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ndi jiancha
[外文]:fundus examination
利用带有照明和放大装置的特殊仪器(检眼镜),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等眼球后部的方法。
视网膜动脉和静脉是人体唯一能在活体上直接观察的血管,视神经是脑的延长部分。眼底检查不仅对眼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也是某些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视乳头水肿等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估计预后和评价疗效。
眼底检查应尽量散瞳在暗室内进行。成年人散瞳前应排除青光眼的可能,如前房是否偏浅,眼压是否偏高。直、间接检眼镜或接触镜等均为用于眼底检查的仪器。其中以直接检眼镜应用最广泛,而间接检眼镜和三面镜对视网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
直接检眼镜检查法1851年H.(L.F.)赫尔姆霍兹首创此法,第一次在活体上看到眼底结构。其原理沿用至今,即将光经一小镜反射入被检查之眼中,再从眼底反射出来,经眼底镜上的小孔回至检查者的眼中。直接检眼镜的构造,包括照明系统和观察系统,灯光经棱镜折射入被检眼中,检查者通过装有可以调节屈光不正的系列镜盘检查眼底。被检者坐或卧位,检查右眼时,检查者位于其右侧,右手持镜,以右眼观察;查左眼时,则位于其左侧左手持镜,以左眼观察。握镜时以拇指控制开关,食指贴着转盘的边缘,拨动转盘选择所需要的镜片,以便看清眼底被检查的部位。检查时先用十号镜(从+20D~4D)将眼前部放大,首先看到角膜、虹膜及晶状体。然后逐渐减少十号镜的度数,将焦点逐渐移后,经玻璃体直至视网膜。观察视盘后,沿血管方向依次检查颞上、颞下、鼻上及鼻下 4个象限内的血管和视网膜。检查极周边部时,可嘱被查者向相应方向转动眼球。检查黄斑时,可将光源自视盘向颞侧移动约二个半视盘直径距离,或嘱被查眼注视光源。此镜检查距离近,看的范围小,但可看到一个放大14.66倍的正位虚像。
间接检眼镜检查法1959年C.I.谢彭斯设计出双目立体间接检眼镜。所见眼底范围大,立体感强,景深宽,可同时看到眼底不在同一平面的病变,利用巩膜压迫器,还可检查极周边的眼底。所用照明强,轻度屈光混浊与高度近视眼也能适用,此外,其工作距离远,便于戴上此镜在直视下做手术。在镜两侧还有示教镜,目前,双目间接检眼镜不仅是眼底检查的重要工具,同时成为视网膜脱离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必备的器械之一。工作原理与低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相同。间接检眼镜内装有强光源及聚光调节系统,使投射出来的光线能靠近检查者的左右眼视线。检查者的双眼视线与照明光线都需通过同一被查眼的瞳孔,才能得到良好的立体观察。间接检眼镜的组成包括:头帽,为带螺旋的额带与顶箍,便于固定及分散负重;平行视轴的反射镜,内装有棱镜;外接光源,照明亮灯装于头带前额部;非球面透镜;巩膜压迫器。
操作方法:被检者平卧或取坐位,需充分散瞳用快速睫状肌麻痹剂,便于看到周边部眼底并减少畏光。检查者戴上头帽后,在1/3m距离分别用左右眼看清自己的指甲,然后调节瞳孔距离使双眼看成立体,并将光源调至视野的上半部。检查距离为50cm左右,以非主手的拇、食两指握或持+13D、+20D或+28D(通常用+20D)非球面透镜,以无名指及小指靠在被检者额部作为固定,稳定镜与眼的距离;中指提起上睑,也可作为支持,便于透镜旋转及改变方向。透镜在被检者眼前4~9cm范围内移动,直至见到眼底的影像为止,但需随时保持检查者眼、目镜光轴、聚光透镜、被查者瞳孔及眼底被查部位在一条直线。先将光线照进眼底,病人适应后再拿起透镜,先看上方(因闭眼时眼球习惯于上转,称贝尔氏现象)。然后系统检查周边、赤道部、眼底后极部。此镜检查距离远,所见范围大,可见放大约4.5倍的倒位立体实像。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联合附加镜头,可见放大的立体眼底,观察病人需采用坐位,头部固定在颌把支架上。
(1)前置镜,又称赫鲁比氏镜,为-58.6D 的平凹透镜,使用时将前置镜置于被查者近角膜表面处,检查者通过双目显微镜可看清被查眼30°范围内玻璃体后部及眼底。
(2)眼底检查接触镜,呈截头圆锥形,与角膜接触的凹面弧的屈率半径为7.4mm,使用前应先滴用表面麻醉药,将接触镜放在角膜上,镜与角膜间需用 1%甲基纤维素或生理盐水作填充。用接触镜所看到的玻璃体后部和眼底的范围要比前置镜大而清晰。
(3)三面镜,又名三面接触镜,有三个反射面。镜的中央部分可供检查黄斑部周围30°以内的眼底。三个反射镜面的倾斜度不同,镜面(a)与前方平面成75°倾角,可供检查30°至赤道部的眼底,镜面(b)成67°倾角,可供检查赤道至周边部的眼底,镜面(c)成59°倾角,可供检查前房角和锯齿缘,放置方法同眼底检查接触镜。三面镜中看到的眼底是代表对侧的部位,若镜面在上方,看到的是下方眼底,但左右的关系不变,若镜面在右侧,看到的是左侧眼底,其上下关系不变。若将三面镜顺序逆转,则可看到眼底全部。
(4)压陷接触镜,是由三面镜和锯齿缘部巩膜压迫器联合构成,主要使用59°的镜面,利用压迫器在锯齿缘附近向眼球中心压迫,使眼球壁向内突起,可以在瞳孔极度扩大的情况下检查锯齿缘附近的视网膜、睫状体和玻璃体的基底部。
用白炽灯光作光源检查眼底时,正常眼底呈均匀橘红色,近视眼或老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稀薄,透见脉络膜血管及其间色素而呈豹纹状。视神经进入眼球的部位为视盘(视乳头),其直径平均为1.5mm。视盘近椭圆形,淡红色,边界清楚。中央稍偏颞侧有一色泽较淡白的凹陷称为生理凹陷(杯),正常凹陷与视盘直径之比(杯盘比)多在 0.3以内。视盘颞侧缘有时可看到弧形色素斑。在高度近视眼,视盘周围的脉络膜可发生弧行萎缩斑。呈现脉络膜和(或)巩膜弧。视网膜血管在视盘上多分为上下两支,动脉与静脉相伴行,二者间无吻合支,属于终末型血管。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管径约为0.15mm,组织学上属于小动脉。由于血管壁薄,眼底镜下所见到的血管实际上是其中的血柱。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色暗红,动脉与静脉管径之比约为2:3,沿血管中轴可见线状白色光反射,正常人视盘上有时见到视网膜中央静脉呈起伏状搏动,但动脉搏动只有当眼内压超过动脉的舒张压水平时才会出现。视盘四周隐约可见辐射状排列的视神经纤维,视盘颞侧约二个视盘直径处有一颜色稍深的横卵圆形无血管区,称为黄斑。其中心凹处有一明亮的反射点,称中心凹反光。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简称荧光造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眼科检查技术,静脉快速注射荧光素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发出荧光,利用装有特殊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地记录下视网膜,脉络膜血管解剖和生理的状态。由于染料随血液运行时可动态地勾划出血管的形态,加上荧光现象,提高了血管的对比度和可见性,使一些细微的血管变化得以辨认。当视网膜手细血管与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时,可发生染料渗漏而显示出用眼底镜发现不了的情况,有助于诊断、预后的判断、治疗的选择、疗效的观察和发病机理的研究等。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也用于研究眼前部病变,如观察结膜循环,虹膜血管、房水静脉等的变化。眼底照相机包括电动卷片、同步曝光、自动计时器、计数器、激发滤光片和屏障滤光片。每秒可拍2~4张照片。注射用荧光素钠是强染色剂,无毒,不参与机体代谢,大部分经过肝、肾、小量由胆道于24~36小时内排出。在严重肾病患者体内存留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在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20~30秒内,可有一过性恶心、眩晕、偶有呕吐,很快即消失。个别病人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瘙痒、血管性水肿,乃至休克。故造影前应作常规药敏试验并除外心、肝、肾疾病。造影时,于肘前静脉快速注射10~20%荧光素钠,15~20mg/kg,注射开始与完毕时各拍一张片,要求4~6秒注射完毕,于8~10秒后系列拍照。荧光素钠在注射后随血液到达眼底,这段时间称臂-视网膜循环时间,约为10~15秒。正常眼底表现为在视网膜中央动脉充盈前0.5~1秒出现脉络膜荧光,呈分区状并与视盘的扇形分区充盈相对应。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约于1~2秒内完全充盈。视网膜动脉开始充盈时为视网膜动脉期,静脉开始出现层流为视网膜动静脉期。视网膜静脉完全充盈为视网膜静脉期。晚期:15分钟后,荧光素从视网膜血管消退。异常眼底表现为荧光增强,当视网膜色素上皮脱失时可透见其后荧光,称为窗样透见,见于视网膜色素上皮或血管屏障功能障碍。若荧光素直接进入视网膜造成渗漏或血管外荧光,则可随着漏出的液体积存于组织间隙,称为积存。亦可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神经上皮下,形成局限性色素上皮脱离和(或)神经上皮脱离。染料进入视网膜组织,使其带有荧光,称为着色。其形态和范围在造影过程中不断改变,与透见荧光可互相区别;荧光减弱或低荧光,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出血,色素遮蔽,使荧光减弱,渗出团斑,早期遮荧光,由于血管渗漏,后期出现荧光增强。血管阻塞充盈迟缓、缺损甚至无灌注区。各种视网膜病变,在不同时期有各自的荧光特点,结合眼底所见有助于诊断和估计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