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代,临猗县地近国都,皆为甸服之地。
夏属冀州之域。殷商时,为“郇瑕氏之墟”。西周为郇伯封地。
春秋时,猗氏、临晋均属晋。战国时属魏。
秦分天下三十六郡,临猗属河东郡。西汉二年,置解县及猗氏县,属司隶部河东郡。新莽时,属洮阳郡。东汉时,属司隶校尉部。三国时属曹魏。
晋分天下为十九州,猗氏、解县属司州河东郡。南北朝时期,属北朝元魏司州河东郡。
隋开皇三年,汾阳郡与绥化郡均罢,猗氏属蒲州。唐武德元年,罢郡置蒲州,州治为桑泉,领河东、猗氏、桑泉、虞乡四县。元宝十三年,更桑泉为临晋,临晋县名自此始。五代建置随唐,属河中府。
宋至道三年,猗氏、临晋属永兴军路河中府。金天德元年,猗氏、临晋属河东南路河中府。元属晋宁路河中府。明洪武二年,罢河中府,改属平阳府。清属山西省河东道蒲州府。
民国元年废府,两县均直隶于省。
1947年,猗氏、临晋相继解放。
1949年2月15日,猗氏、临晋属晋南行署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运城专员公署。
1954年8月,临晋、猗氏两县合并为临猗县,县治设猗氏城。
1958年10月,并入运城属晋南专员公署,1959年10月复分出。
1970年,属运城地区行署。
2001年运城撤地设市后,临猗县属运城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