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士阁
大士阁,位于广西合浦县山口镇永安古城遗址中。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是永安城中的佛教建筑,因供奉观音大士而得名,也被当地人称为“四牌楼”。1988年,大士阁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士阁由两座敞开式的亭阁相连,以后座的四柱厅为中心,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宽9.7米,进深六间,长16.4米,建在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7.2米,高0.45米的台基之上。
阁的立面为上、下两层,上层作阁楼式,用木板围护,设有门窗,地面铺设木板。下层是无围护的敞开式,整个的构架用榫卯连接,柱头斜向上作出三跳华拱,承托着阁的外檐。
重檐歇山式顶,每顶九脊,脊上施有精致的花纹装饰,有凤凰、二龙戏珠、鸟、树、奇花异草等浮雕,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大士阁虽然建造于明代,但多采用早期的建筑手法,如:柱头有的分成梭形柱,柱础雕刻古朴的宝相莲花,角柱的侧脚升起,梁架上保留有两瓣驼峰,有托脚及攀间等,其建造特点与手法均有宋元建筑的遗风,是研究中国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明代初年为防御倭寇的进攻,沿海修建了二十七个卫所,永安城滨临北部湾海边,是当时重要的卫所之一。 大士阁位于永安城中,曾被驻守在此的明军用于瞭望敌情。大士阁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海防设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