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
扬州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岗上,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之一。扬州建城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最早在这里修建邗城,此后历代相继修筑,到隋唐时期成为仅次于京城的繁华商业城市。长期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扬州城遗址相互叠压,其中以隋代、唐代和宋代城址保存较为完好。扬州城遗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交通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扬州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十分喜爱扬州,因而不仅修建运河直通扬州,还在这里修建了华丽的宫殿。根据考古发掘,隋代扬州城是在前代广陵城的基础上修建的,现存遗址包括宫城、都城以及附近的罗城。
宫城遗址是隋炀帝在扬州期间的住处,遗址平面呈长方形,现存夯土墙体高达4米,周长5.1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东城位于宫城的东侧,为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4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
唐代扬州城遗址叠压在隋代城址之上,由北侧的子城和南侧的罗城组成,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子城是当时的衙署等行政区域,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现存城垣高约1米。
子城共有四门,其中南门与罗城相通,被称为“中书门”。罗城是当时的居住生活区,较子城为大。罗城现存城垣厚约9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200米,东西宽3100米。
唐代扬州城十分繁华,“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诗句说的就是扬州城内的二十四座桥梁,其中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通泗桥等都位于城内的官和上。后来扬州市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
宋代的扬州城遗址又叠压在唐代遗址之上,包括宋大城、宋祐城和夹城三部分。宋大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0110米,东南两面是古运河;宋祐城利用唐代子城修建而成,周长5000米;夹城是为连接两城而建,周长25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