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麻黄的处方(六)

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辛;微苦;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小编整理出含有麻黄的处方共2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01~360共60个。

处方1、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发热,肢体烦疼。

用法用量用童便5盏,同煎至2盏,去滓,分温2服。出汗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2、葛根石膏汤

处方葛根1两,麻黄1两,石膏2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桂枝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解肌出汗。主天行热毒未解,欲生豌豆疮,发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8分,温服。取小汗。自汗者,去麻黄。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3、麻黄汤

处方麻黄、桂枝、川芎、杏仁、白芷、防风、羌活、升麻、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冬月正伤寒,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头疼发热恶寒,脊强,脉浮紧,无汗。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根,豆豉1撮,水煎,热服。以被盖出汗。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4、解表消毒饮

处方黄耆(上部酒拌炒,中部米泔拌炒,下部盐水炒)1钱半,葛根5分,升麻5分,赤芍药5分,玄参5分,牛蒡子(炒研)5分,麻黄(去根节)5分,甘草5分,连翘1钱。

功能主治小儿疮疡,高肿焮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水1钟,加生姜3片,葱白1根,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病在手少阴分野,加细辛3分;足少阴,加独活7分;手太阴,加桔梗、白芷各5分;足太阴,加苍术7分;手厥阴,加柴胡7分;足厥阴,加柴胡、青皮各5分;手太阳,加藁本5分;足太阳,加羌活7分;手阳明,加白芷5分;足阳明,加升麻、葛根各7分;手足少阳,加柴胡7分。

摘录《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5、麻黄汤

处方麻黄4两,黄芩3两,甘草(炙)3两,石膏3两(碎),升麻2两,栀子仁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下气,解肌,折热。主乳不发动,热气上冲。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半,分3次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6、麻黄六合汤

处方熟地、当归、芍药、川芎、麻黄、生姜。

功能主治脉胀病。肺受寒邪,汗孔闭密,汗不得泄,卫强荣弱,毛窍之中,节次血出,少间不出,即皮胀如豉,口、鼻、眼目皆胀。

摘录《保命歌括》卷八

处方7、葛根汤

别名葛根龙胆汤

处方葛根8两,生姜3两,龙胆半两,大青半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麻黄(去节)2两,萎蕤1两,芍药2两,黄芩2两,石膏(碎)1两,升麻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3-4日不愈,身体热毒;阳毒伤寒,头痛壮热未解,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葛根龙胆汤(《千金》卷九)。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一引《小品方》

处方8、麻黄十神汤

处方麻黄、桂枝、杏仁(去皮尖)、紫苏叶、白芷、甘草、陈皮、香附、葛根、川芍、升麻、赤芍。

功能主治伤风。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处方9、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3分,乌梅肉(炒)3分,秦艽(去苗土)3分,柴胡(去苗)3分,甘草(炙)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犀角(镑)3分,青蒿子1两半,常山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疟疾,先热后寒,头痛,四肢烦倦。

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以水1盏半,加桃柳枝心各7枚(锉细)、豉50粒,煎至1盏,入朴消少许,更煎1-2沸,去滓,分2次服,早晨及卧时温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处方10、麻黄汤

处方麻黄4两,芎䓖1两,莽草1两,当归1两,杏仁30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头风湿,面如针刺之状,身体浮肿,恶风汗出,短气,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每日3次。

注意以糜粥将息佳。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

处方11、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黄耆1两(锉),石膏1两半,天门冬2分(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生用),甘草3分(锉,生用)。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头痛,咳嗽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12、黄芩半夏汤

处方半夏、枳壳、黄芩(酒炒)、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寒包热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上水2盏,加姜3片,枣1枚,煎8分,食远服。天寒,加桂枝。

摘录《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

处方13、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3分(镑),石斛3分(去根),芎䓖3分,知母3分(焙),山茱萸3分,薏苡仁3分,白芷3分,曲棘针3分(生用),甘草3分(炙),芍药3分,紫苑3分(去土),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叉),牛膝3分(酒浸,切,焙),枳壳3分(去瓤,麸炒),蔓荆实3分(去皮),石南叶3分(酒醋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麻黄3分(去根节,煎掠去沫,焙),龙骨3分(去土),黄芩3分(去黑心),防己3分,白术3分,萆薢3分,干蔓菁花3分(炒),赤茯苓3分(去黑皮),葛根3分,羌活3分(去芦头),苍耳心3分(炒),车前子3分,桑白皮3分(锉),菊花3分(未开者),酸枣仁3分(炒),当归3分(切,焙),藁本3分(去苗土),秦艽3分(去苗土),细辛3分(去苗叶),丹参3分,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打击破疮,或洗头、挑齿、灸疮、狗咬等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2钱匕,空心、午时、夜卧温酒调下。要丸,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豆淋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14、黄芩麻黄汤

处方葛根半两,橘皮半两,杏仁半两(生),麻黄半两,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冬温未至发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于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咳闷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升,煮8合,去滓,温温分减服之。呕吐先定,便宜消息。不呕者,去橘皮。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15、解肌汤

处方葛根4两,麻黄1两,黄芩2两,芍药2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功能主治发汗。主伤寒、温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斗,煮取3升,饮1升,日3服。3-4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发汗。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16、黑散子

别名神仙黑散子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川大黄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

制法上同炒令黄黑,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身体壮热,变蒸时患伤寒时气。

用法用量神仙黑散子(《陈氏小儿病源方论》卷一)。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17、辟风汤

处方独活(洗去土,焙干)1两,防风(去芦头)1两,吴白芷1两,桂藁本(去土)1两,麻黄(去节,微炒)1两,白芍药(去皮)1两,天麻1两,川乌头(炮裂,去皮,捶碎炒黄)半两,藿香叶(去土)半两,川芎7钱,羌活(去苗)3钱,甘草(锉,炒)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半两,白僵蚕(炒黄)3钱,全蝎(去毒,炒黄色)半两,朱砂(为衣)2两,白附子(炮制,捣碎,炒微黄)4钱,天南星(牛胆酿,炒黄)4钱,远志(汤浸,去心,焙)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0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诸风疾,无问新久者。半身不遂,口眼喎[音 wāi]斜,语言謇涩,精神昏愦,痰涎并多,咽嗌不利;及风虚头痛目眩,旋运欲倒,或心忪健忘,恍惚不宁,手足麻痹,颤掉无力,筋脉拘急,骨节烦疼,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或化服,用生姜汤送下,麝香汤亦得;如破伤风,豆淋酒送下;急风痫病,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18、蟾酥丸

别名蟾酥痧药丸

处方苍术3两6钱,生军6两,麻黄3两,天麻3两,沉香5钱,檀香1两,丁香6钱,广木香1两5钱,麝香3钱,雄黄3两,朱砂1两2钱,甘草2两4钱,蟾酥6钱。

制法上为末,将蟾酥酒化为丸。

功能主治祛暑辟邪,利湿开窍。主心腹暴痛,兼受四时不正之气,山岚瘴毒,癫狂迷乱,五痢八疳。

用法用量蟾酥痧药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本方用法: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二十粒,朱砂为衣,放于烈日下晒燥,趁热装蜡袋中,打光至亮为度。每服一分至二分,开水送下。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19、葛根汤

处方葛根1钱5分,麻黄1钱,桔梗6分,芍药6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太阳无汗恶风,太阳阳明合病。

用法用量上用水2钟,入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1钟服。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处方20、黑神丸

处方牡丹皮4两,白芍药4两,川芎4两,麻黄(去根节)4两,赤芍药10两,甘草10两,荆芥6两,草乌(炮)6两,乌豆8两,何首乌(米泔浸,切,焙)1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疾,及瘫痪风,手足颤掉,浑身麻痹,肩背拘急,骨节疼痛;及妇人血风,头旋眼晕,精神困倦;流注;小儿惊风,伤风咳嗽,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茶、酒任下,不拘时候。妇人血风流注,用黑豆淋酒下;小儿惊风,煎金银汤下;伤风咳嗽,酒煎麻黄下;头痛,葱茶下。

摘录《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21、麻黄丸

处方麻黄根2分,石膏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人汗劳不止。

用法用量大人服如小豆3丸,每日3次,小儿以意增损。

摘录《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

处方22、萆薢散

处方萆薢1两,天麻1两,防风3分(去芦头),乌蛇肉1两(酒拌,炒令黄),五加皮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独活3分,芎䓖3分,麻黄3分(去根节),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牛膝3分(去苗),苍耳子3分,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杜仲3分(去粗皮,微炙,锉),仙灵脾3分,薏苡仁3分,酸枣仁3分,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痹,手足不仁,腰膝疼痛,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豆淋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23、痢圣散子

处方草果(去皮)、石菖蒲(去毛)、白茯苓、麻黄(去根节)、厚朴(姜汁炙)、独活、枳壳(麸炒)、藿香、白术、细辛(洗,去叶)、吴茱萸(去梗)、甘草(爁)、木猪苓(去皮)、苍术(浸)、良姜(去芦)、赤芍药、附子(炮,去皮脐)、藁本(去芦)、柴胡(去芦)、泽泻、防风(去芦)、半夏(煮)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赤白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薤白2条(劈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老人、小儿加减服食。

注意忌生冷、油腻之物。

摘录《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处方24、薄荷散

别名薄荷汤

处方杜薄荷半两(去粗梗,取嫩者),羌活1分,全蝎(炒)1分,麻黄(去节)1分,僵蚕(直者,去丝,炒)1分,天竺黄1分,甘草半分(炙),白附子半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夹食伤寒,又治夹惊伤寒,温壮等。

用法用量薄荷汤(《婴童百问》卷四)。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家宝》

处方25、柴胡煎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两半,甘草(炙)1两半,木通(锉)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五味子1两半,大青干1两半,百合1两半,款冬花3分,蓝叶3分,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大黄(锉,炒)半两,酥1斤,蜜(炼熟,去白沫)1升。

制法除酥、蜜外,上锉细。水7升,慢火煎至3升,去滓入酥、蜜,同熬成煎,瓷器盛。

功能主治小儿脑热肺壅,鼻干无涕,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5-6岁儿每服1钱匕,食后温熟水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26、葛根牛蒡子汤

处方升麻、葛根、牛蒡子、麻黄、连翘、玄参、桔梗、甘草各等分(一方加贯仲、淡豆豉)。

功能主治时毒。邪在表,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煎至8分,食远热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27、麻黄五痫汤

处方麻黄(去节)2分,羌活2分,干葛2分,甘草(炙)2分,枳实2分(炙),杏仁20枚,升麻4分,黄芩4分,大黄4分,柴胡3分,芍药3分,钓藤皮1分,蛇蜕3寸(炙),蚱蝉2枚(炙,去羽),石膏6分(碎)。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百日及过百日儿发痫,连发不醒;及胎中带风,体冷面青后张。

用法用量以水2升并竹沥5合,煎取6合,每服1合。

摘录《外台》卷三十五引《古今录验》

处方28、常山汤

处方常山3两,知母3两,甘草(炙)3两,麻黄(去节)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疟疾,或寒己而热,或热巳而寒,或寒热战栗,头痛如破,身体拘急,数欠,渴欲饮冷,或晬时而发,或间日而作,至期便发,发巳即如常,其脉自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恒山汤”。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29、马兜铃汤

处方马兜铃1分,杏仁1分(去皮尖双仁,炒黄),柴胡1分(去苗),贝母1分(炒,去心),桔梗1分(锉,炒),紫菀1分(去苗土),麻黄1分(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麦门冬1分(去心,焙),大腹皮1分,大黄3铢,羌活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热病发咳,坐卧喘急不安,其脉右手寸关洪大浮数。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煮1-2沸,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30、桂枝汤

处方官桂、麻黄(去节,用枝)各等分。

功能主治伤寒感冒。

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生姜3片、葱1根,煎至8分,温服。取汗。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四

处方31、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芎䓖1两,细辛1两(去苗叶),木香1两,防风1两(去叉),麻黄1两(去节),独活1两(去芦头),羌活1两(去芦头),当归1两(酒浸,切,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1两(去粗皮),天麻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32、马兜铃散

处方马兜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威灵仙1两,桑根白皮1两(锉),款冬花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喘急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淡浆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33、薏苡仁散

处方薏苡仁4钱,当归4钱,白芍药4钱,天麻4钱,独活2钱,白术2钱,虎骨(煅)2钱,杜仲(炒)2钱,麻黄2钱,乳香2钱,桂心2钱,甘草(炙)1钱,麝香1钱,没药1钱,槟榔(真紫色者)6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通经入络,活血行气。主风寒客滞经络,手臂麻木,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酒调荆芥汤任下。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大方》

处方34、麻黄白术汤

处方麻黄(去节)、官桂、青皮、陈皮、川芎、白芷、半夏曲、紫苏、茯苓、白术、北梗、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感风发疟。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细辛、槟榔。

摘录《直指》卷十二

处方35、黄耆汤

处方黄耆(去芦,蜜水炙)1两半,白茯苓1两(去皮),熟地黄1两(酒蒸),肉桂1两(不见火),天门冬1两(去心),麻黄根1两,龙骨1两,五味子半两,小麦半两(炒),防风半两(去芦),当归半两(去芦,酒浸),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发厥自汗,加熟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九引《济生》

处方36、柴胡散

处方柴胡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半(去根节),黄芩1两,赤芍药1两,桂心1两,石膏2两,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头项四肢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以衣盖取汗。如人行5里,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处方37、寒水石散

处方寒水石、芒消、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大黄、甘草、黄芩、防风、芎䓖、麻黄根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身体壮热,不能服药。

用法用量上合治下筛,以粉1升,药屑3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1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38、薏苡仁散

处方薏苡仁1两,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半两,小川芎半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宫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川乌(炮,去皮尖)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茵芋(去梗,锉,炒)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羌活(去芦)半两,白术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独活(黄色如鬼眼者,洗,去芦,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湿伤肾,肾不养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左肩髃,肌肉疾痛,渐入左指中。脚气冲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临卧温酒调下,日3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薏苡仁甘平淡渗,入手、足太阴;当归辛甘微温,入足厥阴;小川芎辛温,入肝、胆;干姜辛温,入手、足太阴;甘草甘平,入脾;官桂辛温,入足厥阴;川乌苦辛大热,入足太阳、少阴;防风辛甘平,入足太阳;茵芋苦辛温,入手、足阳明、太阴;人参甘温,入足阳明;羌活辛甘平,入足太阳,善能行水;白术甘温,入手、足太阴;麻黄辛温,入足太阳之表;独活苦辛甘平,入足少阴、厥阴。引经之药,温酒调送。此三气之邪,流注经络,肌肉筋骨皆受邪困,是肝、脾、肾三脏皆受病,故以甘缓辛温之补药守护中焦,而以渗利行经表散之药驱逐流注之邪,则久郁之病可一旦扫除矣。

摘录《本事》卷三

处方39、麻黄根散

处方麻黄根1两,牡蛎粉1两,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枸杞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龙骨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口干心烦,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40、麻黄左经汤

处方麻黄(去节)、干葛、细辛、白术(切,米泔浸)、茯苓、防己、桂心(不见火)、羌活、防风、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手足挛痹,行步艰难,憎寒发热,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疼眩晕,腰重关节痛;附骨疽、咬骨疽发于腿之后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自汗,去麻黄,加桂、芍药;重者,加术、橘皮。无汗,减桂,加杏仁、泽泻,所加等分。

摘录《三因》卷三

处方41、麻黄甘草汤

处方麻黄1分,杏仁1分,桑白皮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定烦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升,煮取4合,放温分减服。若脉数有热,以竹沥代水一半煎之。嗽或喉痛,加射干1分。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42、黄芩散

处方黄芩1两,川升麻1两,黄连3分(去须),石膏1两,栀子仁1分,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后,余热不解,身体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43、麻黄白术汤

别名麻黄白术散

处方青皮(去腐)1分,酒黄连1分,酒黄柏2分,橘红2分,甘草(炙,末)2分,升麻2分,黄耆3分,人参3分,桂枝3分,白术3分,厚朴3分,柴胡3分,苍术3分,猪苓3分,吴茱萸4分,白茯苓4分,泽泻4分,白豆蔻5分,炒曲5分,麻黄(不去节)5钱,杏仁4个。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五日一遍,小便黄赤,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唾清水,吐哕,痰唾白沫如胶,时躁热发欲去衣,须臾而过则振寒,项额有时如冰,额寒尤甚,头旋眼黑,目中溜火,冷泪,鼻不闻香臭,少腹急痛,当脐有时动气,按之坚硬而痛。

用法用量麻黄白术散(《东垣试效方》卷七)。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三阳三阴通治之剂也。桂枝、麻黄解表祛风;升麻、柴胡升阳散火;黄连、黄柏燥湿清热,而黄柏又能补肾滋阴;蔻、朴、青、陈利气散满,而青、紫又能平肝,蔻、朴又能温胃;杏仁利肺下气;神曲化滞调中;吴茱萸暖肾温肝;参、芪、甘草、苍白二术补脾益气;二苓、泽泻通利小便,使湿去而热亦行。方内未曾有通大便之药,盖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矣。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44、麻黄散

处方麻黄2两,甘草2两半,人参2两半,知母(去心)2两半,陈皮1分,桔梗半两,阿胶(炒)半两,百部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1钱,以水半盏,煎至3分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处方45、麻黄生姜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去滓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46、麻黄二桂枝一小青龙一汤

处方麻黄(去节)5钱,杏仁(润去皮,同白火石、乌豆煮之,从已至午,捣烂)27粒,桂枝(去皮)3钱,甘草(去头尾,酒润,炎黄色)3钱,芍药(去粗皮,蜜水蒸,晒3次)3钱,生姜(切)3钱,细辛(北地者,瓜水浸1宿,晒干)3钱7分,半夏小半合(用酽醋搅白芥子末,投半夏,洗令涎尽,再以水漂),五味子(取北地肥大者,以铜刀分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已至申,更以浆水浸1宿,焙干)49粒,干姜3钱。

功能主治寒疟。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先煮麻黄数沸,去沫,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次温服。未发1服,温服取微似汗,得汗停后服。

摘录《痎疟论疏》

处方47、麻黄十味丸

别名十味丸

处方麻黄2两(去节),白前2两,桑白皮6两,射干4两,白薇3两,百部根5两,干地黄6两,地骨皮5两,橘皮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嫩,经久将成肺痿,昼夜嗽常不断,唾白如雪,细沫稠粘,喘息气上,乍寒乍热,发作有时,唇口喉舌干焦,亦有时唾血。

用法用量十味丸(《兰台轨范》卷四)。

注意忌芜荑。

摘录《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

处方48、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8两,桂(去粗皮)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芎䓖2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黄芩(去黑心)1两,当归(切,焙)1两半,石膏(碎)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入竹沥半合,再煎3-5沸,去滓温服,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49、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1分,钩藤(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赤芍药3分,当归(锉,炒)3分,桂(去粗皮)3分,秦艽(去苗土)3分,大黄(蒸3度,晒干,锉)1两,石膏(捶碎)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6-7岁,发痫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去滓,取6分,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50、川芎膏

处方川芎、细辛、藁本、川白芷、麻黄、甘草、杏仁、龙脑、麝香(少许)、羌活。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婴孩鼻塞。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川芎丸”。

摘录《冯氏锦囊·杂证》卷三

处方51、麻黄汤

处方麻黄、甘草、杏仁、五味子、茯苓各等分,橘红倍之。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咳嗽喘急。

注意有汗者及虚劳咳嗽忌服。

摘录《易简方》

处方52、大腹皮饮

处方大腹皮、当归尾、何首乌、麻黄、川芎、北细辛。

功能主治头疼眼胀,及偏正头风。

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处方53、薄荷散

处方家薄荷叶1两,麻黄(去节)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处方54、葶苈子十五味丸

处方葶苈子6合(熬),细辛5两,五味子5两,干姜4两,当归4两,桂心3两,人参3两,丁香3两,大黄3两,商陆根3两,橘皮4两,桑白皮6两,皂荚肉2两(炙),大腹槟榔20枚,麻黄2两(去节)。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咳嗽不断,遇诸动嗽物,便致困剧,甚者乃至双眼突出,气即欲断,汗出,大小便不利,吐痰饮涎洟沫,无复穷限,气上喘急肩息,每旦眼肿不得平眠。

用法用量初服10丸,稍加至15丸,煮桑白皮饮下,1日2次。若利则减,秘则加,以大便通滑为度,时时得鸭溏亦佳。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九引《许仁则方》

处方55、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半两,石南3分,羌活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丹参半两,黄耆半两(锉),茯神3分,沙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芎䓖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天雄3分(炮裂,去皮脐),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漏芦半两,茵芋3分,酸枣仁3分(微炒),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桂心3分,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五加皮半两,赤箭3分,细辛半两,地骨皮半两,蔓荆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肝风,筋脉拘挛,目暗,四肢无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鸡、猪、鱼、蒜等。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56、麻黄散

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茵陈1两,细辛半两,柴胡半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毒气内攻,身体疼痛,壮热头重,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57、解表散

处方麻黄(不去根节)1两,杏仁(汤泡,去皮尖)1两,赤茯苓(去皮)1两,川芎2两,防风(去芦)2两,枳壳(水浸润,锉片,麦麸炒微黄)2两,甘草(半生半炙)7钱半。

功能主治伤风感冷,咳嗽痰喘,呕吐泻痢,惊悸有热,证在表里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葱1根,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有热,入薄荷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58、川芎散

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槟榔1钱,肉桂1钱,麻黄(去节)1钱,防己1钱,木通1钱,石菖蒲1钱,细辛1钱,白芷1钱,木香5分,川椒5分,炙草5分。

功能主治鼻痈。

用法用量每3钱,加苏叶、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二

处方59、感通汤

处方甘草(炙,锉)1两,麻黄(去根节)1两,芎䓖1两,马兜铃1两,防风(去叉)1两,黄明胶(炙燥)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感风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60、解肌散

处方地骨皮半两,槟榔半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甘草(灸)1分,石膏1分,麻黄(去节,用汤浸洗)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1盏,煎至6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