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经络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有八,即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合称“奇经八脉”。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别。别络较大,共有十五。其中十二经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络脉之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经络组成表如下:手太阴肺经十二正经手三阴三阳三阴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经脉足三阳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经络系统督任冲脉脉脉奇经八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别络———共十五、由本经别走相表里的经脉络脉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孙络———别络分支细小者十二经别———十二正经别出的经脉其他十二经筋———联缀百骸十二皮部———分周身皮表为十二部分,与十二经循行部位相应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何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遍布全身,气、血、津液主要靠经络为运行途径,才输布人体各部,发挥其濡养、温煦等作用。脏腑之间,脏腑与人体其他各部分之间,也是通过经络维护其密切联系,使其各自发挥正常功能。《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本身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主要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及传导作用,针刺治疗时的所谓“得气”,应该说是“经气”功能活动的表现。   解释病理现象:外邪侵犯人体,通过经络而由表入里,损及内脏。如《素问·缪刺论》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即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分。某些脏腑发生病变,邪气循着本经的途径影响所联系的部位和器官。如肝火上炎则火邪伤目,出现目赤红肿疼痛;又肝火灼伤肺阴,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若心血瘀阻则连及肩背作痛,是因心的经脉不利,血瘀不行而致;若心火下移可影响小肠,出现尿赤灼痛;若肾虚水湿不化,上凌于心,则心悸怔忡、尿少身肿等等。另外脏腑的病变还可通过经络传于体表,在体表相应部位有压痛、充血或肿物等改变。这种变化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病变。   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经络学说之所以能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是在于经络的循行部位有一定的规律,经络与内脏有一定的联系,各经的病证特点以及经络之间互相密切联系,故可作为依据。比较常用的是,根据病变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规律,辨别与诊断证候的,称为“分经辨证”,根据经络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治疗选穴用药的,称为“循经取穴”与“分经用药”。例如,80额颅、面颊、牙齿、口唇、喉咙等部位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部位。因此,前额头痛、风火牙痛、咽部红肿等疾病可以诊断为阳明经病证,再根据病证的虚实寒热加以施治。如针刺治疗可用“循经取穴”方法,选刺颊车、下关、足三里、内庭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若采用“临经取穴”方法,则可选刺合谷、商阳等大肠经穴位。若用药物治疗,可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等,选用清散阳明风火的葛根、升麻、白芷、防风等药物。若清泄阳明实热,可选用石膏、知母、芦根等药物。足阳明经属胃络大肠,故也可使用大黄、芒硝等荡涤肠胃热结的药物。   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外科各种手术的针刺麻醉术,也是在经络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把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地向前发展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