汤

处方南星(姜制)1钱半,半夏(姜制)1钱半,苍术(米泔浸炒)1钱,黄柏(煨)1钱,陈皮1钱,茯苓8分,甘草5分(一方二陈汤加南星、香附、乌药、枳壳)。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积腰痛,脉滑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五

处方17、白凤丹

处方嫩黄耆(蜜水炒)2两,人参(去芦)2两,川芎2两,白茯苓(去皮)2两,当归(酒洗)2两,干姜(炒)2两,大附子(面裹炒,去皮脐)2两,小茴香(盐酒炒)2两,白芍(酒炒)2两,肉桂2两,白术(去芦,微炒)2两,胡椒2两,艾叶(醋炒)2两,破故纸(盐酒炒)2两,乌药2两,甘草(炙)1两,香附米(醋炒)6两,苍木(米泔浸,炒)4两,吴茱萸(炒)1两。

制法上锉;用白毛乌肉鸡1只重2斤,吊死,水泡,去毛屎并头足不用,入铁锅内,将药片盖上,入好酒,煮烂为度,取去骨,同药在锅焙干,为末,将鸡酒汁打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水不调,肚腹冷痛,赤白带下,子宫虚冷,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好酒送下。治后症先宜服五积散加香附、吴茱萸、小茴,减麻黄,入米糖1块煎服;后服此丸药。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18、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葛根1两,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拭去毛,炙微黄)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黄耆(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微赤)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胸痰逆,烦闷,头重目眩,憎寒,恶闻食气,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19、分心气饮

处方桔梗、枳壳、木香、槟榔、乌药、香附、木通、肉桂、芍药、茯苓、大腹皮、桑皮、青皮、陈皮、真紫苏、羌活、甘草。

功能主治妇人内郁,血凝气滞成病者。

用法用量上锉2剂,加生姜3片、大枣2个,灯心30条,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滓更煎服。

摘录《宋氏女科》

处方20、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3分,酒芩1钱,羌活1钱,威灵仙3钱,南星1钱,香附1钱,苍术1钱半,白术1钱。

制法上锉1服。

功能主治臂痛,乃上焦湿痰横行经络所致。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处方21、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半,茯苓2钱,甘草1钱,桔梗1钱半,枳壳1钱半,麻黄(去节)8分,杏仁20粒(去皮尖),桂枝1钱。

功能主治肺感风寒,痰稠喘急,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生姜汁合服。

摘录《会约》卷九

处方22、红铅造化丹

处方红铅2钱,人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甘草5钱(炙),枯矾5钱,辰砂7钱5分,寒食面7钱5分,麝香8分,冰片6分,乳粉2钱(用头生男乳,每盘内用一小钟,晒干,共收用之)。

制法上各研精细,方为一处共再细研;用白蜜2两,再同头生男乳一大杯,慢火重汤内用瓷碗顿蜜,滴水不散为度;候稍温和入前药,软硬得宜,为丸如龙眼核大,金箔为衣,瓷罐收用,或以蜡固亦妙。

功能主治痈疽元气不足,软陷不起发,或已发复被风寒内外所侵,以致疮毒下陷,变为阴塌不痛者,急宜服此;亦可转阴为阳,返出毒气,复肿为吉;诸症呕吐、怔忡、泻痢,屡药不愈,异症并效。

用法用量每用1丸,好热酒1杯化药,食远服之。用厚绵帛复暖患上,其热如蒸,疮必复起作痛,乃此丹之效也。大率心经之病石菖蒲,肝经之病用远志,脾经之病用生姜,肺经之病麦门冬,肾经之病五味子,各随五经之症,用五引煎汤化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23、二萸散

处方吴萸1钱,山萸1钱,川楝子1钱,白蒺藜9分,海藻8分,延胡索8分,桔梗8分,青皮8分,小茴7分,五味7分,茯苓5分。

功能主治茄病。

用法用量有儿胞下后,名曰茄病。

摘录《妇科玉尺》卷三

处方24、加味黄连香薷饮

处方香薷、黄连、扁豆、厚朴、陈皮、法夏、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暑热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清暑化湿和中之剂。用香薷、黄连清暑退热,扁豆、茯苓利湿止泻为主,佐二陈、厚朴以燥湿和中调气,故为治暑热泄泻之良方。若用于夏季急性肠炎,形寒发热,腹痛下利之症,有消炎解热健胃作用。如多汗,易香薷为藿香,则尤为适宜。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25、加味凉膈散

处方大黄3两,朴消3两,甘草3两,连翘4两,滑石4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薄荷1两,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淋闭。

用法用量每服1两,加竹叶、蜜少许,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处方26、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拣净)2两,芜荑(炒,去皮)2两,使君子(肥白者,微炒,去皮)2两,白茯苓(去皮)半两,白术(无油者,去芦)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半两,芦荟(研细)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疳疾,面黄腹大,饮食不润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2两,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2日仍依前法煮食,药尽为度。

各家论述《医灯续焰》:是方以四君补脾运土治其本,芜、使、芦、砂杀蛔清热治其标。食肉不食药者,收药味于肉,并肉并味从类而归脾。若脾疳面黄腹大,饮食不调,肌肉枯瘁,每见蛔者,服之自效,恐诸疳则未必也。

摘录《袖珍小儿》卷五

处方27、加味理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炮姜、炙草、川芎、扁豆。

功能主治因强呕吐,致伤胃吐血,腹痛自汗者。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处方28、加味参茯饮

处方人参5钱,茯苓5钱,半夏3钱,天花粉3钱,甘草1钱,竹沥2合,附子1片。

功能主治痰积上焦,哭笑无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29、半夏茯苓汤

处方半夏(汤洗)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白术1两,丁香5钱,缩砂5钱,粉草3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产前胸中宿有痰饮,产后多致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食前温服。

摘录《得效》卷十四

处方30、加减泻白散

处方桑白皮(蜜炒)、地骨皮、炒甘草、人参、白茯苓、肥知母、枯黄芩。

功能主治肺炎喘嗽。

用法用量粳米1撮为引。

摘录《麻科活人》卷一

处方31、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茯苓1两半,葛根1两,麦门冬2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自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愦愦,头闷目眩,四肢沉重,恶闻食气,好吃酸咸果实,多卧少起,3月4月皆多呕逆,百节酸疼,不得自举。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32、化淫消毒汤

处方白芍1两,当归5钱,炒栀子3钱,苍术3钱,生甘草1钱,金银花1两,青黛3钱,生地3钱,土茯苓5钱。

功能主治梅毒、臊疳。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处方33、加减人参丸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阿胶、苏梗、桑寄生。

功能主治受孕后,因色欲过甚,精血暗损,荫胎不足,胎系不固,胎不长成,而每致半产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34、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半夏2钱,茯苓2钱,甘草1钱,川芎8分,蔓荆子1钱,北细辛3分。

功能主治痰厥头痛;或呕恶咳嗽,寸关脉滑者。

用法用量姜汁为引。如兼虚者,加白术1钱半,山药(炒黄)3钱;如兼火者,加黄芩、花粉各1钱半,石膏2钱。

摘录《会约》卷六

处方35、加味六君子汤

处方炙党参2钱,甘草2钱,半夏2钱,阿胶珠(蛤粉炒)2钱,制白术2钱,茯苓2钱,陈皮2钱,黑姜2钱,蕲艾叶2钱。

功能主治经多色淡。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性病》

处方36、连翘橘红汤

处方甘草、半夏、橘红、茯苓、大黄(煨)、连翘、桔梗、柴胡。

功能主治头顶下,痰核结块。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女科指南》

处方37、沉香降气丸

处方沉香1两,人参1两,当归(酒浸,焙)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枳壳1两,陈皮1两,白术(焙)1两,白茯苓1两,茯神1两,甘草(炙,去皮)1两,熟地黄(酒浸)2两,白豆蔻5钱,荜拨5钱,牛膝(酒浸,焙)2两半,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2两,五味子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用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三味为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饮咳嗽,肺受风寒,心火上炎,风热相搏,致令风热痰生,气不升降。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以盐汤或蜜汤、或温酒送下。喘,加杏仁;嗽,加半夏。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处方38、各等倍奇汤

处方大黄、杜仲、当归、牛膝、地黄、白芷、黄连、槟榔、芍药、川芎、忍冬、甘草、木瓜、沉香、桑寄生各等分,土茯苓倍用。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7合,煮取3合半,去滓温服。

摘录《霉疠新书》

处方39、六神丸

处方神曲(别为末,留作糊)、麦芽、茯苓、枳壳、木香(煨,白痢倍之)、黄连(赤痢倍之)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神曲末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久而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送下。

各家论述此方有黄连可以解暑毒,清脏腑、厚肠胃;有木香能温脾胃、逐邪气、止下痢;有枳壳能宽肠胃;有茯苓能利水道;有神曲、麦芽可以消滞。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处方40、加减藿朴夏苓汤

处方藿香、川朴花、半夏、茯苓、杏仁、米仁、大豆卷、泽泻、红花。

功能主治产后湿温。因胎前湿伏中焦,致产后缠绵不已,状若阴虚发热者。

用法用量热重,去豆卷,加葛根、黄芩。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41、加减泻白散

处方桑白皮1两,地骨皮7钱,甘草半两,陈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白茯苓3钱。

功能主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入粳米10粒,同煎至1盏,去滓,食后大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四

处方42、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白茯苓1两,芎藭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草豆蔻1两(去皮),厚朴3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1两(汤浸,去自瓤,焙),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吐泻过多,伤冷,胎脏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43、当归散

处方当归(切,焙)2两,甘草(炙.锉)2两,人参半斤,生干地黄半斤(以生姜半斤,取汁,浸1宿,切、焙),白茯苓(去黑皮)1两,杏仁(麸炒,去皮尖双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吐血,咳嗽烦满。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匕,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44、二冬汤

处方麦冬1两,天冬4钱,茯苓1钱5分,车前子1钱。

功能主治肺消,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烂咽肿,饮水过多,饮讫即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处方45、回天再造丸

处方真蕲蛇(去皮骨并头尾各3寸,酒浸,炙取净末)4两,两头尖(系草药,出在乌鲁木齐,非鼠粪也,如不得真者,以白附子代之,其性相似,制过用)2两,真山羊血5钱,北细辛1两,龟版1两(醋炙),乌药1两,黄耆2两(蜜炙),母丁香1两(去油),乳香1两(瓦焙去油),麻黄2两,甘草2两,青皮1两,熟地2两,犀角8钱,没药1两(焙去油),赤芍1两,羌活1两,白芷2两,虎胫骨1对(醋炙),血竭8钱(另研),全蝎2两5钱(去毒),防风2两,天麻2两,熟附子1两,当归2两,骨碎补1两(去皮),香附1两(去净皮毛),玄参2两(酒炒),首乌2两(制),川大黄2两,威灵仙2两5钱,葛根2两5钱,沉香1两(不见火),白蔻仁2两,藿香2两,冬白术1两(土炒),红曲8钱,川萆薢1两,西牛黄2钱5分,草蔻仁2两,川连2两,茯苓2两,姜黄2两(片子),僵蚕1两,松香5钱(煮过),川芎2两,广三七1两,桑寄生1两5钱,冰片2钱5分,当门麝5钱,辰砂1两(飞净),桂心2两,天竺黄1两,地龙5钱(去土),穿山甲2两(前后4足各用5钱,麻油浸)。

制法上药必须地道,炮制必须如法,为细末,择天月二德日,于净室内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真中、类中,痰迷厥气,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音 wāi]斜,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拘挛,步履艰难及小儿急慢惊风,诸般危急之症。

用法用量每丸重1钱,金箔为衣,外用蜡壳包裹。牙关紧闭,不可用铜铁器撬开,恐伤牙反唇舌,并恐惊其心,用乌梅1-2个分开,塞左右腮擦之自然开矣。如左边疼痛,不能运动用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如右边疼痛,不能运动,用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朝东桑枝);如两边疼痛,则两方并用,其桑枝只用3钱,俱空心服。凡服此药后,神气清爽,渐思饮食。间有1-2处屈伸不利,此系热痰留于关节,须用豨莶草2钱,防风1钱,归身1钱,白芥子1钱,红花8分,煎汤,以新白布拧热药水擦摸,1日2-3次,便能运动如常。

注意此丸力大势猛,未及双周岁者,筋骨柔软,究非所宜,非十分险重者匆服。孕妇忌服。

摘录《经验百病内外方》

处方46、二顺散

处方猪苓1两,泽泻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炙)1两,桂1两,干葛1两,杏仁(去皮尖)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伏热中暑,霍乱吐泻,烦闷燥渴,小便赤色,便血肚疼。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新汲水调下。

摘录《婴童百问》卷七

处方47、白术丸

处方白术2两,吴茱萸(汤浸7遍,焙干,炒)2两,桔梗(炒)1两,当归(切,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干姜(炮)2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生干地黄(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寒宿癖,心腹刺痛,痰逆呕吐,饮食不消,下利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处方48、回天大补膏

处方人参6两,白术4两,白茯苓3两,当归4两,白芍4两,川芎2两,生地1斤,熟地1斤,天冬5两,麦冬5两,知母3两,八制香附8两,红花1两,山药2两,自制龟胶4两,清阿胶4两,鳖胶4两,玄参2两,丹皮3两,柴胡3两,人乳2碗,牛乳半斤,羊乳半斤,梨汁1碗,柿霜3两。

功能主治虚损痨瘵之血枯。血枯则月水断绝,其外症畏寒发热,肌肉消瘦,皮肤干涩,爪甲青而不润,饮食减少,大便溏泄,小便痛而数,口干,咽燥,渐成劳瘵。脉侯左寸、左右尺必微而涩,右关必沉弦,左关必虚细。

各家论述是方参、苓、术、草四君子汤也;归、芎、芍、生熟地四物汤也;二冬、知母、玄参补肺金以培生化之源;丹皮、龟鳖甲煎胶以制浮游之火;人乳、牛乳、羊乳燥者润之;梨汁、柿霜热者清之;银柴胡以退肌热;香附以升气郁;红花以通血滞;山药以达腰膝营卫,生津液,健脾和胃,真有回天之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49、加味玉屏风散

处方黄耆、白术、防风、当归、苡仁、茯苓、牛膝、卑代、桂心、甘草。

功能主治膝眼风,寒湿偏胜者。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50、六物解肌汤

处方葛根4两,茯苓3两,麻黄2两,牡蛎2两,生姜2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伤寒发热,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再服后得汗,汗通即止。

注意忌酢物。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51、加味逍遥散

处方白术(米泔水浸,炒)、白芍(酒炒)、薄荷叶、白茯苓、当归身、牡丹皮、陈皮、柴胡、麦门冬、甘草、干葛。

功能主治病后瘦弱,唇白气虚,感时气出痧疹者;或体虚瘦弱,痧出白色,少红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八

处方52、加味藿香散

别名加味藿香饮

处方藿香、甘草、桔梗、青皮、陈皮、柴胡、紫苏、半夏、白术、茯苓、白芷、厚朴、川芎、香附、夏枯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气毒瘰疬,外受风邪,内伤气郁,以致颈项作肿,肩膊强痛,四肢不舒,寒热如疟,及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加味藿香饮(《嵩崖尊生》卷六)。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53、加减枳术二陈汤

处方枳实(炒)5分,白术(炒)5分,陈皮(去白)5分,半夏(洗)1钱,茯苓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噎膈。

用法用量清痰,加竹沥、姜汁各5匙;泻火,加姜汁炒黄连5分;开郁,加香附(米炒)、神曲(炒)、橘叶、青皮各5分;呕吐,加藿香叶、砂仁各3分;润气,加杏仁泥、麻子仁各5分;津少血虚,加当归、生地黄各5分(酒洗)。

摘录《保命歌括》卷二十八

处方54、加味四七汤

处方半夏(制)2两半,白茯苓1两半,厚朴(制)1两半,茯神1两,紫苏叶1两,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豁痰散惊。主心气郁滞,心悸痛,劳役则头面赤而下重,自烦发热,脉弦,脐上跳。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7片,石菖蒲半寸,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一

处方55、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3分,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升麻半两,龙胆(去土)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桑根白皮(锉,炒)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大便不通,壅热,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56、防风散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白芷1两,桔梗1两(去芦头),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芎䓖1两,当归1两(锉,微炒),黄耆1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赤小豆1合(炒熟),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托里内补。主大疮热已退,脓血不止,疮中肉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黄耆汤调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57、龙胆汤

处方龙胆草(微炒)2钱,钓藤皮2钱,柴胡2钱,北梗2钱,芍药2钱,川芎2钱,茯苓2钱,甘草(炙)2钱,人参1钱,大黄2钱半(湿纸裹煨)。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鬾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井水煎服。仍以红纱袋盛夜明砂与儿佩带。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处方58、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山药(炒)、车前、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滑泻不止,灸百会1穴,天枢2穴,中脘1穴,气海1穴。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渴,加干葛、乌梅;呕哕恶心,加藿香、乌梅、半夏;夏月加炒黄连、白扁豆;冬月加煨干姜。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59、分清饮

处方益智仁3分,川萆薢3分,石菖蒲(盐炒)3分,乌药3分,茯苓3分,白芍药3分。

功能主治小便余沥,并赤白浊。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八

处方60、半夏散

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半两,红豆蔻半两(去皮),桂心3分,木香半两,白术3分,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当归半两(锉,微炒),高良姜半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五膈气,呕吐酸水,脾胃虚寒,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