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n Han
中国现代版画家、中国画家。1916年7月29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幼年家贫。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中西绘画,1938年毕业后赴延安,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第二期学员。1939~1942年,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从事部队美术工作,曾任《新华日报》美术编辑,晋东南鲁艺分校美术系教师和木刻工场场长。1943~1948年,先后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和华北大学美术系任教。1949年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预科主任。1951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53年任该院版画系主任。其后曾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组工作,兼任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美术组副组长,并创作纪念碑上《强渡长江》浮雕的画稿。1961年调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1981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主任。曾参加第1、2、4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第1、4届全国文联委员。1979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在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及国内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出版有《彦涵木刻选集》、《彦涵版画集》、《彦涵画辑》(中国画)、《彦涵插图选集》等。
彦涵的版画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抗日战争时期的代表作如《不可征服的人们》、《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不让敌人抢走粮食》、连环木刻《狼牙山五壮士》等,表现了抗日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殊死的斗争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创作的《诉苦》、《审问》、《向封建堡垒进军》、《豆选》等,表现的是土地改革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河从此非天险》、《迎击》、《舍身炸碉堡》则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一曲曲英雄颂歌。50年代,他的《我们衷心热爱和平》及《沸腾的钢铁厂》、《老羊倌》、《植树去》等作品是以富有生活和象征意味的手法反映劳动者精神面貌的作品。60年代,创作了《水》、《捣碎封建牢门》等一部分历史性的作品和为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等小说所作的插图。这时期的作品,较之战争年代,在艺术上更为成熟,艺术风格更趋简练、生动、有力。1976年后,彦涵的版画创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偏重于写实的画风、情节性的构思一变而为写意性、装饰性和象征性的新趋向。《道路》、《飞翔》、《嬉浪》、《礁石》、《火情》等,是以人或物为中介表现了某种抽象的精神和哲理;《深情》、《大羽》、《风情》、《空间》等作品,更强调意象的处理和境界的开拓。在这批新作中,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节奏感与力的美,显示了现代审美意识和抽象表现性的形式风格。
彦涵晚年兼事中国画。与他后期的版画一样作了新的探索和创造。主要有《交河故城》、《山山水水》、《悬流》、《落日归帆》及许多抽象无题的作品等。早年的战斗性,中期在挫折中不懈探索的坚韧性,后期锐意求新的开拓性,构成了这位艺术家在艺术追求中所显示的独特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