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郊,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成(汉)李雄为纪念三国蜀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的祠堂。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东汉末年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水县)人,官至蜀汉政权的丞相,死后谥号“忠武侯”。武侯祠占地面积约55440平方米,主要由惠陵(刘备墓)、汉昭烈庙(刘备殿)和武侯祠(诸葛亮殿)三大部分组成。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下葬于此,史称惠陵。武候祠初建时与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祠庙相邻,明代初年并入昭烈庙,是以这里成为合祭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1961年,武侯祠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侯祠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整体坐北朝南,周围环绕着一道古色典雅的红墙。祠内的建筑布局严整,五重院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以及近年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等,面积达12000平方米。
刘备殿是武侯祠内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悬山式结构。殿宇高大宽敞,气势雄伟,正中是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像。东西偏殿排列有蜀汉名将关羽、张飞等人的塑像,另外在东西两廊中,还塑有蜀汉的文官武将28人。
刘备殿东壁有今人沈尹默书《隆中对》,西壁有岳飞书《出师表》木刻。
诸葛亮殿位于刘备殿后,面阔五间,歇山式结构。殿宇宏伟开阔,正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贴金泥塑坐像。
殿的内外,有歌颂赞扬诸葛亮学识功绩的匾额、对联七十余件。刘备的惠陵位于中轴线西侧,墓冢封土高12米,虽经千年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
此外,祠内现存历代碑碣五十余通,其中唐《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尤为著名,刻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碑文由当时著名的宰相裴度撰写,著名的书法家柳公绰书写,鲁建刻字,因为文章、书法、刻技都是一流水平,所以后世称之为“三绝碑”。