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anliexian zengsheng
[外文]:hyperplasia of prostate
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又称良性前列腺肥大。增生腺体位于膀胱颈,使尿路梗阻,引起尿频和排尿困难。早期膀胱壁肌层增厚,可以克服颈部阻力排尽尿液,随着腺体增大,逐渐超过了膀胱的代偿能力,尿液便残留膀胱,症状随之加重,甚至发生尿潴留或上尿路积水。
病因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性激素的平衡失调有关。睾丸产生的雄激素有睾酮和雄甾烯二醇,经代谢和储藏在前列腺细胞内的主要雄激素是双氢睾酮。前列腺增生组织的双氢睾酮含量比正常人高3~5倍,而睾酮和雄甾烯二醇的含量不变,因此双氢睾酮的异常聚集,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因素。
动物实验发现睾酮和雌二醇合用时,前列腺的增生程度较单独使用睾酮明显,因此推测雌激素能强化前列腺组织的睾酮功能。男性的雌激素来源于睾丸和肾上腺。老年男子的睾酮水平下降,而雌二醇水平却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这与前列腺增生发生于睾丸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是一致的。但是临床证实切除睾丸或用抗雄性激素治疗可使增生的前列腺发生退行性变,实验研究也发现雌二醇、己烯雌酚的长期使用能影响雄激素的代谢,减少双氢睾酮的形成。这些实验和临床资料都表明前列腺增生的病因是相当复杂的,性激素间的协同和抑制关系,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近年来较重视5α还原酶对双氢睾酮的影响。
病理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腺体间质有轻度增生,组织结构以增生旺盛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并有增大的腺囊,增生腺管上皮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形成间质腺样组织的混合性结节。根据间质和腺样组织的比例不同,前列腺增生分为两型,结节大而软的纤维肌腺型及腺体小而硬的纤维肌型。增生的组织向外压迫,使外层的前列腺体逐渐成为一薄层纤维腺样的假包膜,因其与增生组织有明显分界,手术时易自此膜内摘除结节,故临床上亦称外科包膜。
增生的前列腺使膀胱颈发生梗阻,膀胱为克服颈部阻力而加强收缩,使逼尿肌发生代偿性肥厚,呈小梁状突起。膀胱腔内压增高,膀胱粘膜可自肌束间薄弱处向外膨起形成憩室。膀胱颈部梗阻继续加重,尿液将不同程度地残留于膀胱。伴随残余尿的增多,膀胱壁逐渐变薄,使输尿管下端斜行穿过膀胱壁肌层所形成的生理性活瓣作用失效,膀胱内尿液便可逆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引起两侧上尿路积水。肾盂内压增高,使肾实质缺血性萎缩,引起肾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尿毒症。
临床表现40岁以上的男性,前列腺已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但50岁以后才发生症状。临床表现有时与腺体大小不一致,如中叶增生时整个腺体增大不显著,而膀胱颈部梗阻可以很严重。早期因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尿频,夜间较明显。梗阻加重,膀胱代偿能力不能克服阻力而产生残余尿。随着残余尿量增加,膀胱有效容量缩小,尿频日益加剧。膀胱出口阻塞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踌躇,尿后滴沥,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和分叉,射程缩短而无力,严重时排尿呈点滴状或发生尿潴留。膀胱内残留尿液过多,迫使尿液从尿道溢出,引起充溢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有时并发结石和感染,除尿频、排尿困难加重外,还可出现血尿和尿痛。晚期病人多并发高血压和尿毒症。由于排尿困难需长期增加腹压挤净尿液,可导致疝、痔和脱肛等。
诊断老年男性病人有下尿路梗阻现象,应详细询问尿频和排尿困难症状,并观察其排尿情况。晚期病人可在下腹部触及充盈的膀胱,要注意有无贫血、面部和肢体浮肿等肾功能不全的征象。直肠指诊可触到增大的前列腺,腺体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而有弹性,中间沟消失。测量残余尿可了解梗阻的程度,检查方法是排尿后插入导尿管或用超声波探测残余尿量。用经直肠超声断层显象检查增生腺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均增宽,形态呈半月形或圆形,包膜反射均匀完整,前列腺实质为均质性暗区,其间可见稀疏、分布均匀的光点;声象图还能测量前列腺横断面的周径和面积。尿流率计可记录尿流持续流动的曲线,前列腺增生的尿流速度减少至10ml/s(正常值>15ml/s)。X射线尿路造影摄片,膀胱底部呈弧形向上突起造成充盈缺损,膀胱壁有小梁形成时,膀胱边缘粗糙不整,偶可见憩室;伴有膀胱输尿管逆流时显示肾盂、输尿管不同程度的积水。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颈部情况,了解中叶和两侧叶的大小,膀胱壁有无小梁和憩室,是否合并结石、肿瘤等病变。
治疗早期病人无明显梗阻症状,无残余尿,不需特殊治疗。建议病人禁忌饮酒,少吃辣椒,防止便秘,注意保暖,勿过度劳累。
药物治疗应用肾上腺α 受体阻滞剂酚苄明,可明显改善排尿梗阻症状。此外服用尿通也有一定疗效。内分泌治疗主要采用雌激素和抗雄性激素。
(1)雌激素可使增生腺体缩小,排尿症状减轻。常用己烯雌酚或戊酸雌二醇。雌激素制剂除食欲减退,乳房发胀等副反应外,由于有凝集血小板的作用,还可引起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肺栓塞等心血管并发症,因而不宜长期使用。
(2)抗雄性激素有阻止双氢睾酮合成和抑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亦可使增生腺体缩小和梗阻症状改善。临床应用的制剂有甲孕酮(安宫黄体酮)、次甲氯地孕酮等。目前重视应用5α 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良好。
经药物治疗后,夜尿次数仍频繁,排尿困难无好转,残余尿量超过75ml;急性尿潴留反复发作;伴有出血、感染、肾输尿管积水和肾功能减退;发现膀胱结石、憩室以及疝、痔、脱肛等并发症,均应采用手术治疗。术前要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检和肾功能检查。有尿路感染、尿潴留、上尿路积水和肾功不良者,应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待感染被控制和肾功能好转后再施行前列腺切除术。常用的前列腺切除术方法有三种:
(1)使用电切镜经尿道逐层切割腺组织,将增生腺体切除。这种方法无需在腹壁或会阴部作切口,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故日益被推广应用。但增生腺体过大,重量超过70~80g,合并尿道狭窄、膀胱结石或憩室者,不宜采用此法。
(2)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为经膀胱摘除增生的前列腺,目前采用此方法的较多。其优点是操作简便,能迅速打开膀胱摘出腺体,若合并膀胱结石、憩室或肿瘤,也可同时进行处理。缺点是前列腺窝显露较差,有时止血不够彻底。
(3)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是直接切开前列腺包膜摘取腺体,能较好显露前列腺窝和膀胱颈部,在直视下控制和处理各出血点,术后并发出血者较少。但切开包膜时常损伤静脉丛,有时可引起较多出血,术后耻骨后间隙易发生血肿和感染。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进展较快,微波热疗、气囊扩张、蟠状支架管(包括记忆金属制品)等都取得成功,为前列腺增生的非手术治疗开阔了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