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白鹤梁题刻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题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题刻

白鹤梁题刻,位于四川省涪陵市城北的长江河道中,是长江中上游的一处著名的水文古迹,有着“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的美誉。1988年,白鹤梁题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是一块天然的巨礁,形似卧伏长江的巨鳄。秋冬来临,便有成百上千的白鹤飞到此地栖息,白鹤梁由此得名。白鹤梁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达10余米,常年淹没于在水中,只在冬春的枯水季节时才露出梁脊。

自唐代以来,白鹤梁上共凿刻了36尾石鱼,终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清代涪州知州萧星命石工摹旧迹在石上重刻二鲤,并凿刻了题记。石鱼周围刻记着自唐广德元(763年)以来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共1200年间的72个最低枯水年份线,对研究长江中上游的枯水规律及生产建设、航运等都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此外,古人有“石鱼出,兆丰年”的经验之谈,因此石鱼被看成是年成丰歉的预告表。

石梁上除了石鱼和水文的刻记外,还有历代的文学家如黄庭坚、晁公遡、朱昂、王士祯等的诗文题刻160余段,达3万多字。诗文中真、草、隶、篆各书体应有尽有,随地势凿刻,琳琅满目,故又有“水下碑林”之誉。白鹤梁水文题刻中的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葛洲坝水电站和宏伟的三峡工程的修建都曾参考其水文题刻。

2008年,为三峡工程蓄水白鹤梁题刻永久沉没于40多米的江水下。同时,为保护白鹤梁题刻而修建起水下博物馆。馆内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案,妥善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