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从西晋怀帝时起,历来为郡、州治地。清雍正五年(1727),升绵州为直隶州,领县旧时的绵阳市区增多,辖区扩大。
1913年改绵州为绵阳县,取“绵山南面之城”意。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100多年历史,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根蕴。
1950年设绵阳专区,隶属川西行署区(总部成都市)。绵阳专署驻绵阳县,辖绵阳、彰明、梓潼、罗江、德阳、广汉、金堂(驻赵镇)、什邡(驻方亭镇)、绵竹、安县等10县。
1952年绵阳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将广汉、金堂、什邡3县划归温江专区;原广元专区所属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江油、北川、平武、青川、昭化(驻宝轮镇)等8县划入绵阳专区。辖15县。
1958年原遂宁专区所属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等7县划入绵阳专区。撤销彰明、江油2县,合并设立江彰县(驻中坝)。绵阳专区辖21县。
1959年江彰县改名江油县。撤销昭化、罗江2县,将昭化县并入广元县;罗江县并入绵阳、德阳、安县3县。绵阳专区辖19县。
1970年绵阳专区改称绵阳地区,地区驻绵阳县。辖绵阳、江油(驻中坝)、青川、平武、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梓潼、三台、盐亭、射洪(驻太和镇)、遂宁、蓬溪、潼南、中江、德阳、绵竹、安县、北川等19县。
1976年由绵阳县析置绵阳市,属绵阳地区领导。绵阳地区驻绵阳市。辖1市、19县。
1977年将潼南县划归江津地区。绵阳地区辖1市、18县。
1979年撤销绵阳县,并入绵阳市。绵阳地区辖1市、17县。
1950年设遂宁专区,遂宁专区隶属川北行署区,川北行署区(相当于省会驻南充市)。遂宁专署驻遂宁县,辖遂宁、蓬溪、潼南、安岳、乐至、中江、三台、射洪、盐亭等9县。1952年遂宁专区属四川省领导。1958年撤销遂宁专区,将安岳、乐至2县划归内江专区;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7县划归绵阳专区。
1985年,撤销绵阳地区,绵阳市升为地级市,设立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江油等7县划归绵阳市管辖。撤销广元县,设立地级广元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青川、剑阁、旺苍2县划归广元市管辖。撤销遂宁县,设立地级遂宁市和市中区;将原绵阳地区的蓬溪、射洪2县划归遂宁市管辖。
1992年,撤销绵阳市市中区,设立涪城区、游仙区。涪城区辖城厢、城北、工区、南山、朝阳5个街道办事处和石塘、丰谷、永兴、吴家、杨家、青义、城郊、金峰8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原绵阳市市中区人民政府驻地,游仙区辖涪江街道办事处和游仙、石马、忠兴、新桥、石板、魏城、徐家、刘家、玉河、白蝉、小枧沟、柏林、太平1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开元(民政部1992年10月30日批复民行批[1992]127号)。撤销北川县,设立北川羌族自治县(国务院2003年7月6日批准国函[2003]7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2003年7月31日川府函[2003]184号批复)。
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绵阳市高新区,辖区永兴、河边、磨家三镇和街道办事处;2000年建设绵阳市科创园区;2001年8月建立绵阳市农科区,辖区松垭镇;2000年8月建立绵阳市经开区,下辖塘汛镇和城南街道;2003年6月建立绵阳市仙海区,辖区沉抗镇、魏城、新桥两镇的部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