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榆林窟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

榆林窟(汉语拼音:Yulinku),中国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76公里处,与敦煌莫高窟有着密切的关系,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姊妹窟”。石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东西两岸的砾岩层断崖上,东崖30窟,西崖11窟,东西相距100多米。从洞窟的形制和壁画推断,现存洞窟最早开凿于初唐(618~704年),历经唐、五代、北宋、回鹘、西夏陆续建造,终于元代。现存壁画一千多平方米,彩塑一百多座。1961年,榆林窟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东千佛洞石窟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榆林窟。

洞窟的形制有中心柱窟、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的覆斗顶窟和平面为椭圆形、顶为穹窿顶的大佛窟四种。窟门外大都有一字形的甬道,长达15米,风沙不易侵入,这就减轻了洞窟的损坏程度。

榆林窟内主要有彩塑和壁画两种,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形式有圆塑、浮塑等。除第6窟大佛殿宋代塑的倚坐佛像和第5窟的卧佛像为石胎泥塑,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但是因为彩塑破坏很多,现存太少,为了保护石窟的艺术,现存的三百余身塑像都经过了重新装饰。

榆林窟中最为珍贵的是其中的壁画。这些壁画包括佛、菩萨像和佛教故事画、花卉禽兽、装饰图案、供养人、士庶人物等,按时代可分为唐(主要为中唐,即吐蕃统治时期,初唐时期只存遗迹)、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六个时期。

唐代洞窟有十四个,其中以第25窟最为精美和珍贵,主室内的弥勒变和西方净土变,构图完整,场面宏伟。高大的骑狮文殊、乘象普贤和南北天王像,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五代、北宋时期兴建和重修洞窟二十三个。其中供养人画像数量较多,有曹氏归义军节度使及其家人的画像,也有画院画师、工匠以及党项武官的画像,甚至有蒙古贵族的画像。这些珍贵的画像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西夏、元时期共兴建和重建洞窟十六个。西夏和元代壁画在题材和风格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在人物中,出现了衣冠、相貌都很特殊的西夏人和蒙古人的形象。因此,西夏和元的壁画更强烈地反映出汉民族和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艺术传统互相影响,争奇斗艳的特色。在这方面,榆林窟可补莫高窟的不足。

西夏时期开凿的第29窟,男女供养人行列均穿着西夏的衣冠服饰,线条流畅,色彩典雅。人物旁边的榜题也用西夏文。

在西夏洞窟中唐僧取经的故事里,孙悟空以猴像的面貌在绘画中出现,可能是其最早的艺术形象,这比施耐庵的《西游记》要早300余年。

五代、宋初、西夏和元代的壁画,除了承袭前代的题材,又增加了水月观音和密宗曼陀罗等内容,为前代所少见,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表现了此时的壁画艺术除了继承中原传统绘画成就的风格外,还明显受到了印度藏传佛教密宗的影响。

东千佛洞石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东南90公里处桥子乡长山子北麓的东西崖壁上,是河西地区另一处重要的石窟群。现存洞窟二十三个,有十个洞窟保存有唐、五代、西夏、元和清代的壁画和塑像,出现了开通后甬道的洞窟形制。这些均有别于敦煌早期的中心塔柱式的洞窟形制。东千佛洞尤以内容丰富、技术精湛的西夏窟见长,其密宗佛教壁画可弥补莫高窟和榆林窟的不足。

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壁画总面积486平方米,内容有净土变、药师变、经变、密宗图像、和供养人等,也出现了具有藏传密宗的曼荼罗等。此外,还穿插有鸟兽花边、双龙凤、火焰等图案装饰。前代壁画大部分为所后代覆盖。原有北魏、唐、五代壁画多被西夏、元代壁画所覆盖。

东千佛洞石窟中第2窟最具规模,窟内中原风格与西藏密教影响并存。而密宗曼荼罗藏风浓郁也是东千佛洞独有的特点。第4、5、7、15窟等对研究西夏石窟的形制、壁画、佛教交流等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